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转载 | 如何打造伟大的产品与公司,《Build》读书笔记

原文

随想

冲着里面提到的几个乔布斯故事,这本书就值得一读

摘录

  • Tony 给出的挑选公司的要点:
    1)将现有技术进行创造性的组合创新来打造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同质性的竞争,领先市场半步。
    2)这个产品需要解决一个真实的痛点,一个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影响了很多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嗨,或者仅仅是看起来酷炫好玩。
    3)现有技术可以支撑公司的愿景,包括基础设施,平台等,而不能是空中楼阁,沙漠中的绿洲。
    4)领导层不会固执己见,愿意倾听客户的需求,并作出改变。
    5)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考虑一个问题,但一旦理解就会很容易让你接受。

  • Tony 还吐槽了一下管理咨询这个职业,说做咨询像是给香蕉拍了一张二维的照片,看起来很逼真,但只是一个很薄的切片,你没有真正把香蕉拿在手里,体会过它的重量,质感,气味,那才是真正动手做一件事情能接收到的信息和知识。
    ——乔布斯在某个大学演讲里,也提到过这个说法

  • 如果能在相对小的公司跟你尊敬的大牛一起工作,在 Tony 看来是成长最快的。

  • Make the Intangible Tangible,做产品需要关注整个用户旅程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那一小块。包括用户如何发现,思考理解,安装,使用,维修,甚至退货整个流程都需要考虑在内。
    ——而不仅仅是局限在自己负责的那个模块(软件产品设计,亦如此)

  • Evolution Versus Disruption Versus Execution,Tony 认为,你的第一代产品应该是颠覆式的创新,以差异化的角度切入到市场中,而不是搞同质竞争。这个颠覆可能体现在产品层面,也可能是在市场,渠道,制造,供应链,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颠覆(文中举了 Nest 颠覆销售渠道的例子)。

  • 另一个例子是 iPod 的第二代,乔布斯当时推出 iPod 有一个大的愿景是通过 iPod 来拉动 Mac 的销售,因此用户无法在除了 Mac 之外的电脑上连接 iPod,往里面导入歌曲。第一代推出之后乔布斯仍然坚持这一点,但 Tony 用数据向他证明,用户喜欢我们的产品,而无法从 Windows 往 iPod 导入歌曲大大阻碍了他们的销售。争论了很久,乔布斯总算做了让步,把愿景往后放了放,这也让后来 iPod 的销量一飞冲天,不但挽救了 Apple,也让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购买 Mac。

  • 当年在 General Magic,他们的第一款产品 Magic Link 延期了非常久才发布。Tony 总结了下经验教训就是缺乏日程规划(heartbeats)和限制条件(handcuffs)。真正好的创新是在时间资源等限制条件下有更高效率,更好产出的执行,而不是说没有任何限制,天马行空随便尝试,是否有产出听天由命。

  • Tony 在这一章里主要举了 Apple 的例子,比如他们以 WWDC 等作为外部发布的节点来展开规划;比如为了能更好地自我把控这些时间节点,Apple 开始自己制造芯片,而不是依赖于 Intel 的芯片发布周期。

  • 这一章还讲了个有趣的八卦,描述乔布斯是如何休假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读。

  • 控制会议对员工时间的占用,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而且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需要持续监控和改进。Tony 就在这里吐槽了下 Google 低效率的每周 TGIF 全员会。

  • 市场推广应该与产品开发在一开始就紧密协作,把内核的产品故事明确好,而不是等产品做出来了再去设计宣传推广。
    ——StoryTelling

  • Tony 认为传统的提成模式的销售激励是有问题的,主要在于:
    1)这种模式会在一家公司里创建两种文化,公司文化(例如维持长期的客户关系与成功)与销售文化,两种文化的驱动下,大家的思考,行为,价值取向都会有所不同。
    2)这种销售模式更重视短期的商业回报,而往往会忽视长期的客户关系维持。Tony 比喻销售会把客户当成 ATM,你肯定不会考虑跟 ATM 维持关系。
    3)这种模式也可能导致公司内部的一些协作问题,如销售之间争抢客户,打单期间过度承诺等。
    ——深以为然

  • 创业初期时一般都是按需购买外部律师的服务,但如果你决定开始招聘专职律师时,应该先招募与你公司业务最内核相关的专业律师,而不是通用律师。例如科技类的公司一般应该招募的是知识产权专业律师。如果是通用律师,可能到具体的 case 上他还是得去找外部专业服务,完全没法起到省钱的效果。

  • 这个标签实在太丑了,非常影响产品的美观。Tony 跟律师沟通咨询,希望可以在包装,说明书,App 等各种地方放上类似的提示,而避免在产品上放这么一个诡异的标签。但法律就是法律,没有任何余地。但他们的律师 Chip 也充分发挥了“设计师思维”,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他们把这个标签做得特别大,特别丑陋,紧贴在产品旁边,让人一看就想撕掉。然后他们也确保这个标签非常容易撕掉,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甚至还有专门的测试环节来测试撕掉这个标签的方便程度。
    ——很有创造力,哈哈哈

  • Google 公司自身的战略也反复变动,一开始是 Google Nest,两方都花了很多时间做集成,但 15 年成立 Alphabet,又把 Nest 独立出来,然后 Nest 的整个办公室开销,以及 IT,法务,财务,HR 等日常运营也要向 Google 付钱了。Nest 的开销更大,但 Alphabet 希望 Nest 更快往盈利方向发展,后来甚至又想出售 Nest,这也直接导致了 Tony 的离开。但结果 Alphabet 最后并没有卖,反而又把 Nest 并入了 Google,回到了最初的样子……Tony 对此的评论是,有时候大公司的高管做决策就像是幼儿园过家家。
    ——精准吐槽

  • Tony 把 CEO 分成了三种类型:
    1)保姆式 CEO:确保公司在当前的状态正常运作,且业绩可预期。需要向董事会和投资者负责,不太愿意承担风险。大多数的上市公司 CEO 都是这种类型。
    2)家长式 CEO:不断推动公司成长进化,愿意为远大的目标承担一定风险。典型的例子包括 Elon Musk,Jeff Bezos,Satya Nadella,Pat Gelsinger 等。
    3)不胜任的 CEO:缺乏经验,或者在公司成长到一定规模后能力不足,难以胜任的 CEO。

  • 书中讲了个故事是乔布斯比较自负,当年在做 iPhone 时,Tony 想引荐 Andy Rubin(安卓之父,当年也在 General Magic 工作过)给他,结果乔布斯觉得完全不需要,Apple 自己做的就是最好的。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Google 收购了 安卓,也成了目前唯一能与 iOS 抗衡的一个阵营。所以不要认为伟大的想法只能来自于你或者你的公司,需要更多的倾听,学习,保持开放心态。
    ——震惊

  • 文中给出了几种典型的董事会成员角色:
    1)“Seed crystals”,可以连接优质人脉资源加入董事会的人。
    2)设定议程,组织会议的 chairperson。
    3)合适的投资人,最好是了解行业,关心你的客户和业务,能给出很好的外部视角建议的那些。
    4)执行者,对公司日常的执行细节事务了解比较清楚的人。
    5)领域专家,尤其是那些没法加入你的公司的,但却非常需要这类专业知识能力的人。比如 Apple 当年开始做零售业务时就在董事会引入了 GAP 的 CEO。

  • Google 在收购 Nest 时保证会有足够的资源投入来支持 Nest,Tony 认为 Google 高层说这些话的时候是真诚的,但两方的文化差异导致对于支持这件事的认知理解完全不一样。在 Google,几乎没人可以强制要求员工做事的方式,他们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框架,然后经常同步进度。而在 Apple,乔布斯如果说支持某个项目,那么他会保证每天每周大家做的事情都在正确的道路上,确保执行推进。
    ——有趣

  • Tony 专门花了一章来抨击科技公司各种“福利”的设置,这里分成两类:

    • 真正的福利:例如 401(k),健康保险,ESP,带薪病假产假等。
    • Perks(特殊待遇):免费零食,剪发,按摩,礼物,办公室里的滑滑梯等。

Tony 认为后者虽然能带来一些新奇有趣的体验,但过度的特殊待遇很容易造成负面效应,让员工把很多注意力放在了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上,而不是工作本身能给他们带来的成长和满足感。

  • 谷歌成功的内核还是在于他们找到了能够把用户信息出售给广告主这种利润率超高的商业模式,并持续保持了竞争壁垒,而不是那些在办公室里搭个滑滑梯,营造出的宽松有趣工作环境的所谓“谷歌文化”。其他公司想要效仿学习时一定要注意这点,不要舍本逐末。
    ——直击要害

Popular posts from 产品随想的博客

BG投资十问(Baillie Gifford)

  1,公司是否能正面推动经济、社会或者文化发 展? 如果做不到,BG可能就不会再往下看了。比如军火、赌博类公司再便宜,BG不会去看。 2,公司销售额在5年之内能否翻倍? 为什么要讨论销售额?因为BG关注公司成长,销售额是比较简单直观的指标,而利润可有一些方法调节。所以,BG主要先关注销售额,再看现金流。 3,公司5年之后会怎么样? 这是未来5到10年或者5到15年的中间维度,一是看公司的成长空间究竟还有多大,二是考虑5年之后,公司的短期估值会不会下降,会不会变得成熟。 4,公司的竞争优势到底是什么?随着时间会变 强还是变弱? BG认为,如果公司的竞争优势是不断变弱的,将来在更远期挣回现金流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5,公司是否有非常独特的文化?文化是否能够进化? 毕竟要投资这么长时间,对创始人和公司管理文化是非常关注的。特别喜欢创始人领导的公司,而不是说创始人什么都不干,创始人在做房地产,找了一些人在做新公司,要尽量避免这样的公司。 谈到进化在BG看来,大部分公司都会有大公司病,需要看它怎么能维持比较灵活的管理,变大之后还能够保持非常快速的成长,比如亚马逊的day one文化(注:就是始终处在 创业启动状态,充满迷茫和压力,但是充满创造力和颠覆思想 )。 6,公司过去的回报率怎么样? 一方面是考虑到公司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二是考虑公司的Margins(利润),看它的过去是不是值得投资,如果每年ROE都不到10个点,可能长期来看也没什么意思。 7,ROE能不能随着时间增长? 有些公司一开始没有盈利,一直在烧钱,5年之后说不定ROE会到20%或者更高,它是一个动态过程。这样的公司BG也会投资,包括一些早期项目,很多公司都是没有盈利的。 8,公司怎么分配资本? 资本现金流无非就是5种方法:再投资、收购、还债、分红、回购股份,要看公司在某个阶段的资本分配是不是最优的。 如果公司明明可以发展更多,结果乱分红了;或者是明明到了特别成熟的时候,还不愿意分红,都是错误的分配资本。 9,公司怎样才能长成5倍? BG关注的是怎样,而不是能不能。这会强迫BG每个人去设想一些未来的可能性,包括公司现在的底层架构能不能够延伸到更多的业务。 比如,早期的亚马逊或者是阿里,连一个概念都没有,BG会考虑这个公司有没有这种机遇,以后去扩展到可触及的市场。 10,市场对公司有哪些误解,哪些事...

产品随想 | 周刊 第127期:晨光只开一刻钟,但比千年松,并无甚不同

Cherry Studio   https://github.com/CherryHQ/cherry-studio Cherry Studio is a desktop client that supports for multiple LLM providers. Support deepseek-r1 Aalto Repository beta   https://repo.aalto.fi/ Images, sounds and videos from Aalto University 这个系列,价值极高 Nokia Design Archive   https://nokiadesignarchive.aalto.fi/ 芬兰这个国家很了不起 对话影石刘靖康:两代未出现划时代的产品,就会沦为平庸的品牌   https://www.geekpark.net/news/308996 还挺喜欢这个创始人的,有一种海盗的内涵 从哈佛、明星创业者到酷家乐副总裁,苏奇的传奇   https://app.modaiyun.com/mdy/article/3FO4K4W0M259 WHO关于猫狗咬伤、抓伤的处理建议 动物咬伤: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nimal-bites 狂犬病: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rabies 关于狂犬病的10个事实: 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in-pictures/detail/rabies INDIGO 新年直播(2025)   https://www.youtube.com/live/ZIgPvSDGAfY 对2024年AI发展的回顾部分特别好 Artab   https://github.com/get-artab/artab Get Inspired by the World's Greatest Artworks Every Time You Open a New Tab. Extension Available for Chrome, Edge, and...

产品随想 | 周刊 第126期:Think of your life as a rainbow arcing across the horizon of this world

FolderPaint   https://github.com/MichaelTr7/FolderPaint Folder colour changing application for macOS. 乔布斯说:“对于我和苹果公司的许多人来说,索尼的盛田昭夫是最大的灵感来源之一。我希望我们今天的所想所为能让他会心一笑。” 乔布斯甚至从索尼挖走了一位顶级设计师。哈特穆特·艾斯林格被苹果挖走前,已在 100 多种索尼产品的创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供职于索尼时,艾斯林格所在的设计工作室与管理办公室和工厂车间享有同等地位。他说,这样有助于促进公司生产和设计团队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团结,这正是乔布斯试图重建的团结。 艾斯林格指出:“乔布斯有能力洞察事物的好坏,却不知道如何实现以及如何通过组织去构建。因此,我们向苹果提出的第一个建议是,赋予设计师一定的话语权。” 斯卡利表示,乔布斯和盛田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敬重可以归结为对于设计的共同热忱。 “他们以非常积极的方式产生了共鸣”,斯卡利说,“两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创始人共聚一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们讨论设计原则,却从不谈及商业模式。” “Think of your life as a rainbow arcing across the horizon of this world. You appear, have a chance to blaze in the sky, then you disappear.” City Lights Bookstor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ity_Lights_Bookstore?useskin=vector 旧金山的城市之光独立书店 Vesuvio Caf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Vesuvio_Cafe?useskin=vector 好奇怪,这家Cafe居然没有太多的介绍 “One of the things that I was fortunate of was to see and understand the context of San Francisco through the eyes of Steve Jobs,” Mr. Ive said. “He kn...

产品随想 | 周刊 第68期:Glory to Z-Library

Products Anna’s Archive   https://annas-archive.org/ Search engine of shadow libraries: books, papers, comics, magazines. Z-Library不会消失,只会激励更多 ReVanced Manager   https://github.com/revanced/revanced-manager The official ReVanced Manager based on Flutter. YouTube免广告 Gopeed   https://github.com/monkeyWie/gopeed High speed downloader that supports all platforms. All Platforms,非常霸气,除了iOS,确实都支持了 The Twitter archive   https://github.com/timhutton/twitter-archive-parser Python code to parse a Twitter archive and output in various ways 逃离Twitter Ideas 吴晓波|“我们这是怎么了?”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0826.html 我辈需保持那股企业家的精气神 Worth Moving to Sweden as Engineers?   https://hongchao.me/living-and-working-in-sweden-as-engineers/ 瑞典工作10年的华人工程师,分享自己的看法 Murray Newton Rothbard 默里·罗思巴德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穆瑞·羅斯巴德 米塞斯学生,也是推崇自由主义、开放社会 个人工具箱(2022 年 11 月 16 日更新)   https://github.com/pseudoyu/yu-tools 我的个人工具箱 (设备, macOS 软件, iOS Apps...) Design 2022台北...

产品随想 | 周刊 第39期:《自由秩序原理》

Products Exodus   https://github.com/Exodus-Privacy/exodus-android-app Exodus is an Android application that let you know what trackers are embedded in apps installed on your smartphone using the εxodus plateform. It let you also know the permissions required by any apps on your smartphone. 检测你Android机子获取权限、嵌入追踪SDK的 simplewall   https://github.com/henrypp/simplewall Simple tool to configure Windows Filtering Platform (WFP) which can configure network activity on your computer. Mem Reduct Lightweight real-time memor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to monitor and clean system memory on your computer. 内存清理工具,Windows上挺多这类小工具,很有意思 Squad303   https://1920.in/ 提供大家一个方式,告诉俄罗斯人,乌克兰在发生什么 Chameleon   https://github.com/sereneblue/chameleon WebExtension port of Random Agent Spoofer 帮助隐匿浏览器信息 CanvasBlocker   https://github.com/kkapsner/CanvasBlocker 浏览器指纹识别是丧心病狂 Alpine Linux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Alpine_Linux 以安全为理念的Linux分支 Wirecutter   https://www.nytimes.com...

产品随想 | 张鸣论中国传统政治

原始文章目录 张鸣:皇权不确定性下的统治术——传统中国官场机会主义溯源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8897.html 张鸣:从科举制到市场经济转型——官本位的源流及滥觞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9273.html 张鸣:权力边界何在,实话空间几许?——论中国政治传统中的权力与真理关系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054.html Insight: 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官僚化的帝制结构,虽然皇帝最终要凭借官僚这个中介才能统治国家,但官员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依据都是皇权。官僚机器只是帝制的“车轮”。所以,皇帝要怎么样,官员只要迎合,就能获利。只有在皇帝明显违反常识道理、造成重大灾祸之时,官员才可能凭借儒家伦理对皇帝提出批评。理性选择的结果使得官员更多地趋向于顺从皇帝。 ——符合历史以来的感知 中国尽管有两千多年官僚制的传统,但守规矩、遵法制、走程序的现代理性官僚制度却一直都没有建立起来。考试取官的确是理性官僚制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中国古代官僚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然后就再也不走了。隋唐科举制建立的初衷也并非建设官僚体系,而是防止贵族垄断官职,强化君权。科举制度越来越严密,选拔出来的人才也愈发精英化。但是,官僚的行为却没有程式化和规法化。官员的个人行为偏好往往直接影响一地的发展。 ——如何再往前走一步,可以看看新加坡 官员的行为模式往往以皇帝的喜好为风向标。一般来说,皇帝喜欢什么,一个朝代就兴什么。汉初皇帝喜欢黄老,臣子们就清静无为;东汉皇帝喜欢儒生,则臣子们多为经学家;唐初皇帝喜人上书言事,则多诤谏之徒;到晚唐,皇帝喜欢佛教了,则多礼佛之士;清代嘉庆之后,皇帝提倡节俭,带头穿补丁衣服,则满朝文武衣服上都打了补丁,有的补丁比衣服本身还贵。 ——Interesting 皇帝行为的不确定性,势必导致官员行为无法程序化、规范化,而皇帝行为的不确定往往是由统治术决定的,属刻意为之。多数王朝都外儒内法,崇尚权术,甚至迷信权术。秦始皇和丞相李斯之间,有过一个小故事。李斯随从车马过盛,很是招摇,皇帝看了不高兴。随行的宦官就把这事告诉了李斯,李斯于是轻车简从,低调起来。秦始皇马上知道身边有人泄密,又审不出来,于是把当时在身边的人都杀...

信息流的初衷是节省用户时间

https://mp.weixin.qq.com/s/nMZzLkEe7Cfk6Wu5560m9w 讲述信息流前世今生,讽刺的是信息流发展之初是为了让用户在短时间内找到最需要自己关注的内容,现在却成为消磨时间、捕捉用户兴趣的一个作用。

A Tribute to a Great Artist: Steve Jobs

  Steve Jobs, who died October 5 after resigning in August as CEO of Apple, the company he co-founded, had many talents. But what set him apart from other computer wizards was his artistic sense. He continually used the word “taste” in explaining what was ready to be manufactured at Apple, and what wasn’t ready yet—what he had to reject. The Apple computer, the iPhone, the iPad and the iPod are all strikingly beautiful objects; the clarity of their visual design matches the way they function. It’s clear that Steve Jobs was an artist and that his artistry worked at many levels: it was a visual sensitivity that extended outward to a way of thinking about how things worked and how different variables coul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a pleasing harmony. Where did this ability come from? Jobs gave some credit for his success to a seemingly unlikely source—a course on calligraphy that he took as an undergraduate at Reed College, a course established by a maverick profes...

巴菲特致股东信-1969年

 编者笔记: 巴菲特正式清算合伙人企业。 我把它们视为实业,而非股票,如果长期而言实业的业绩良好,那么股票也会有着同样的表现。 我不想解散一个雇佣了1100人的生意,尤其在管理层已经在努力改善公司相对整体行业的表现,而且也取得了合理结果的时候,同时该业务目前尚不需要额外的资本投入。 但是如果未来我们面临需要投入大量资本,或者该业务遭受相当程度的损失时,我将做出不同的决定。 原文: 1969 年 5 月 29 日 致合伙人: 大概在 18 个月以前,我曾经给你们致信,认为投资环境和我个人情况的变化将导致我对我 们未来业绩预期做出调整。 我当时所讨论的投资环境 ,已经变得更加的恶劣且令人沮丧 。也许我仅仅是缺乏从精神层面 进行调整的能力。(正如一位评论家对超过 40 岁的证券分析师所评价的那样:“他们知道太 多如今已不再适用的东西 。”) 虽然如此,就我看来: (1)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对于数量(定量)分析方法所能把握的机会 之水已经逐渐干涸 ,到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枯竭了 ;( 2 )我们的资金基数已经达到一个亿 , 也就是说不超过三百万的投资量对于我们净资产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实际上我们的投 资标的的市值已经不能低于一亿美元 ;( 3 )大量地对于投资的专注已经导致市场的交易行为 变得极度追求短期的利润,市场的投机性大大增加。 在 1967 年 10 月的信中我亦提到个人境遇的变化是我调整我们未来收益预期的最重要的原 因。我表达了自己不想再在合伙公司上注入我 100% 的精力的愿望。然而在过去的 18 个月 中我完全没有做到这一点。我曾经写到 :“希望随着预期的降低,我的对此投入的个人努力 也可以随之降低 。”然而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我发现只要我一天还在管理合伙企业,我就 完全无法让自己投入到其它与之无关的东西上去。我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永远管理着资金 , 追逐着投资收益的疯狂的兔子,而唯一让我放缓脚步的办法,就是将其停止。 所以,在年底之前,我希望所有的有限合伙人都能正式地得知我的退休愿望。 1969 年 10 月 9 日 致合伙人: 以下是接下来我认为对于我的退休将要涉及的事情: ( 1 )向你们介绍一下 B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