跳至主要内容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17的博文

申请日本研究生---转载

原文地址: 申请日本研究生 首先有必须向大家解释一下日语中这个“研究生”的概念以及日本的大学院的基本设置。  日语中“研究生”用英文来说是research student,在日本的大学是非正规生,也就是说没有学位也不可以修得学分,一般情况下只能在研究生阶段结束以后得到一份“研究生修了证明书”,这个回国是没有用处的。  最初研究生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大学院备考者。但是现在外国留学生都利用这个课程来作为进入大学院正规课程的一个途径。说直接一点,就是为了拿到签证,来日本考大学院的一个途径。  研究生又分为两种,一为学部研究生,申请的资格为大学本科毕业及其预定毕业者,或者是满16年学习经历的都有资格申请。第二种为大学院研究生一般是硕士毕业以及其预定毕业者有资格申请。  简单的说,可以把中日的高中到博士的就学阶段和名称对比如下:  日本:高校 学部 学部研究生 修士 大学院研究生 博士  中国:高中 本科 硕士预科 硕士 博士预科 博士  |--------- | ----------|  |  统称大学院  研究生的申请基本上为书类选考,也就是只要提交必要的材料和得到指教教官的许可就可以申请。也有个别好的大学需要书面考试,但为数不多。  研究生的申请可以是国内出愿(人在日本),也可以是海外出愿(人在中国)。  日本大学院的基本设置。  一般是##大学大学院###研究科的机构下,分博士前期(相当于国内的硕士)和博士后期(博士),有些大学的有些专业没有博士后期,一般就叫做修士课程。  研究生下又有具体专攻的划分。  申请研究生第一步  是和你想去大学的导师联系,希望他能够当你的指导教官(当然事先搜集有关大学,导师的资料是必备的,要确定这个大学一定招研究生.相关信息。  可以利用小春留学论坛学校版提供的以下信息搜索引擎  也可以利用日文门户网站yahoo等来搜索。)  联系导师的合理时间,一般在你希望入学时间(一般一年有两次,4月和10月,)的6-12个月前.具体时间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不同不同。  至少6个月前是一定要联系拉,否则会来不及.  国内本科大4在校生,建议在进入大4后就着手准备联系导师事项.  联系导师的方法,材料及注意事项  1。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书信,传真,电话各种工具。最方便,最便宜的方式推荐用电子邮件。有些导师是不公开电子邮件的,那就只能利用其他工具拉。 

10个步骤,教你从自学建筑到申请日本牛校----转载

【声明】  ■ 原文摘自潘桑经典广告软文,许多自媒体平台都有转载。私认为文中所述基本有理有据,但不免有些超人计划,比如那个书单,你真的有空全部读完么(笑)。  ■ 原文略有修改,删除了原文中部分广告内容,如有异议请豆油组长。(原文最初刊登也没有得到组长的允许,给你一点color see see!)  ■ 本文仅代表潘桑个人观点,与本组及「东瀛建筑大观」公众号(搜索Nip_house,或扫一扫文章底部二维码即可快速关注)无关。  ----------------------------------------------------------------------------------------------------------------  作者:潘卡林  本科:工商管理  硕士预备入学:东京大学建筑学专攻(G30 UDA)  入学成绩:2015年 G30 UDA综合评分第一名  联系方式:15920109438 邮箱:pk_8843@163.com  作品集培训、竞赛辅导、项目合作请联系。  笔者一直试图解决一个问题:  在没有老师的前提下,如何通过一步一步的自我教育和训练,达到在建筑领域工作和申请国外建筑院校的水平?  笔者归纳出10个步骤:  1.克服心理障碍。  2.距离式学习,分类与搜集资源法。  3.了解建筑。  4.开始设计!  5.学习设计理论。(大家最爱的书单)  6.学习建筑历史、结构、构造等。(书单)  7.完善你的设计——作品集。  8.制作作品集、PS、推荐信。  9.选择工作和学校。  10.定制适合自己的课程表。  Q&A  注意:最后福利。  第一步,克服心理障碍。  其实,绝大部分跨专业的学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并不是建筑本身,而是跨专业的未知带来的恐惧。最多的问题无非是,我是否合适读建筑?我跨专业能否成功?  如果你具备以下两个特质,那就坚定走下去!  ——1.对建筑炙热的爱2.对高逼格无止境的追求。  如果你感到迷茫,请相信下面这句话:  “当然要迷失方向,才能到达一个无人能找到的地方。”——《加勒比海盗》  跨专业者如何与科班毕业生竞争?  中国绝大部分建筑院校的教育具有误导性的,大部分学生学习不走心。所以,只要方法正确,走心,1-2年超过大部分学生,不难。  自学过程中我们还将伴随拖延、不自信、悲观等多种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