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采样器比较
- 自适应细分是一个几乎所有其他“有偏差的非物理渲染器”(注1)都在采用的算法。它是一种相对来说有点老式,但在绝大多数情形下都非常好用的算法。它会算出干净且采样细致的图像结果,在静帧渲染时的表现非常出色,但是与DMC采样器相比,自适应细分往往会在一些本可以采样再少一点的地方过多采样
- DMC采样器,那么要在某些同样的地方求出同样质量的反射模糊可能就不用这么多样本,DMC是目前在求取镜头景深和三维运动模糊时最好用(时间短质量高)的光线追踪采样算法
- 详解“采样”,自适应采样
- 计算机自己判断出在有必要的时候,才增加对个别像素的采样。这就是自适应采样技术,因为采样的数目是依据图像的复杂程度而适应性变化的。那么在颜色对比比较明显的地方采样数量会增加
- 自适应细分和DMC采样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自适应性的采样算法,但是工作机制不同
- 细分采样器
- 细分算法的采样点是处于如图所示的像素顶角上,初始样本采集到信息以后,细分采样器会分析这些信息,然后来决定哪些像素需要更多的采样样本。每一个像素边角上的样本都被拿来比较,如果某个像素的色差大于参数面板中设定的颜色阈值(下图所示),Vray就会进一步细分这个像素,并且在这个像素上采集更多的样本
- 难以理解,先放着
《沸腾十五年》 讲述中国,1995-2009 1995互联网商业元年 马云中国黄页 杭州电信有着非常好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马云却一样都没有。 杭州电信利用中国黄页( chinapage.com )已有的名声,做了一个名字很接近的网站,也叫“中国黄页”( chinesepage.com ),借以分割马云版“中国黄页”的市场。 海归、极客、商人成为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中的三大特色群体(VC是推手) 1996海归归来 为了确保搜狐不被遗忘,张朝阳选择了最便宜也最有效的方法:树立个人品牌。 1997大门洞开 互联网的一年等于其他行业的7年 网易免费电子邮箱系统一出,中关村性急的评论家们甚至给丁磊戴上第三代程序员的帽子,这个代别划分是这样的:基于DOS平台开发的是第一代,基于Windows平台开发的是第二代,基于Internet平台开发的是第三代。 1998极客当道 曾李青是腾讯5个创始人中最好玩、最开放、最具激情和感召力的一个,与温和的马化腾、爱好技术的张志东相比,是另一个类型。 周鸿祎在公开场合经常教育年轻的创业者,应该先用创业的心态去打工,充分积累自己在管理和业务上的能力和资源 1999狂欢开始了 海归、商人、极客、VC推手,这四类人一起齐刷刷地汇聚在1999年,1999年就这样成为中国互联网最黄金、最灿烂、最辉煌、最值得念想的大年份。 2000泡沫四溢 亚马逊的卖点是:‘最近50年的书我们都有’——这是它提供海量品种的意义。(因为国外有很高的信息化程度,以查询库房是否有存书) 雷军在商店买T恤的时候,发现了求同消费现象。“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美国消费者寻求个性消费,中国现阶段,需求高度趋同,中国需要50年前版书的人极少。” 单品价格压得再便宜,但5元钱的配送费卓越坚决不免,用户冲着几乎免费的产品而来,但想想既然要出5元的配送费,买一样商品是这个钱,10样商品也是,不如多挑几样商品。 雷军发现,互联网比软件要好玩得多,可以不断地改,不断地去修正,用户可以很快地反馈给你,你也可以很快地进步 2001大转折 段永平反问他:“你卖了公司之后干吗?”丁磊说:“我卖了公司有钱后再开一家公司。” 段永平发现,网易股票被低估是因为公司面临一场官司,也可能被摘牌,这里面有些不确定性。段永平就去找一些法律界人士问官司的问题,问类似的官司最可能的结果是什么,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