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
- 罗伯特·艾格 创始人肖像计划 <Ep.2> https://zhuanlan.zhihu.com/p/127042313
Note
这个男人,过去十五年时间,几乎不接受采访,只是静悄悄的,花掉了1000亿美金。
——这个男人,太厉害了......艾格跳槽去了ABC,从最底层的小导播做起,一辈子46年职业生涯,再也没有跳过槽。这46年里的最后15年,他升任CEO,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今年,艾格退休写了自传,起名字叫《The Ride of a Lifetime》,我想了半天,这书名有点拽,只能翻译成《一辈子就要干一票大的》,笔者一介俗人,但愿艾总不要介意,哈哈。
——《一辈子的旅途》,感觉会更契合些?哈哈哈在艾总的这本《干一票》里,我读来读去,总是找不到他是怎么升到副总裁的——升到副总裁之后的一步步到CEO倒是写的很细致,看来大佬写自传也为自己讳,不愿意提太多当年勇。
——Interesting地表最强二人组(Tom Murphy和Dan Burke)最牛逼的成就就是不出让股权(Equity)的资本并购。一路用自由现金流加发行债券来进行收购,85年的时候举债30亿,配合巴菲特的5亿美金,小鱼吞大鱼,一把吃掉了当时比自己体量大得多的ABC电视台。他们俩的管理特点是极端节俭,冷血砍成本(不禁让人想到贝索斯),收购完成后,直接开掉1500员工、干掉高管电梯、高管餐厅、全员改坐经济舱,甚至于把曼哈顿总部的办公室卖了,换来1.75亿美金。三年多就把当时举的债还完。
作为巴菲特一辈子最推崇的企业家组合,Tom和Dan还有一个特点:放权。他们俩极为谨慎用人,但是一旦选中,就破格提拔,尚方宝剑交出,让牛人干大事。没干多久,俩人就接二连三的退休了,艾格你年轻,你来当总裁!
艾格原话是这么写的:“我心里也有预期,感觉最后总裁的位置是我的,但是确实没想到来的那么快”。按照网友的话就是“一脸懵逼”。
艾格有个特点,他性格是标准的外柔内刚,外圆内方。他不强势,不豪夺,永远不是人群中最聒噪的那位。他能等,在大都会(CapCities)花六年时间做三把手,等到二把手退休,再等好几年到一把手退休,最终上位
——耐得住寂寞,受得住繁华21世纪出头即提出战略:
第一句:我们只做高质量品牌视频
第二句:全力拥抱技术而不是对抗
第三句:全球化大佬的出手案例:
- 2006年从乔布斯手里收走Pixar皮克斯,给迪士尼的动画部门注入新鲜血液。2009年40亿美金收购漫威,可能是历史上最赚的10笔交易之一了。2009年买Hulu,2012年买星战(LucasFilm),2019年买21世纪福克斯。这些大手笔并购,都发生在我眼前,但是我硬是没看出来艾格下的这盘大棋,里面藏着多么致命的一击。
- 十五年间,把内容全部license给奈飞和苹果。观众看得开心,白花花的银子往迪士尼口袋里走。这是因为,迪士尼知道,自己的技术还不太行,开发网站和App不是强项,贸然启动会沦为笑柄,而且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先闷声发大财15年。
- 到2016年,迪士尼收购了流媒体底层技术公司BAMTech,终于补齐自己的技术短板。随后2018年发布ESPN+,试水直播稳定性,逐渐打磨用户体验。
- 2019年,突然砍掉全部商业合作,终于推出DisneyPlus,所有内容独家在我这里看!
2016年,小米手机的开发人员大概是200人,不包括米聊等其他项目,就是直接围绕手机开发的人。
你猜一下,华为当时有多少人围绕手机做开发? 我告诉你,1.2万人。2016年,华为投了1.2万人围绕手机做开发,将近100倍的差距,直接砸下来。
——太刚了,没想到真这么多人2019年11月,DisneyPlus上线,所有漫威、皮克斯、星战和迪士尼的内容,仅此一家,别无分号。48小时内,美国和加拿大1000万人付费订阅,随后到今天为止每天100万人订阅。整个北美一共就3亿多人啊!
通读艾总的全书,我看到了一个中人之资的职业经理人,一路上穿过重重障碍,用自己前半辈子的人生,爬到职场最高点,然后用后半辈子的人生,终结了一场战争的故事。
——这才是牛逼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