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产品随想 | 陪读《乔布斯传》:18-27章

 

18 NeXT 普羅米修斯解縛

  • 柏格解釋了生物實驗室做實驗的種種困難,從發展實驗到驗收結果,往往要花上幾個星期。「你們何不用電腦模擬?」賈伯斯間:「這樣不只可以讓實驗變快,將來全美國修習微生物學的大一學生,都可以利用『柏格基因重組軟體』來學習。」
    柏格說,搭載此種功能的電腦太昂貴,大學實驗室無法負擔。「然而這個可能性馬上激起賈伯斯的興趣,」柏格說:「他已經盤算要再開一家新公司。畢竟,他年輕多金,未來大有可為。」
    ──Connect the dots

  • 賈伯斯接連探詢不少學術界人士,希望知道他們對電腦工作站的效能需求。自1983年起,賈伯斯就對學術界使用的電腦很感興趣;那年他去了布朗大學電腦系示範麥金塔,結果那裡的教授卻告訴他,麥金塔還不夠高階,大學實驗室的電腦必須具備強大的運算能力。學術研究者夢想中的工作站采統,不但要能進行超級運算,還要足夠個人化。
    賈伯斯主導麥金塔部門期間,已著手研發這種研究人員使用的超級個人電腦,這個專案就叫「大麥金塔」(Big Mac)。他們計劃利用 Unix 作業系統,加上麥金塔的友善介面。但自1985年夏天,賈伯斯被迫離開麥金塔部門之後,戀任主管葛賽就把這個專案砍掉了

  • 我想了很久,我該繼續好好過我的人生,」賈伯斯如此開場:「顯然,我必須找事做,畢竟我才三十歲。」接著,他拿出準備好的小抄,說明新公司的計畫,這會是專攻教育市場的電腦公司,致力出產高效能電腦。賈伯斯承諾,新公司不會與蘋果競爭,儘管有幾位蘋果員工會隨他去新公司打拚,但他們都不是蘋果的決策高層。賈伯斯表示會辭去童事長一職,但希望日後仍有合作機會。他說,日後蘋果也許會爭取新公司產品的發行權,或是將麥金塔的軟體授權給他們。
    ──毕竟才30岁!!!好羡慕啊

  • 但七點三十分,史考利踏進會議室,告訴手下大將誰將離職,立刻掀起軒然大波。多數人都認為賈伯斯破壞了董事長應盡的職貴,行為不忠,令人髮指。根據史考利的說法,當時康貝爾大聲咆哮:「我們應該揭露他的欺騙行為。讓公司每一個人都認清,賈伯斯絕對不是救世主。」
    雖然康貝爾日後不遺餘力護衛賈伯斯,在董事會支持賈伯斯的決定,但那天早上他像吃了炸藥。康具爾坦承:「那天,我真的很憤怒,特別是他要把魯文帶走。魯文已跟各大學打好關係, 這小子總說賈伯斯有多難搞,卻這樣走了。」

  • 接下來的週末,不管是董事會或主管,都要求史考利,蘋果必須對賈伯斯宣戰。馬庫拉寫了一封正式的聲明書,指控賈伯斯「帶走蘋果的關鍵員工,違反了他對公司的承諾」,並語帶威脅:「我們正在評估將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華爾街日報》引述康貝爾,說賈伯斯的所作所為讓人「非常震驚」。另一位不願具名的總監則說:「我這輩子合作過許多企業,沒看過如此憤怒的一群經理人。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為賈伯斯欺騙了我們。」
    ──既然你们这么愤怒,为什么不好好留住人才,让他们发挥?

  • 蘋果總務室的人,來賈伯斯辦公室收拾他的東西時,發現地上躺著一個相框,裡面是賈伯斯與史考利的合照,照片裡的兩人相談甚歡,照片上寫著:「謹比紀念偉大的理念、偉大的經驗與偉大的友誼!史考利贈。」相框玻璃已經粉碎。賈伯斯臨走之前, 把這個相框往辦公室的另一頭甩過去。從那天起,他沒再跟史考利講過半句話。

  • 賈伯斯宣布辭職那天,蘋果的股票漲了將近7%。《科技股快訊》的一位編輯解釋道:「蘋果不時傳出衝突的火花,讓東岸的股東提心吊膽。現在沃兹尼克和賈伯斯都走了,股東也就鬆了一口氣。」但十年前調教過賈伯斯的雅達利創辦人布許聶爾,告訴 《時代》,蘋果不能沒有賈伯斯。「賈伯斯走了,蘋果的靈感將從何而來?說不定蘋果會出現百事可樂的風格,就好像百事的新品牌。」
    ──这才是真正懂人的老板

  • 賈伯斯還決定給《新聞週刊》一篇封面故事,從他的觀點來看這事件的曲折,他接受專訪時相當直言不諱:「我的強項就是扮演伯樂,找尋千里馬,和他們一起奮鬥。」他還說他對蘋果永遠有無法割捨的情感。「我想起蘋果,就像每個男人回憶初戀情人。」然而如果蘋果高層要向他宣戰,他也不會退卻。「如果有人公開說你是小偷,你一定得站出來反擊。」
    ──这个强项总结得很到位

  • 為了對付賈伯斯,史考利找沃兹尼克來,掀賈伯斯的底。沃茲尼克不會操縱人,也不喜歡復仇,但他有話直說。那個星期他告訴《時代》:「史帝夫對人惡劣起來,會毫不留情。」他也透露賈伯斯找他加入新公司,此舉對蘋果高層又是一擊。但沃茲尼克對這種鬥爭沒有興趣,因此沒回賈伯斯的電話。沃茲尼克還告訴《舊金山紀事報》,他在生產遙控器時,賈伯斯曾以不得與蘋果產品競爭為藉口,阻撓青蛙設計公司跟他合作。沃茲尼克對記者說:「我期待他做出偉大的產品,也希望他成功,但我無法信賴他的人品。」

  • 其實,沒這麼簡單。賈伯斯遭到一手創立的公司開除,於是更能憑藉直覺,全力發揮。雖然他的直覺不一定對,但總算解開所有束縛,推出一系列讓人目眩神迷的產品。然而這些產品並未締造銷售佳續,這才是真正的學習經驗。人生如戲,如果蘋果沒在第一幕把他踢出家門,他沒有在第二幕修敗,我們也就看不到賈伯斯在第三幕的勝利了。
    ──乔布斯的斯坦福大学演讲,其实讲出了自己的一生

  • 藍德於是飛到帕羅奧圖,和賈伯斯一邊散步,一邊聽他為新公司描繪的遠景。賈伯斯說,他們公司設計的電腦是立方體,他一直很喜歡這種既簡單又完美的形狀。藍德說,那就把商標設計成視線傾斜28 度的正立方體。賈伯斯問藍德,是否可想出幾種設計讓他選擇。藍德說,他一次只給客戶一個提案。「我負責解決問題,你負責付錢,」藍德說:「你可以採用我的設計,也可以不用,但我不會一次給好幾種設計。而且無論你採用與否,都必須付費。」

  • 賈伯斯喜歡他的想法。但這次請出藍德的價碼高達10 萬美元,有如一場豪賭。賈伯斯說:「藍德有藝術家的純粹,也有生意人的精明。雖然他外表強硬難相處,內心就像泰迪熊一樣柔軟。」在賈伯斯的評語中,「有藝術家的純粹」可說是最高的禮讚了。
    ──艺术家的纯粹

  • 賈伯斯的反應有時很難預料,可能批評一個作品是垃圾, 也可能把人捧上天,他的想法從來讓人摸不清。賈伯斯面對傳奇設計大師藍德的提案,一直盯著他設計的商標,久久才抬起頭來。他看著藍德,然後擁抱他。他們只有一個小地方有不同的意見:藍德為商標中的e字母選擇的顏色偏向暗黃,賈伯斯則想改為比較明亮、傳統的黃色。藍德用拳頭用力敲了一下桌面,說道:「我在這一行已經幹了五十年,我知道我在做什麼。」賈伯斯只好讓步

  • 但賈伯斯沒那麼容易放棄。1985年11月初,蘋果對他提出告訴五個星期後,賈伯斯寫了一封信給蘋果法律顧問艾森史達特,要求蘋果讓艾斯林格的青蛙設計公司與 NeXT 合作。他在信上說:「我在週末的時候和艾斯林格談過,他建議我寫一封信告訴你,我請他的公司為 NexT設計。」賈伯斯在信上論道,他不知道蘋果正在發展什麼樣的產品,但艾斯林格知道。「NexT對蘋果現在與未來的產品設計一無所知,其他設計公司也是,因此有可能 NeXT 與其他公司合作設計的產品,看起來和蘋果的產品設計風格雷同。如果蘋果和 NeXT 都信賴艾斯林格的專業,他自然會避免這種情況,這樣對蘋果和 NeXT都有好處。」艾森史達特說,賈伯斯的大膽,讓他眼珠子差點跳出來。他回覆賈伯斯說:「我先前已代表蘋果表示,我們很擔心你的新事業會利用蘋果的業務機密。看了你的信,不但不能減輕我的疑慮,反而加倍憂心。你說,你對蘋果現在與未來的產品設計一無所知,這實在是一派胡言。」艾森史達特覺得最不可思議的是,一年前賈伯斯才阻止青蛙設計公司與沃茲尼克的遙控器公司合作。

  • 雙方達成和解之後,賈伯斯自然又向艾斯林格頻送秋波,直到這位設計大師同意與蘋果重新定約,放寬限制。因此,到了 1986年底,青蛙設計就能和 NexT攜手合作了。艾斯林格堅持他希望像藍德一樣,有充分的自由,不想被合約綁死。他說:「有時候,真的得像賈伯斯那樣態度強硬。」然而,艾斯林格和藍德一樣是藝術家,因此得到質伯斯的寬容,一般人可別想得到這般的禮遇

  • 賈伯斯決定 NexT 電腦應該是完美的正立方體,每一邊都是 30.48公分(一英尺長),每個角都是90度。他喜歡立方體,因為這種形狀既莊重、又有一點玩具的趣味。從NeXT 的立方體來看,這又是一個機能隨形式而生的例子,而非包浩斯派等的功能取向。然而,一般容易裝進披薩盒的電路板,如果要裝進質伯斯的立方體電腦,非得重新設計不可.
    ──功能追随形式

  • 再者,完美的立方體很難製造。大多數的模具鑄出來的外殼都比 90度角稍大一點,如此才容易脫模(就像從烤模中取出蛋糕)。但艾斯林格要求一定要是標準的 90 度角,賈伯斯也完全支持他。為了立方體的純粹與完美,他們不容許「脫模角度」這樣的誤差。因此,NeXT 電腦外殼的每一面都必須單獨製造,無法一體成形,他們只好向芝加哥一家可以生產特殊模具的製造廠, 訂製專用模具,總共花費 65 萬美元。賈伯斯追求完美的熱情,自此更是走火入魔。如果他發現脫膜的產品表面有一絲細痕,就會飛到芝加哥,要求鑄模廠重做模具。其實,這種細痕無可避免, 其他電腦製造商都可以容忍。NeXT 的工程師凱利(David Kelley) 說:「鑄模師從沒碰過有這等名人搭機來訪。」賈伯斯還花了15 萬美元買了一部打磨機,以磨平每一面的接縫。賈伯斯還堅持鎂合金外殼必須漆成碳黑,但如此一來,細微的瑕疵就更明顯了•

  • NeXT 最初的十位員工裡,有一位負責公司在帕羅奥圖第一座總部的室內設計。即使賈伯斯租了一棟設計美觀的新建築,他還是全部打掉,重新裝潢——水泥牆換成玻璃牆,地毯拆掉,改釘木質地板。1989年,公司搬遷到紅木市另一幢更寬敞的建築,所有裝潢又得重來。賈伯斯還堅持電梯必須改個方向,大廳才會顯得氣派。質伯斯並請具聿銘在大廳中央,設計出一座有飄浮視覺效果的玻璃樓梯,做為視覺焦點。包商說辦不到。賈伯斯說,非辦到不可。那座樓梯還是完工了。多年後,質伯斯要求很多蘋果專賣店都必須設置這樣的樓梯。
    ──感谢乔布斯,让我等凡夫俗子能见到这样伟大的产品

  • 在新公司剛成立的那幾個月,賈伯斯常帶著魯文等人到各大學院校造訪,詢問意見。他們去哈佛的時候,碰到 Lotus 軟體公司的董事長卡波。兩人前往哈佛餐廳共進晚餐。卡波拿起麵包,厚厚抹上一層奶油,賈伯斯看著他,問道:「你知道什麼是血清膽固醇嗎?」卡波幽默以對:「我跟你做生意。你少批評我的飲食習慣,我也不管你個性如何。」但他的公司真的為 NeXT 作業系統寫了試算表軟體。卡波後來說:「人際關係從來不是質伯斯的強項。」

  • 賈伯斯希望 NeXT 電腦裡有很酷的內容,公司裡的工程師霍利(Michael Hawley)於是開始研發電子字典。有一天,霍利買了一套牛津大學出版社剛出版的《莎士比亞全集》。他從版權頁看到一個朋友的名字,這朋友負貴的是該書的排版作業。這意味, 或許可從牛津大學出版社買到《莎士比亞全集》的電子檔,放入NeXT 的記憶體中。霍利說:「我打電話給賈伯斯,告訴他這個點子。他說,太棒了,於是我們一起飛往牛津洽談。
    ──莎士比亚全集

  • 1986年,一個美麗的春日,他們在牛津出版社那棟古色古香的建築簽約。為了取得授權,賈伯斯預付了 2,000 美元再加 74 美分,未來每一部 NeXT 電腦都將內建一整套的《莎士比亞全集》。霍利說:「沒想到,不費吹灰之力就到手了。從來沒有人想過道麼做,我們將走在時代前端。」賈伯斯覺得他說得沒錯。接著兩人一起去十九世紀浪漫詩人拜倫常去的酒館,玩九柱遊戲、 喝啤酒。到了 NeXT上市之時,除了電子字典和《莎土比亞全集》,還有同義語辭典、《牛津引用語辭典》等,NeXT 可說是為 「可搜尋的電子書」開先河.

  • 賈伯斯還堅持建造全自動、具有未來風格的工廠,就像當年的麥金塔工廠。可見,他並沒有從麥金塔的經驗得到教訓。他不但犯了同樣的錯誤,而且變本加厲。工廠器械和機器人不知上了幾次漆,他才滿意。廠房牆壁就和博物館一樣雪白,賈伯斯甚至砸了2 萬美元購買黑色皮椅,還特別訂製和總部大廳一樣的玻璃樓梯。至於那長達50公尺製造電路板的生產線,賈伯斯則規定必須由右而左輸送,只因從訪客廊的角度看起來比較順眼。空的電路板從一端送進去,完全採用機械手臂,二十分鐘後,完成的電路板就從另一端出來了。這樣的流程是學習日本企業的「看板」 管理系統,也就是透過「看板」來控制生產流程,只有在後面的工序提出要求之時,前面的工序才會供應必要數量的零件。

  • NexT 時代的賈伯斯,也把他打造麥金塔的絕招使出來了, 那就是現實扭曲力場。1985年底,他們在加州海岸的圓石灘進行第一次度假會議。賈伯斯宣布第一台 NeXT 電腦將在十八個月內,也就是1987年夏天前出貨。每個人都心知肚明:賈伯斯又在打誑語了。有位工程師說,1988 年出貨比較合乎實際吧。賈伯斯說:「這個世界不斷在運轉,科技的浪潮一下子就超越我們,如果到那時才出貨,我們做的東西不如丢到馬桶裡沖下去。」

  • 裴洛對賈伯斯而言,不只是金主,更像救世主。他雖有燃眉之急,還是忍住,一星期之後才打電話給装洛,歡迎他成為 NeXT 股東。装洛派幾個財務分析師去了解 NeXT 的情況,但賈伯斯希望直接跟他談。装洛後來說,他這輩子最大的憾事,就是沒買下微軟,或成為微軟的大股東。1979 年,年輕的比爾.蓋茲曾去達拉斯找他,可惜他錯過了那次機會,沒能狠狠賺一大票。在裴洛打電話表達希望入股 NeXT 的意願之時,微軟剛上市,公司市值達10 億美元。裴洛希望自己別再犯同樣的錯誤。
    ──这个人好厉害,居然同时关注到了盖茨和乔布斯

  • 賈伯斯對裴洛提出條件:如果他願意拿出 2,000 萬美元,就可獲得 NeXT 總持股數的16%,同時他自己則會再挹注500 萬美元。三個月前,賈伯斯對創投公司要求的價碼,不過才三分之一而已。裴洛的資金到位之後,預估 NeXT 的資產可達1.26億美元。錢對裴洛來說,當然不是主要的考量。和賈伯斯見面談了之後,他就決定入股。他告訴賈伯斯:「我先挑騎師,騎師再去挑他中意的馬。我把賭注押在你們身上了。」
    ──和现在VC优先选创始人的逻辑是一致的

  • 除了2,000 萬美元,装洛還給 NeXT 幾乎同等價值的東西:此人妙語如珠、精神抖擻,常為 NexT 打氣。他也是 NeXT 的頭號推銷員。他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我在電腦這個產業待了二十五年。我敢說,投資這麼一家新公司的風險是最小的。我們請一些行家來看公司製造出來的硬體,每個人都讚不絕口。賈伯斯與他的 NexT 團隊是我看過,最了不起的完美主義者。」
    ──2000W美金在那里,放出来的屁都是香的,哈哈哈

  • 裴洛在上流社會和商界都很吃得開。石油大亨之子戈登夫婦 ( Gordon and Ann Gety)在舊金山為來訪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舉辦晚宴,裴洛找了賈伯斯一同前往。卡洛斯一世問装洛,他該認識哪一個人,裴洛立刻引|薦賈伯斯。賈伯斯為國王描述下一波的電腦發展,兩人相談甚歡。最後,國王開了一張支票給他。裴洛問:「怎麼回事?」質伯斯說:「我賣了一部電腦給他。」
    ──这个人是知己啊,真的不坑人,带资进组果然比职业经理人靠谱

  • 裴洛不管走到哪裡,都會談到賈伯斯傳奇。有一次他在華盛頓的全國新聞俱樂部演講,把賈伯斯的發跡過程,編織成一則傳奇故事:
    有個年輕人很窮,窮到沒錢上大學。他的與趣是晚上在車庫玩電腦晶片。他老爸有一天走進車庫對他說:「兒啊,你要是不能做出可以賣錢的東西,就去找工作吧。」這老爸活脫是從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 的畫作裡走出來的工人。六十天後,年輕人做出第一部蘋果電腦,裝在他爸為他釘的木箱裡。這個只有高中學歷的年輕人,就是改變世界的人。

  • 蓋茲與賈伯斯這兩大電腦霸主,相處不來的原因之一,是兩人都自大傲慢,不把對方看在眼裡。1987年夏天,蓋茲第一次到 NexT 在帕羅奥圖的總部,質伯斯讓他在大廳足足等了半個小時。蓋茲明明透過玻璃牆,可以看到賈伯斯在裡頭,賈伯斯還是晃來晃去,好整以暇的跟人聊天。「我去 NeXT 總部時,喝的是最昂貴的有機胡蘿蔔汁,也沒看過哪家科技公司辦公室這樣氣派。」 蓋茲一面回憶,一面搖頭,淡然笑道:「賈伯斯足足晚了半小時才現身開會。」

  • 賈伯斯常常口不擇言,現在該他領教蓋兹的利嘴。「這電腦是廢材。光碟機太慢,機殼貴得離譜。這玩意真的可笑極了。」 蓋茲當下決定,微軟沒有必要浪費資源,去研發 NeXT 需要的應用軟體。後來每次造訪,他都會再度強調此點。更糟的是,蓋茲也一再公開表示這個看法,讓其他軟體公司也不想幫忙 NeXT。蓋茲告訴《資訊世界》雜誌:「開發軟體給 NeXT ?我尿在上面還差不多。」
    ──毒舌的盖茨,也是挺厉害的

  • 冤家路窄,有一次兩人在一場電腦研討會的走廊外巧遇。賈伯斯黑蓋茲小心眼,說他不肯為 NeXT開發軟體。蓋茲冷冷說道:「等你在市場上站穩了,我會再考慮。」賈伯斯聽了之後怒火中燒。現場目睹的全錄 PARC 工程師高柏格(Adele Goldberg) 回憶:「這兩人就在那裡,當著所有人的面叫罵起來。」賈伯斯一再堅持 NeXT 就是電腦的未來。他愈是激動,蓋兹就愈是面無表情。最後,蓋兹搖搖頭,離開現場。

  • 賈伯斯與蓋茲這兩人之所以水火不容,除了個人恩怨,主要是兩人對電腦的觀念有很大的不同。賈伯斯喜歡硬體與軟體結合,成為無法分割的整體,但他的機器因而無法和其他電腦相容。蓋茲則主張,不同公司製造出來的電腦應可相容,只要使用標準作業軟體(當然是微軟的 Windows)就可以運作,也可使用相同的應用軟體(如微軟的 Word 和 Excel)。蓋兹告訴《華盛頓郵報》:「說到質伯斯的電腦,最有趣的特色就是:不相容。他的電腦就算再棒,也不能利用既有的一些軟體。如果我來設計一種不相容的電腦,必然沒他那麼厲害。」
    ──这个倒是说到点子上

  • 1989年,賈伯斯與蓋兹先後在麻州劍橋舉行的一場座談會上現身,暢談自己對未來電腦的觀點。賈伯斯說,每幾年電腦產業就會出現一波新浪潮,像麥金塔就帶動了圖形介面革命,下一波將是 NeXT 電腦的物件導向環境和功能強大的光碟機。他說, 每一個軟體開發商都了解他們必須趕上這一波,只有一家例外, 那就是微軟。接下來上台的是蓋茲。他重申賈伯斯那種軟體和硬體綁在一起的策略,注定要失敗,就像蘋果根本沒辦法和微軟的 Windows 競爭。他說:「硬體市場和軟體市場是分開的。」
    ──面向对象编程确实是未来,但强大的光碟机不是

  • 這是他與艾克斯第一次碰面。賈伯斯趁機說微軟的壞話,希望 IBM 能不再依賴微軟的 Windows 作業系統。賈伯斯說:「我忍不住告訴艾克斯,我覺得微軟的東西根本不怎麼樣,IBM那麼依賴微軟的軟體,等於是豪賭。」
    沒想到艾克斯說:「那你願意來幫我們嗎?」就在一、兩星期以內,賈伯斯即帶著軟體工程師崔博爾,出現在IBM 位於紐約州阿蒙克的總部。他們展示 NeXT,讓 IBM工程師眼睛為之一亮。NeXT 的物件導向作業系統 NeXTSTEP更讓他們大為折服。IBM 工作站發展部門的總經理海勒(Andrew Heller)說:「NeXTSTEP 可解決很多繁瑣的程式設計過程,加快軟體發展過程。」海勒對賈伯斯印象極佳,甚至將自己的兒子取名為史帝夫。
    ──受伤的总是IBM,哈哈哈,果然软件工程师才是识货的

  • 賈伯斯希望此事能夠保密,等到1988年10月 NexT 新機發表會之後,再讓蓋兹知道。但IBM堅持要馬上告知微軟。蓋茲聞訊後,非常火大,他有烏雲罩頂之感,IBM已經變心, 以後不會那麼依賴微軟作業系統了。蓋茲對IBM主管大聲咆哮:「NeXTSTEP 跟任何電腦都不相容!」
    起先,賈伯斯似乎真成了蓋茲最可怕的噩夢。其他使用微軟作業系統的電機製造大廠,紛紛來探消息,連康柏和戴爾都來探詢授權 NeXTSTEP 作業系統和製造 NeXT 相容電腦的可能性。他們表示,如果 NeXT 願意退出硬體市場,他們願意付更多的錢取得 NeXTSTEP 的授權。
    ──这就是为啥Windows至今如此烂的原因,历史没有如果,但还是假设下,如果当时乔布斯接受了更多的授权,可能现在无论是PC还是服务端,都会是Linux的天下

  • 沒有一個細節可以忽略。賈伯斯親自審閱邀請名單,當然還有午餐菜單(礦泉水、可頌麵包、奶油起司和芽菜)。為了舞台聲光效果,他花了6萬美元和一家影像藝術公司合作,甚至請後現代劇場的製作人寇茨(George Coates)策劃演出。賈伯斯和寇茨決定舞台走極簡風,上面空蕩蕩的,中央有一張桌子,上面擺著蓋了黑布的電腦和一束插在瓶子裡的花。由於硬體和作業系統尚未完全準備就緒,公司的人都勸賈伯斯以模擬方式來介紹就好。但他悍然拒絕。他知道這種模式就像高空走鋼索,而下面完全沒有護網。

  • 那天出席人次超過三千人,開場前兩小時,大家已在音樂廳外排隊等候。至少這場戲很精采,沒讓他們失望。賈伯斯在台上站了三個小時。《紐約時報》記者波雷克(Andrew Pollack) 認為:「這場產品發表會與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經典音樂劇相比,毫不遜色,具備令人震懾的舞台演出和特效。」《芝加哥論壇報》的史密斯則說:「這次的發表會,猶如電腦產業的第二次梵蒂岡會議。」

  • 賈伯斯光是一句開場白,就得到全場喝采:「回來的感覺,真好。」他先描繪個人電腦架構演進的歷史,然後保證在場的人將可親眼目睹「每十年才會發生一次或兩次的事件——由於全新架構的出現,為電腦產業帶來革命。」他說,他花了三年時間,走遍全美各大學,終於打造出高等教育機構需要的軟、硬體。「我們了解,他們需要的是可供個人使用的主機。」
    ──Steve Jobs Unveils the NeXT Computer - October 12, 198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2NNyd3m79I

  • 他還是愛用驚嘆語和最高級形容詞。他說,NexT是「不可思議」的產品,是「我們能想像的最好的東西。」他甚至讚美從外面看不到的零件。他用指頭撐起方形電路板,熱切的說:「我希望你們有機會可以看看這部電腦的內部。這是我一生看過最漂亮的印刷電路板。」接下來,他讓電腦發聲,朗誦金恩博士的演講「我有一個夢」,和甘迺迪總統的就職演說「不要問國家為你們做些什麼」。他說,這部電腦可傳送附上聲音檔案的電子郵件, 接著他靠在電腦的麥克風前面,錄下自己的聲音:「嗨,我是史帝夫,在這歷史性的一天,傳送一則訊息。」他請在場觀眾鼓掌, 把掌聲也一併錄進去。
    ──非常振奋人心,很开心自己有机会,听过这次演讲

  • 接下來,他展示的是 NeXT 的創新特色 ——牛津版《莎士比亞全集》等電子書都在電腦裡頭了。他說:「自古騰堡以來,印刷術一直沒有什麼進展,直到 NeXT 出現,我們才擁有第一套真正的電子書。」

  • 在掌聲過後,他利用引用語辭典來影射自己的現實扭曲力場。他引用的是卡洛爾(Lewis Carroll)的 《愛麗絲鏡中奇遇》。愛麗絲嘆道,不管她怎麼努力,都無法相信不可能的事物。白皇后反駁:「怎麼會呢?有時我在早餐前,就可以相信六件不可能的事。」全場哄然!坐在前幾排的,笑得特別開心。

  • 還好發表會的結尾重現高潮。賈伯斯請舊金山交響樂團的一位小提琴家走上舞台,和 NeXT 電腦以二重奏的方式,演出巴哈的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演奏完畢,瘋狂的掌聲響起,似乎每一個人都忘了 NeXT 的價格和延期上市的事。後來有一個記者問道,NeXT 為何還要等這麼久才能上市,賈伯斯答道:「怎麼會久?這部電腦可說比現在的電腦技術超前五年!」
    ──哈哈,确实超前5年

  • 《財星》開編輯會議時,大夥兒都對賈伯斯願意接受他們獨家專訪一事,興奮不已。但傅雷克淡淡的說,賈伯斯也答應給《新聞週刊》獨家,而且出刊時間會比《財星》早個幾天。最後, 《財星》打退堂鼓,賈伯斯只出現在兩家雜誌的封面上。
    《新聞週刊》給了賈伯斯「晶片先生」的頭銜,封面上的他靠在一部美麗的 NexT 電腦上,雜誌還報導「這是近年來令人最興奮的一部機器」。《商業週刊》封面上的賈伯斯則穿深色西裝,帶著天使般的微笑,兩手指尖相觸,看起來就像牧師或教授。然而哈芙納也在她的「獨家報導」批評賈伯斯的操縱手法, 她寫道:「NexT 精心安排了多次媒體專訪。這個策略固然能達到宣傳的目的,但也要付出代價。這種操縱手法可說是為了一已之利而不擇手段。賈伯斯當時在蘋果因此身受重傷,但他沒有得到教訓。他總是什麼都想一手掌控。」

  • 在NeXT 產品發表會後,蓋茲還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他的手下,嘲諷賈伯斯的現實扭曲力場。蓋兹說:「有人已完全脫離現實了。」多年後,蓋茲回想起這件事,仍然得意的說,那大概是他這一生寫得最好的一封信。
    ──确实,乔布斯在NeXT硬体上还是搞砸了,高校负责人之前透露的可以接受的价格是2000-3000美金

  • 1989 年中,NexT 電腦終於上市。預估工廠每月可生產1萬台,但實際銷售量一個月只有400台。NeXT 工廠裡那些色彩豔麗的機器人,大部分時間都無事可做。公司現金就像大出血,不斷流失。
    ──但这里的失败,造就了后来苹果的成功,非常了不起

19 皮克斯 當科技碰上藝術

  • 賈伯斯後來說:「我想買下這個工作室,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電腦繪圖。我見到盧卡斯電腦工作室的人,就知道他們在結合藝術和科技的表現,已超前所有的人,而這個領域一直是我很感興趣的。」賈伯斯知道,再過幾年,電腦處理能力會強大一百倍以上,在動畫和3D 電腦繪圖都會有重大進展。他說:「盧卡斯團隊所處理的問題,需要強大電腦處理能力,因此我知道歷史會站在他們那一方。我很看好這個發展方向。

  • 賈伯斯只和盧卡斯見過一面。盧卡斯警告他,這個工作室的人在乎的是製作動畫電影,而非製造電腦。盧卡斯對賈伯斯說:「這些人的心都在動畫上。」虚卡斯後來回憶:「我真的警告過他,讓他知道卡特慕爾和拉塞特想做什麼。我想他會買下公司,正因他也想朝動畫發展。」
    ──果然只有英雄才能懂英雄

  • 賈伯斯一直很欣賞軟硬體整合的優點,皮克斯的高階圖像電腦及其渲染軟體,就是很好的例子。其實,皮克斯還有第三個元素,也就是很酷的內容,例如動畫和繪圖。賈伯斯結合藝術創意和先進技術,就能增強這三個元素,也就是硬體、軟體和內容。 賈伯斯後來說:「矽谷人並不尊重好萊塢的創意類型,而好萊塢則認為,如果有電腦技術的需要,花錢請矽谷人做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跟他們見面。只有皮克斯對技術與藝術這兩種文化,都很尊重。」

  • 至於軟體方面,皮克斯有一種稱為雷耶斯(Reyes, Renders Everything You Ever Saw)的圖像渲染程式,可用於3D 繪圖和影像處理。賈伯斯當上董事長之後,皮克斯創造了稱為 RenderMan 的新語言和介面,希望它能成為 3D 繪圖渲染的標準,就像 Adobe 的文件描述技術 PostScript 成為雷射印刷的標準。

  • 賈伯斯入主皮克斯之後,因為他與拉塞特都熱愛繪圖設計, 兩人一拍即合。拉塞特說:「我是皮克斯工作室裡唯一的藝術家,賈伯斯很喜歡藝術設計,因此我們相當投綠。」拉塞特愛穿夏威夷花襯衫,喜歡人群,活潑討喜。他愛吃起司漢堡,辦公室擺滿了懷舊玩具。可是賈伯斯吃素,身材乾瘦,性格挑剔,喜歡極簡風格。不過這兩人卻很合得來。在賈伯斯心目中,天底下只有兩種人,不是天才就是蠢材,拉塞特屬於藝術家,當然是他敬佩的天才。賈伯斯的確對他另眼相待,非常欣賞他的才華。拉塞特也很慶幸碰到賈伯斯這樣的貴人,因為這位貴人不但懂得欣賞藝術,也知道如何把科技和商業結合在一起:

  • 那時,禮堂外大排長龍,大家都等著進去觀看影片。賈伯斯不想等那麼久,直接找主辦單位,讓他得以帶皮克斯的人率先進場。「頑皮跳跳燈」放映完畢之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叫好,而且榮獲最佳影片。賈伯斯說:「哇!太桻了!我知道動畫的魔力了!」他後來解釋:「只有我們的作品有藝術內涵,而不是只有科技。皮克斯要像麥金塔,成為科技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 在電腦界,史密思算是很特別的人物,因為他創立了兩家公司,一家賣給賈伯斯,另一家則賣給蓋兹。

  • 賈伯斯說他願意出錢。他說:「我相信拉塞特所做的事。那是藝術,是他在意的東西,而我也在意。他要做什麼,我總是贊同。」拉塞特的獨腳戲唱完後,賈伯斯特別對他說:「我只有一個要求:請做出偉大的作品。」
    ──请做出伟大的作品

  • 「小錫兵」後來赢得1988 年奥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完全以電腦製作動畫的短片能拿下小金人。賈伯斯帶拉塞特和他的團隊到舊金山一家高級素食餐廳慶祝。拉塞特舉起桌子中央的小金人,向賈伯斯致謝,說道:「你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我們做出偉大的電影。」

  • 這段時間,迪士尼的新團隊——執行長艾斯納和電影部門的卡森伯格,想邀請拉塞特回迪士尼。他們很喜歡「小錫兵」,認為故事還可以進一步發展,對玩具像人一樣有七情六欲這方面, 再多著墨。但是拉塞特為了感謝質伯斯的知遇之恩,謝絕迪士尼的挖角,他認為只有皮克斯,可以讓他開創電腦動畫的新世界。拉塞特告訴卡特慕爾:「我去迪士尼,可以當導演,但我留在皮克斯,可以創造歷史。」

  • 迪士尼見無法說動拉塞特,只好跟皮克斯談合作計畫。卡森伯格說:「拉塞特短片述說的故事非常吸引人,電腦動畫技術更是爐火純青。我想把拉塞特找回來,但他對賈伯斯和皮克斯忠心耿耿。有句話說,要是打不赢,就合作吧。於是我們決定和皮克斯合作,請他們幫我們製作,以玩具為主題的動畫電影。」
    ──做出伟大的作品,自然会产生价值、赚到钱

  • 賈伯斯如今挹注在皮克斯的資金,已將近 5,000 萬美元,他離開蘋果時的資產已耗掉一半以上,更何況 NeXT 還在燒錢。賈伯斯不得不露出殘酷的一面:他可以在1991 年增資,讓公司纖續營運,但皮克斯所有員工必須放棄認股權。然而,賈伯斯也有注漫的一面,他深信藝術與科技結合,必能創造出偉大的成品。只是他以為,一般消費者會喜歡用皮克斯給圖軟體做出 3D圖像,結果證明他看錯了。但賈伯斯的另一個銳利直覺,卻很快抓到新趨勢:偉大藝術和數位科技結合,將使動畫電影脫胎換骨,這也是 1937年迪土尼製作「白雪公主」以來最大的突破,
    ──有时还是值得多问问自己,是否愿意为了创作伟大的作品,掏出自己一半身家-5000W美金,来支持

  • 回首過去,賈伯斯說,要是他當初能看出這樣的趨勢,就會早一點聚焦動畫部門,不必為皮克斯的軟硬體傷神。但從另一角度來看,要是他早知道皮克斯的軟硬體不會賺錢,也就不會砸下巨資挹注皮克斯了。他說:「冥冥中,我好像給率著鼻子,走上這條路。或許,這樣更好。」

20 凡夫俗子 愛,不可說

  • 賈伯斯大學時期的朋友伊莉莎白認為,他和瓊拜雅會在一起,除了瓊拜雅美麗、有才情、有幽默感,另一個原因就是她曾是巴布狄倫的情人。伊莉莎白後來說:「賈伯斯崇拜狄倫,因此他覺得這樣的連結很妙。」瓊拜雅和狄倫在1960 年代初期相戀,後來以朋友的身分一起巡迴演唱,包括1975 年的「Rolling Thunder Revue」。(這些演唱會側錄帶,都在賈伯斯的珍藏之中。)
    ──神奇

  • 有一天,賈伯斯突然帶瓊拜雅到辦公室,展示麥金塔原型機給她看。麥金塔團隊的每一個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賈伯斯向來不遺餘力保守秘密,怎麼會讓一個外人看麥金塔?可她不是一般人, 民謠天后大駕光臨,讓麥金塔團隊目瞪口呆。賈伯斯送嘉布里爾一部蘋果二號,後來又送瓊拜雅一部麥金塔。賈伯斯常去瓊拜雅的家,展示他喜歡的幾個特殊功能給她和她兒子看。她說:「他人很好,又有耐心,但他具備的電腦知識太豐富,而我又一竅不通,為了教我怎麼使用,他著實花了好多腦筋。」

  • 瓊拜雅問我:「你不覺得,如果有個人像那樣說了一整晚,他就應該會買給你嗎?」她似乎真的大惑不解,說道:「這就是那個紅洋裝之謎。我一直覺得這事有點奇怪。」他送她電腦,但不送她洋裝,他送她花的時候,還附帶強調那些花是公司辦活動之後留下來的。她說:「他似乎是很浪漫的人,可又不想做出浪漫舉動。」
    ──我也觉得他跟谜一样

  • 賈伯斯研發 NeXT 電腦的時候,曾到瓊拜雅在伍得塞德的家,讓她看看這部電腦處理音樂的能力。她回憶說:「他用電腦播放布拉姆斯的四重奏,告訴我有一天電腦播放出來的音樂,聽起來將會比現場演奏還棒,還說電腦掌握節拍與樂曲風格會更為精準。」她聽了覺得很倒胃口。「他愈講愈興奮,我則氣得發抖,心想:你怎麼能這樣褻瀆音樂?」

  • 賈伯斯曾對柯爾曼和霍夫曼這兩位女同事,提到他和瓊拜雅的關係,他擔心若要娶瓊拜雅,她兒子都大了,可能不會想再生了。霍夫曼說:「有時,賈伯斯會說,她只是個『異議』歌手, 不像狄倫是真正的『政治』歌手,透過歌曲進行政治抗議與社會評論。但她不是弱女子,不是質伯斯可以掌控的女人。他還說, 他想要結婚生子,如果跟瓊拜雅在一起,恐怕不能擁有他想要的婚姻生活。」
    因此,大約三年後,兩人由情人變成朋友。賈伯斯說:「我以為我愛她,其實我只是很喜歡她。我們注定無法結合。我想要小孩,但她不想再懷孕了。」

  • 其實不然。在接到賈伯斯的電話之後,醫師寫了一封信,放入信封裡封起來。信封上寫著:「在我死後,把這封信寄給史帝夫.賈伯斯。」不久,這位醫師離開人世,他的遗孀把信寄給賈伯斯。醫師在信中解釋,他的生母是威斯康辛人,名叫我安.許爾博,是個未婚懷孕的女研究生

  • 賈伯斯不敢譏他的養交母知道,他在追查他生母的下落,賈伯斯很少會這麼貼心,這顯示他深愛養父母,不願讓他們傷心。所以一直到1986年初,克蕾拉過世後,他才與生母連絡。他說:「我擔心他們誤以為我沒把他們當父母看,其實他們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交母。我很愛他們,因此不敢告訴他們我在找尋生母的事。如果有記者挖掘出我的身世,我甚至請他們幫我保守秘密。」克蕾拉去世後,質伯斯讓保羅知道他已找到他的生母。保羅很坦然,還說如果他要與生母連絡,也沒關係。

  • 賈伯斯與他的生母和妹妹,相約在聖瑞吉斯飯店大廳見面。夢娜發現她的哥哥果然是蘋果的創辦人。她說:「他很坦率、可愛,是個平凡可親的人。」他們坐在大廳聊了幾分鐘,之後賈伯斯就帶他妹妹出去散步。賈伯斯沒想到這個妹妹有很多地方跟他相像:兩人都對藝術專注、對環境有敏銳的觀察力、性情敏感而且意志堅強。在前往餐廳的路上,他們都注意到相同的建築細節或有趣的東西,之後談得興高采烈。賈伯斯後來興奮的告訴蘋果的人:「我有個作家妹妹!」

  • 這對兄妹很少發生爭執,比較嚴重的一次是針對夢娜的衣著。她不重視打扮,就像一個窮作家,賈伯斯常批評她的穿著不但沒有品味,簡直「難以入目」。有一回調侃得過火,萝娜忍不住寫信反擊。「我是個年輕小說家,我愛怎麼過日子,沒人管得著。再說,我又不想當模特兒。」

  • 他沒回信。不久,夢娜收到三宅一生專賣店寄來的一個大盒子。三宅一生利用科技生產特別的針織布料,風格獨特,一直是賈伯斯最欣賞的設計師。夢娜說:「他親自去幫我買衣服。他眼光很好,挑選的式樣、顏色都沒有話說,而且正是我的尺寸。」 他特別喜歡一套褲裝,一次買了一模一樣的三套給她。
    ──给妹妹买,不给女朋友买,乔布斯是懂亲疏有别的

  • 接著,更令人震驚的真相逐步曝光。江達里提到他以前經營過的餐廳。他說,有幾家甚至比沙加緬度這家餐廳還高級。他眉飛色舞的談到當年的榮景。他說,真希望夢娜能看到他在聖荷西北邊經營的一家地中海料理餐廳。他說:「那地方真的很棒。很多矽谷的風雲人物都常去那裡用餐,包括史帝夫.賈伯斯。」夢娜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他又說:「噢,是的,他是我們的常客。他人很好,小費給得很大方。」夢娜好不容易才忍住這句:賈伯斯就是你兒子!
    ──好神奇

  • 夢娜證實賈伯斯就是他兒子,而且老實告訴他,賈伯斯不想和他見面。江達里似乎很認命。夢娜說:「我交親對人體貼,很會說故事,也很逆來順受,他從此不再提這件事,也不曾連絡史帝夫。」

  • 我問他,歐巴馬政府是否應該對埃及、利比亞和敘利亞多加干預。他只說:「我想,根本沒有人知道我們應該在中東做些什麼。你積極干預會挨罵,袖手旁觀也照樣挨罵。
    ──他说的没有毛病

  • 儘管麗莎還小,她已經知道,賈伯斯的素食習慣反映出一種人生哲學,希望透過禁欲和簡樸的生活,提升性麵的層次。麗莎說:「他相信,旱地也能豐收,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得到快樂。他知道大多數人都不了解的公式:物極必反。」

  • 賈伯斯第一次帶麗莎去霍夫曼的家,敲敲門介紹說:「她是麗莎。」霍夫曼立刻知道她是誰。霍夫曼說:「我一看便知她是他的女兒。那下巴就是賈氏正字標記,除了她,沒有人有那樣的下巴。」霍夫曼透露,她自己的父母在她兒時離異,直到十歲之後,她才知道父親的模樣,因此她鼓勵賈伯斯盡可能對女兒好一點。賈伯斯後來很感謝霍夫曼給他這樣的建議。

  • 2010年的秋天,我和質伯斯一起翻看老照片,有一張是他去看麗莎的時候拍的,那時她還只是個小女孩。他說:「那時,我大概很少去看她。」由於他們已一整年沒說話了,我問質伯斯, 他要不要打個電話給她或是寫封電郵給她。他用空洞的眼神看著我,不發一語,過了半响,又繼續看其他舊照。

  • 他和伊綆也經常熱線不斷,每晚講好幾小時電話,他們起爭執的一個話題是他的信念。賈伯斯說,他是學禪的人,因此必須避免被世間的物質牽絆。他告訴伊綆,想買東西的欲望是不健康的,要去除執著、脫離物欲,才能達到開悟的境界。他還寄給她一卷他的禪學老師乙川弘文的錄音帶,內容是講述物欲帶來的問題。伊綆不以為然的說,那他製造讓消費者垂涎的電腦等產品, 不正是助長物欲,有違那種哲學?伊綆說:「這種二分法讓他很生氣,我們為此經常激辯。」
    ──有趣,哈哈

  • 賈伯斯對伊綆說,他有預感自己無法活很久,因此急著想把一些事情完成。伊綆說:「他老是有一種急迫感,擔心不趕快把想做的事完成,就來不及了。」1984年秋,伊綆對他言明,她還年輕,不想那麼早結婚,兩人的感情於是漸漸變淡。
    ──乔布斯是如何得出的预感,好神奇......

  • 但這對戀人吵起架來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在電影院裡吵, 家裡有客人的時候也曾大吵特吵。不過,賈伯斯經常讚嘆她純真自然,也灌輸她各種靈性特質。談到賈伯斯為何迷戀超凡出麈的瑞思,務寶的霍夫曼指出:「在賈伯斯眼中,脆弱和神經質都會變成靈性上的優點。」
    ──果然,队友已看穿一切

  • 賣伯斯在1985年被趕出蘋果之後,瑞思陪她一起去歐洲進行療傷之旅。某天晚上,他們站在塞納河的一座橋上,聊起一個浪漫而非認真的想法:或許他們該在法國住下來,永遠不回美國也沒關係。瑞思很想這樣,但賈伯斯不肯,他雖然受挫,但仍野心勃勃。賈伯斯告訴瑞思:「你可以從我的行動,看出我是什麼樣的人。」到頭來,兩人黯然分手,但還是像知己一樣互相關心。

  • 她偶爾跟賈伯斯吵架,就回帕羅奥圖住自己的公寓。有一次他們吵得特別厲害,瑞思於是在通往臥室的走廊牆上寫著:「不理不睬也是一種虐待。」賈伯斯雖然讓她著迷,但她也很疑惑,為何他對自己如此漠不關心。她後來曾說,和一個自我中心的人相戀,是極度痛苦的事。她覺得愛上一個無法關心別人的人,就像被打入第十八層地獄,並希望這樣的悲劇別落在任何人身上。

  • 他們對審美品味也有不同的看法。瑞思認為所謂的審美品味是個人的事,但就賈伯斯所見,在這世上有一種理想的、絕對的美,是所有的人應該學習的。她說他被包浩斯運動影響太深,她回憶:「史帝夫認為我們該教導大眾什麼是美學,教他們如何審美。我則不以為然,我認為我們該用心聆聽自己或別人,讓最本然、最真實的感受,從自己的心中浮現。」

  • 他們分手後,瑞思協助創立加州精神病患慈善組織「敞開心靈」(OpenMind)。她從一本精神醫療衛教手冊,看到關於「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介紹,認為賈伯斯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她說:「我們經歷的問題,完全符合手冊上的描述。我這才明白, 要史帝夫對别人好一點,或是別那麼自我中心,有如希望盲人重見光明。他會對他的女兒麗莎那樣,正因他有那樣的人格障礙。我想,關鍵就在同理心。他是一個無法將心比心的人。」

  • 有一天下午,賈伯斯坐在家中客廳,想起瑞思,不禁淚如泉湧。他說:「她是我所見過最單純的人。她充滿靈性,我們曾經擁有的愛也充滿靈性。」他說,他一直覺得遺憾,無法和瑞思相愛到白頭。他知道瑞思也一樣惋惜,但他們倆都同意,這是命中注定。

  • 賈伯斯來到之後,就坐在蘿琳的旁邊。他說:「我發現我右手邊有個非常美麗的女孩,我利用等候主持人介紹我上台的空檔,跟她聊了一下。」蘿琳開玩笑說,她參加抽獎活動,結果中獎了,獎項是「和賈伯斯共進晚餐」,才會坐在這個位子上。她說:「他真的很有魅力。」

  • 演講完畢之後,賈伯斯在講台附近停留了一下,和學生聊天。他看到蘿琳離開,然後回來,在人群邊站了一會兒,又走了。他衝出去找她。雖然商學院院長想找他說話,他還是急忙往外邊跑。最後,他終於在停車場追上她了。他說:「等一下,你不是抽到與我共進晚餐的獎項,我該請你吃飯吧?」她呵呵笑開了。他問:「星期六如何?」蘿琳點點頭,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給他。
    接下來,賈伯斯準備開車前往伍得塞德上方的聖塔克魯茲山,NexT 教育銷售小組要在山上的湯瑪斯佛嘉堤酒莊共進晚餐。 但他突然停下腳步、回頭。「我想,與其和教育銷售小組吃飯, 不如跟她,於是我跑回她停車的地方,說我們今晚就共進晚餐, 如何?」她說,好啊。

  • 但何茲菲德和其他某些人認為,這一切都是蘿琳計劃好的。 他說:「蘿琳人很好,但她也相當工於心計。我想,她從一開始就鎖定賈伯斯了。她的大學室友告訴我,蘿琳蒐集了好幾本賈伯斯當封面人物的雜誌,發誓說有朝一日一定要認識他。如果真是這樣,被操縱的人就是賈伯斯了。真是諷刺。」但後來蘿琳堅決否認這回事。她說,她會去聽賈伯斯的演講,都是朋友拉她去的,一開始她還搞不清楚來講演的是什麼人。「我雖然知道那天的演講者是賈伯斯,浮現在我腦海裡的卻是蓋茲的臉。我常把他們兩個搞混了。那時是1989年,他在NeXT 工作,對我而言,還不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因此我不是那麼熱中,但我的朋友很崇拜他,我們就一起去了。」

  • 賈伯斯後來說:「我這一生真正愛過的只有兩個女人,一個是瑞思,另一個就是蘿琳。我以為我愛瓊拜雅,但我只是喜歡她而已。我愛的女人只有瑞思,在她之後則是蘿琳。」

  • 第二天早上九點,有人敲門。凱瑟琳前去開門,發現賈伯斯來了。他站在細雨中,手裡拿著在路邊摘的野花。他說:「我可以進去看看蘿琳嗎?」蘿琳還在睡覺,他便走進臥室,關上房門。凱瑟琳在客廳等了兩個小時,不能進房間換下睡衣,最後只好披上一件外套,去皮特咖啡館吃點東西。賈伯斯直到中午過後,才從房間出來。他說:「凱瑟琳,你能過來一下嗎?」於是,三人都在臥室。他說:「如你所知,蘿琳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她母親又不在這裡,而你是她最好的朋友。我想問你一個問題:我想跟蘿琳結婚。你願意祝福我們嗎?」
    凱瑟琳爬到床上,坐在蘿琳身邊想了一下,問她:「你覺得可以嗎?」蘿琳點點頭。凱瑟琳宣布:「這就是答案囉。
    ──哇塞,真不错

  • 蘿琳有時會跟賈伯斯在伍得塞德的大房子過夜。早上,他會把音響開得很大聲,播放年輕善良食人族樂團演唱的〈她讓我瘋狂〉,用這首輕快的情歌把她喚醒。然而,有時候,他好像把她當空氣一樣。凱瑟琳說:「史帝夫是個忽冷忽熱、反覆無常的人。他對你熱情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像宇宙的中心,但他專注在他的工作時,則會變得很冷漠。他的注意力就像雷射光一樣, 你被這道光束照到的時候,會覺得無比明亮,但這道光束離開之後,你就好像身在一個很黑很黑的角落。因此,蘿琳常常不知如何是好。」

  • 那年12月,他帶蘿琳來這裡度假,玩得特別開心,他們的愛情也更穩固了。在耶誕夜,他用正式的口吻說他要娶她。不久, 蘿琳懷孕了,婚事更是不能再拖。賈伯斯後來笑著說:「我們百分之百確定,這個新生命是在夏威夷受孕的。」

  • 還好他最後選對人了。瑞思告訴朋友,就算她回到賈伯斯身邊,恐怕也沒什麼好結果,即使結婚,最後還是會分手。儘管賈伯斯對他和瑞思的靈性之愛念念不忘,但他與蘿琳的關係還是穩固得多。他喜歡蘿琳,也愛她、尊重她,跟她一起覺得很自在。雖然蘿琳沒有瑞思那種空靈的美,卻是安定他人生的錨。
    他跟不少女人交往過,從克莉絲安開始,幾乎每一個都是情感脆弱的女人,但蘿琳不同。霍夫曼說:「他能和蘿琳結為連理,可說是三生有幸。蘿琳是個聰明、理智的女人,而且能承受他的成敗起伏和狂暴的性格。」何茲菲德心有同感:「蘿琳不是神經質的女人,史帝夫可能覺得她不像瑞思那麼神秘。這種想法實在很螽。蘿琳的長相與瑞思神似,但她的個性強悍,和瑞思的織弱恰恰相反。這就是這段婚姻能夠維繫下去的關鍵。」
    ──羡慕羡慕!

  • 從選喜帖開始,賈伯斯就給蘿琳碰了個大釘子。喜帖設計師拿了很多樣本到伍得塞德,給這對準新人挑選。伍得塞德的房子沒有椅子可坐,蘿琳於是和設計師坐在地上討論。賈伯斯看了一下,就起身離開房間。她們等了很久,但他一直沒過來。之後, 蘿琳才在賈伯斯的房間找到他。他說:「叫她滾蛋。她設計的東西簡直是垃圾,我根本看不下去。」

  • 婚禮蛋糕也做成優勝美地半圓頂山的形狀,然而這是純素蛋糕,沒有蛋、牛奶或任何加工食材,很多賓客都覺得難以入口。典禮結束,大夥就在附近散步。蘿琳的三兄弟都是彪形大漢,三人開始打雪仗,玩得很瘋。賈伯斯對夢娜說:「蘿琳家的人都是運動健將,我們則是愛好山林那一派的。」

  • 然而那一帶還是住了不少名人,像是獨具慧眼的創投家杜爾 (John Doerr)、Google 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Facebook 創辦人札克伯格(Mark Zuckerbeg)。此外,賈伯斯在蘋果的老戰友何茲菲德和霍夫曼,也住在這裡。賈伯斯後來說:「這裡很適合家居生活,我們的孩子走路就可以到朋友家,因此我們決定住在這裡。」

  • 賈伯斯非常佩服房屋設計師瓊斯利用老材料的巧思,包括磚頭和電話線桿的木頭,打造出既簡單又穩固的結構。廚房的樑木本來是舊金山大橋混凝土基座模板的材料,那座大橋和他們住的房子差不多是同時興建的。賈伯斯指出房子的細節,解釋說:「瓊斯是很謹慎的工匠,而且是無師自通。他注重的是創造力的表現,而不是賺錢,因此不曾變成有錢人。他一生沒離開過加州,而他的點子都是透過閱讀來的,像是讀圖書館裡的書和 《建築文摘》。」

  • 至於質伯斯在伍得塞德的那棟房子,長久以來只有幾樣簡單的家具,包括臥房裡的一個抽屜櫃和一張床墊,充當飯廳的房間則有一張牌桌和幾張折叠椅。由於賈伯斯堅持,他生活周遭的物品必須是他能欣賞的東西,但是很少家具是他看得上眼的,最後房子就變得空空如也。但他現在和太太住在一般住宅區,不久孩子即將呱呱墜地,他不得不妥協。
    ──论单身的好处

  • 他們好不容易才買到床組、櫃子和音響,沙發則一直找不到中意的。蘿琳說:「有關家具的理論,我們足足討論了八年。我們不斷自問:沙發的目的是什麼?」購買家電一樣需要哲學思索,不能只是因為想買就買了。多年後,賈伯斯接受《連線》 (Wired) 雜誌訪問時,曾提到他的「洗衣機理論」:
    美國人製造的洗衣機和烘衣機根本設計錯誤。歐洲人設計的洗衣機比較好,但洗衣消耗的時間是美國洗衣機的兩倍!儘管如此,和美國洗衣機相比,可省下四分之三的水,殘留的洗劑也比較少。更重要的是,歐洲品牌的洗衣機不會把你的衣服洗成破布。他們的洗衣機,既省水,也不用倒那麼多的洗衣粉,而且洗得更乾淨、衣服也變得更柔軟,只是非常耗時。
    我和我太太常討論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家電,以及該如何取捨。我們也談到設計和家庭價值。我們最在意的是洗衣要多花一倍時間嗎?或者我們希望衣服洗完變得柔軟而且能穿得更久?我們在意洗衣機省水嗎?有兩個星期,我們每天吃晚餐的時候都在討論這些問題。
    最後他們買了德國 Miele 牌洗衣機和烘衣機。賈伯斯說:「他們的產品,遠比任何高科技的東西讓我驚豔。

  • 你知道史帝夫如何讓伍得塞德市政府允許他拆掉那棟老房子?那棟房子是有歷史價值的古蹟,伍得塞德有很多人都希望將它保留下來,但史帝夫就是想拆掉,重建一個擁有果園的家。史帝夫放任這房子年久失修,荒燕髒亂,最後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他的策略就是擺爛,撇手不管。所以,就靠著他什麼都不管,甚至多年來打開窗戶讓風雨進來,這間房子終於搖搖欲墜了。很聰明,不是嗎?現在,他如願以償,可以照他的計畫重建了。
    他也是用同樣的手段來對付我。在麗莎十三、十四歲的時候,要她離開我,跟他一起住,於是我變得毫無價值,我的幸福也毀了。他就這樣接二連三的打擊我,也為麗莎帶來更多的問題。雖然這麼做很卑鄙,但他得到了他想要的。
    ──感觉有点神经质的

  • 賈伯斯和女兒比較有距離,和兒子里德則很親。但不管再怎麼親,他要是忙起來,總是六親不認。蘿琳說:「他對工作非常專注,陪女兒的時間不多。」有一次,賈伯斯對蘿琳說,瞧,我們的孩子真棒,「尤其是,我們並不是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 蘿琳聽了又好氣又好笑:質伯斯忘了,自從里德雨歲大,她決定多生幾個孩子,就完全放棄了自己的職涯,待在家裡陪伴孩子。

  • 1995年,賈伯斯四十歲生日那天,甲骨文執行長艾利森楶他辦了生日派對,邀請科技界的巨星和大亨共聚一堂。那時,艾利森是賈伯斯最要好的朋友,常請他們一家坐上他的豪華遊艇出遊。里德開始以「我們的有錢伯伯」來形容艾利森,可見他父親多低調,從不炫耀財富。
    ──你老爸有钱多了,哈哈

  • 賈伯斯年輕時從禪修學到的一課就是:物欲不但無法豐富人生,而且會使人生變得亂七八糟。賈伯斯說:「我認識的每一個執行長,都雇用了一堆保全人員,甚至住家也少不了保鑣。真是瘋狂。我和我太太想通了:我們不希望如此教育子女。」

21 玩具總動員 巴斯光年與胡迪前來相救

  • 同樣滿腔熱情的兩個人,一協商起來,就耗費了兩個月。 卡森伯格堅持迪士尼必須擁有皮克斯製作3D 動畫的專利技術, 賈伯斯不同意,並成功旅得這回合的勝利。賈伯斯同樣有他的要求:皮克斯須持有影片與其中角色的部分所有權,並且共享發行影帶與續集的權益。這回卡森伯格說:「如果你要這個,那我們不必再談,你現在就可以走了。」賈伯斯沒有離開,決定讓步。
    拉塞特目不轉睛的看著這兩位精明強悍又神經緊繃的老闆, 不斷閃避對方攻擊、隨時見縫插針。他回憶道:「觀看他們交手,我目瞪口呆。就像看了一場劍術高手的對決。」不過卡森伯格是拿著軍刀上場,賈伯斯手中則只有一把鈍劍。當時皮克斯已瀕臨破產,遠比迪土尼更需要這次的合作案。此外,迪士尼的財力足以支應全案所需資金,皮克斯則否。

  • 拉塞特提出的點子,名為「玩具總動員」,發想來源出自他和賈伯斯的共同理念:產品都有其存在意義,亦即產品被製造出來的目的。這些物品若有感覺,必然具備了表現本質的渴望。 例如,杯子存在的意義是盛水,杯子若有感覺,必定在盛滿水時感到愉悅,滴水不剩時傷心難過。電腦螢幕存在的意義是與人互動,單輪腳踏車存在的意義是在馬戲團供人騎乘,而玩具製造出來的目的就是給孩子玩,玩具最深切的恐懼就是被丢棄,或是讓新玩具給取代。
    ──产品存在必有其意义

  • 卡森伯格最主要的意見,是希望兩位主角的個性更鮮明。這或許是一部名為「玩具總動員」的動畫電影,但不應只以兒童為對象。「起初既沒有戲劇性、沒有故事性,也沒有衝突感,」卡森伯格回顧當時的狀況表示:「劇情根本沒有生命力。」他推薦拉塞特參考幾部經典的共同歷經生死的情義電影,例如「逃獄驚魂」 或「48 小時」,都是兩位性情各異的主角給兜在一塊冒險犯難。

  • 賈伯斯在當中的角色是執行製片(另一位是卡特慕爾),但並未干預創作過程。他是如此的在乎設計與品味,卻如此克制個性中的控制欲,顯示他多麼尊重拉塞特與皮克斯的藝術工作者, 但也表示拉塞特與卡特慕爾很懂得如何箝制他

  • 卡森伯格相當讚賞質伯斯控制預算的能力,他說:「在預算作業初期,史帝夫就對成本有很清楚的概念,也很努力提高成本效益。」但迪士尼當初承諾的1,700 萬美元製作費用,顯然不足,又因為卡森伯格逼皮克斯團隊把胡迪描繪得太暴躁,造成他們必須大幅修改,因此為了讓影片達到理想目標,賈伯斯要求迪士尼追加經費。卡森伯格提醒他:「請注意,我們之間是有協議的。我們給你管控權,你也同意用我們的資金做完影片。」

  • 後來的一次經驗,讓賈伯斯更加相信,投資皮克斯終將獲得報酬。1995年1月,他應邀到曼哈頓中央公園的帳篷,參加迪士尼動畫影片「風中奇緣」的媒體試映會,迪士尼執行長艾斯納宣布「風中奇綠」的首映,將會在中央公園大草坪上,架起二十五公尺高的螢幕,供十萬人欣賞。賈伯斯是深諳新品發表之道的大師級人物,卻也對這樣的首映計畫感到大開眼界。巴斯光年的名言:「宇宙無限,浩瀚無垠!」此時聽來不無道理.

  • 就在這年,賈伯斯還曾試圖為皮克斯找個買主,以便回收當初投資的區區 5,000 萬美元。這天結束時,他持有的 80%股份, 價值已經漲了二十倍以上,成了令人咋舌的12億美元,對他而言,報酬率是當初蘋果在1980 年上市時的五倍。不過,賈伯斯對 《紐約時報》記者馬柯夫表示,這些錢對他並無太大意義:「我永遠不會去買遊艇,我做這些從來不是為了錢。」
    ──但他需要钱去实现自己做好产品的梦想

  • 這時,卡森伯格已經因為與艾斯納嚴重不合,離開迪士尼, 與史蒂芬史匹柏、大衛葛芬共同創辦「夢工場」。賈伯斯表示, 如果艾斯納不願意與皮克斯重新協商,那麼皮克斯完成三部電影的合約之後,就會找其他製片商合作,例如卡森伯格的公司。而艾斯納的篝碼則是在與皮克斯拆夥後,可以自行製作「玩具總動員」續集,繼續使用拉塞特創造的胡迪、巴斯光年等角色。賈伯斯後來表示:「那就像凌虐我們的孩子一樣,拉塞特一想到這個可能性,就開始掉眼淚。」
    ──商业的谈判,着实非常考验筹码

  • 此外,雙方也同意聯合品牌,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才釐清何謂聯合品牌。「我的立場是這些影片必須是迪土尼的電影、 由迪士尼出品,最終卻還是讓步了。」艾斯納回憶道:「我們就像四歲小孩一樣,開始討論「迪士尼』的字體要多大、『皮克斯』的字體要多大。」儘管如此,他們仍在1997年初,達成十年內合作五部電影的協議。離開談判桌時甚至成了朋友,或起碼暫時如此。賈伯斯後來表示:「我當時認為艾斯納很講理、很公正,但合作十年之後,我很肯定他是個性格陰沉的人。」

  • 賈伯斯在給皮克斯股東的一封信中說明,這場談判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所有與迪士尼合作的影片(以及廣告與玩具)都將是聯合品牌。「我們要將皮克斯變成一個品牌,一個像迪土尼一樣令人信賴的品牌。」他寫道:「為了讓皮克斯赢得消費者的信任,就必須先讓消費者知道,這些電影是皮克斯的產品。」
    賈伯斯之所以赫赫有名,除了創造優質產品之外,就是創立擁有響亮品牌的優質企業。在他的時代中,他創造了最優秀的兩家企業:蘋果與皮克斯。

22 二度聖臨 是怎樣的猛獸,牠的時代已然來臨

  • 賈伯斯在1988 年推出 NeXT 電腦時,曾掀起陣陣驚嘆,等到隔年電腦開始銷售時,卻是雷聲大雨點小,賈伯斯迷惑、嚇唬和操作媒體的才能逐渐使不上力,公司面臨重重困境的傳聞甚囂塵上。美聯社記者齊格勒(Bart Ziegler)寫道:「資訊業正走向系統互通的時代,NeXT 卻無法與其他電腦相容,可以在 NeXT 電腦運作的軟體相對稀少,因而難以獲得消費者青睞。」
    ──但最后乔布斯还是做到了,并没有和其它电脑相容

  • 令人意外的是,葛寶出面為賈伯斯說話,他曾在蘋果與賈伯斯交手,接掌麥金塔團隊,但是後來跟質伯斯一樣被趕出蘋果。 葛賽撰文讚許 NeXT 產品深具創意:「NeXT也許不是蘋果,但賈伯斯始終是賈伯斯。」幾天後,有人來敲葛賽家的大門,葛賽妻子開門一看,馬上衝上樓去告訴葛賽,賈伯斯來了!他前來致謝,並邀請葛賽參加一項活動:葛洛夫將與賈伯斯一起宣布, NeXTSTEP 會移植到 IBM /英特爾平台。
    葛賽回憶:「我旁邊坐著質伯斯的父親保羅,他尊貴的氣度令人動容,雖然養了個難纏的兒子,但看到兒子和葛洛夫一起站在台上,他依然感到驕傲與開懷。」
    ──真正懂产品的人是惺惺相惜的

  • 一年後,賈伯斯跨出必然的下一步,決定完全放棄硬體生產。就如同他放棄皮克斯的硬體生產一樣,這是痛苦的決定。他非常在意自家產品的每一個面向,對硬體尤其熱中,只要看到出色的設計,就渾身是勁,對產品製造細節也念茲在兹,可以連續數小時盯著他的機器人生產他的完美機種。如今,他卻必須解雇公司超過半數的人力,將心愛的工廠賣給佳能公司,連廠內的高級家具也遭佳能拍賣。他只能接受公司現況:試著授權許可平庸的電腦製造商,使用其作業系統。
    1990年代中期,新的家庭生活以及成續斐然的電影事業,讓賈伯斯獲得不少快樂,但個人電腦業卻讓他失望透頂。1995年底,他對《連線》雜誌編輯沃夫(Gary Wolf) 表示:「創新幾乎停擺。微軟主宰市場,卻鮮少創新。蘋果輸了,桌上型電腦市場進入黑暗時代。」

  • NexT 銷售整合軟硬體的產品失利,等於是對賈伯斯的整體理念提出質疑。他在1995 年曾說:「我們犯的錯誤是,不該遵循過去在蘋果的相同模式,試圖製造軟體與硬體一體成型的產品。我想我們應該意識到世界已經改變,應該一開始就只做軟體公司。」 但無論怎麼努力,賈伯斯都無法真心喜歡這種切割的做法。他沒做出令消費者喜愛的「從頭到尾軟體與硬體一體成型」產品,反而被迫向每間公司兜售企業版軟體,讓他們把 NeXT軟體安裝到不同的硬體平台。賈伯斯後來感嘆:「那並非我心之所欲,我不能把產品銷售給一般大眾,心裡很不開心。我存在的目的,不是銷售企業版產品,或是把軟體授權給別人的差勁硬體使用。我從來都不喜歡這樣。」

  • 賈伯斯被趕出蘋果之後的幾年,蘋果仰賴「桌上排版」的短暫主導優勢,獲取高利潤,順水推舟成為市場一霸。1987年,以奇才自居的史考利做出一連串聲明,如今聽來分外難堪。他曾寫道,賈伯斯希望蘋果「成為一流的消費產品公司,簡直是;愚蠢的計畫⋯蘋果永遠不可能成為消費產品公司⋯•我們不可能扭曲事實,來迎合自己想要改變世界的夢想⋯⋯高科技不可能被設計成消費產品來銷售。」
    賈伯斯聞言色變,他覺得既生氣又不齒,因為史考利要對蘋果1990 年代的市占率與營收持續下滑負責,他感嘆:「史考利引進貪腐的人與墮落的價值觀,毀了蘋果。他們在意的是賺錢(主要是為他們自己,同時也為蘋果),而非創造好產品。」賈伯斯認為史考利為了追求利潤,犧牲了提升市占率的考量。「麥金塔輸給微軟,只因為史考利堅持要賺進每一分能賺的錢,而非提升產品品質,並訂定適當的價格。

  • 微軟耗費數年光陰,才學會麥金塔的圖形使用者介面。到了

1990年,它推出的 Windows 3.0開始主宰桌上型電腦市場,1995 年8月推出的 Windows 95 更成為史上最成功的作業系統,麥金塔的銷售量開始崩盤。賈伯斯後來說:「微軟根本是偷別人做的東西,然後持續利用它對 IBM 相容產品的掌控權。蘋果活該,我離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開發新產品。Mac 幾乎沒有進步,對微軟來說,蘋果簡直是待幸羔羊。」
──真的没有夸张,Windows抄了10年还没有追上

  • 1995年,賈伯斯在夏威夷柯納村度耶誕假期,和他那位總是精力充沛的朋友,也就是甲骨文董事長艾利森,在海灘上散步。他們討論如何出價收購蘋果,讓賈伯斯回去當老關。艾利森表示可以拿出30 億美元,他說:「我買下蘋果,你立刻可以拿到 25% 的股份,擔任執行長,然後我們就可以讓蘋果恢復過去的榮景。」 但賈伯斯不同意,他解釋:「我不是搞惡意收購的人。但如果他們請我回去,就是另一回事。」

  • 1996年夏天,剛出任蘋果執行長不久的艾米里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蘋果將所有希望槃於新作業采統 Copland 的誕生, 但他已經發現,那只是過度炒作的玩意兒,最後選可能跳票,根本無法解決蘋果對於強化網路與記憶體保護的需求,也不可能如期在 1997 年出貨。艾米里歐公開承諾將盡快覓得替代方案,問題是他手中根本沒有任何方案。

  • 蘋果技術長韓考克 (Ellen Hancock)認為,應該採用昇陽電腦以 Unix 為基從的 Solaris 作業系統,只是這套系統還沒發展出好用的使用者介面。這時,艾米里歐竟然開始考慮使用微軟的 Windows NT,認為可以從外觀上改頭換面,讓系統看起來和感覺上像是麥金塔,同時又能與 Windows 使用者可應用的各種軟體相容。蓋茲的合作意願非常高,親自打了好幾通電話給艾米里歐。
    當然,蘋果還有另一個選項。兩年前,《麥金塔世界》雜誌專欄作家川崎蓋伊(Guy Kawasaki,曾任蘋果軟體公關總監)發表了一篇搞笑新聞稿,謊稱蘋果將併購 NeXT,並邀請賈伯斯擔任執行長。這篇諷刺文章說,馬庫拉問賈伯斯:「你要一輩子販賣褢了糖衣的 Unix,還是要改變世界?」賈伯斯表示同意, 說:「現在我當了爸爸,需要更穩定的收入。」這篇新聞稿指出:「鑑於賈伯斯在 NeXT的歷練,預期將能為蘋果注入一股謙虛清流。」新聞稿還引用了蓋兹的話,說如今又有更多賈伯斯的創作可供微軟剽竊了。當然,文章裡的每一件事都純屬笑談,只是現實情況總是相當奇妙的跟著文章內容走。
    ──神奇,段子成真了

  • 對賈伯斯而言,與 Be 之間既是專業競爭,也是個人較勁, NeXT 正在走下坡,被蘋果併購的可能性,是相當誘人的救生索。此外,質伯斯記仇,有時恨到骨子裡。在他的宿敵名單上, 葛賽的排名恐怕是數一數二,或許還超過史考利。賈伯斯後來說:「葛賽非常惡劣,是我此生所見少數極度邪惡的人之一,他曾在1985年從背後捅我一刀。」至於史考利,他還算有紳士風度, 他那把刀是正面插在賈伯斯的胸口。

  • 那年耶誕節,他與艾利森都在夏威夷柯納村度假,兩人在沙灘上散步時,他對艾利森說:「你知道嗎?我覺得我已經找到讓自己重返蘋果、並且再次掌權的辦法,你不需要把它買下來。」 艾利森回憶道:「他說明他的策略,也就是讓蘋果買下 NeXT,接著他進入董事會,那麼距離執行長的位置就只差一步了。」
    艾利森認為賈伯斯漏掉了一大重點。「可是,我倒是有一個疑問,」艾利森問:「如果我們不把蘋果買下來,怎麼可能賺到錢?」從這點就能看出,這兩人想要的東西有多大的差異。賈伯斯伸手攬著艾利森的左肩,把他拉近到貼上鼻尖的距離,然後說:「賴瑞,這就是我身為你的朋友的重要性。你,並不需要更多的錢!」
    ──两个人关注的差异点,哈哈哈

  • 艾利森說,他當時的回應幾近呻吟。「我或許不需要那些錢,但為什麼要把賺錢機會送給那些富達基金經理人?為什麼要讓給別人賺?為什麼不是我們自己賺?」
    賈伯斯答道:「我想,如果我回到蘋果,而且不是股東,你也不是股東,我的立場就能完全超然。」
    「史帝夫,這種超然立場就像昂貴無比的房地產,」艾利森回答:「聽著,你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蘋果是你的公司。你想做什麼,我都全力配合。」
    雖然賈伯斯後來表示,他當時並不準備拿下蘋果,但艾利森認為這是必然的結局。艾利森後來說:「你只要跟艾米里歐相處半個小時,就能知道,這人的所做所為都是在自我毀滅。」

  • 艾米里歐說:「質伯斯推銷 NeXT 作業系統的手法,令人目眩神迷,他盛讚系統的優點與強項,好像在描述名演員勞倫斯奥利佛在莎翁名劇『馬克白』的偉大演出。」

  • 邰凡尼恩後來表示,他並不意外。「我們的技術領先,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而且我們有賈伯斯。」艾米里歐深知,邀請賈伯斯回鍋將是一刀兩刃的做法,但讓葛賽回鍋也有相同的問題。從全錄 PARC 跳槽蘋果的退休老將泰斯勒,建議艾米里歐選擇NeXT,但也說:「無論你選哪家公司,都會有人奪走你的位置,不是賈伯斯,就是葛賽。」
    ──太真实了,但也确实是实话

  • 賈伯斯邀請艾米里歐到他在帕羅奥圖的家,這樣的協商環境比較輕鬆友善。艾米里歐開著1973 年的骨董賓士車抵達,賈伯斯相當讚賞這輛車。在終於整修完畢的廚房裡,賈伯斯拿水壺煮水,準備泡茶,他們坐在面對開放式披薩烤爐的木桌邊。財務方面的協商十分順利,賈伯斯謹慎避免犯下葛賽那樣貪得無厭的錯誤,建議蘋果以每股12美元購買 NeXT,總價約5億美元。艾米里歐說,這個數字太高,提議每股10美元,總價約略超過4億美元。NexT與 Be並不同,NexT已擁有實際的產品、也有實質的營收,以及堅強的團隊,但沒想到賈伯斯十分滿意這個價位,立刻接受了。
    唯一陷入膠著的,是賈伯斯要求拿現金,艾米里歐則堅持,賈伯斯必須大量持有公司股票,要他接受以蘋果股票付款的方式,並且必須同意持股至少一年。賈伯斯並不願意,最後他們彼此妥協。賈伯斯拿 1.2 億美元現金,以及面額3,700 萬美元的蘋果股票,並承諾至少持股六個月。
    ──送上门的钱!!!

  • 在長街上繞了幾圈之後,他們回到家裡,賈伯斯的老婆與孩子剛好也回家了,大家一起慶祝談判順利,然後艾米里歐便開著他的賓士離開,他回憶:「他讓我覺得,自己是他一輩子的老朋友。」賈伯斯確實有這種能耐,後來艾米里歐遭到逼退,回想起那天賈伯斯的殷勤態度,嘆道:「我很痛心的領悟到,那不過是賈伯斯極度複雜人格的其中一面寵了。」
    ──乔布斯这种让人卸下防备心理的能力,真是好强

  • 艾米里歐先把蘋果併購 NeXT的決定告知葛賽,接下來得做一件讓他更不安的事:通知蓋茲。艾米里歐回憶:「他勃然大怒。」賈伯斯能夠成功達陣,蓋茲認為荒謬至極,但或許也不意外,他問艾米里歐:「你真的認為賈伯斯手中有東西嗎?我很了解他的技術,說穿了就是 Unix 的冷飯熱炒,而且絕對沒有辦法用在你的機器上。」蓋茲跟質伯斯一樣,總會把自己弄得愈來愈激動,艾米里歐回想當時蓋茲持續咆哮了兩、三分鐘。「難道你不了解史帝夫根本不懂技術?他只是個超級業務員,真不敢相信你做了這麼蠢的決定⋯•他根本不懂電腦工程,而且他所說的、所想的,有 99% 都是錯的。你到底為什麼要把那種垃圾買回來?
    ──盖茨内心的想法是:我不想有这么一个强劲的对手,哈哈哈

  • 但是這項併購案帶進了邰凡尼恩,是他協助發展現有的蘋果作業系統,讓系統最後整合了 NeXT 技術的核心。蓋茲知道,這項交易一定會導致賈伯斯重新掌權,他說:「但那是命運的轉折, 蘋果最後買到的,是一位大多數人眼中無法擔當執行長大任的傢伙,因為他的經驗根本不足。不過此人聰明絕頂,而且非常有工藝設計品味。他適度壓抑了瘋狂的那一面,才被童事會任命為代執行長。」
    ──压抑自己疯狂的那一面,同样需时时提醒自己

  • 當天(1996年12月20日)傍晚,消息發布,聽眾是蘋果總部250 位歡欣鼓舞的員工。艾米里歐依照賈伯斯的要求,宣布賈伯斯的新角色僅僅是兼任的顧問。賈伯斯並非從舞台旁邊現身,而是從大廳後方走進來,沿著走道慢慢前進。艾米里歐跟大家說,賈伯斯太疲倦,無法致詞,但眾人的掌聲已經讓他恢復精力,他說:「我感到無比振奮,很期待重新認識過去的老同事。」 《金融時報》科技評論員柯霍(Louise Kehoe)走到台上,幾乎以質問的語氣,問他最後是否會接掌蘋果。賈伯斯說:「不會的, 柯霍,我現在的生活非常緊凑,我有家庭,還有皮克斯,時間非常有限,不過我希望可以貢獻一些想法。」

  • 第二天,賈伯斯開車前往皮克斯,他愈來愈喜歡這個地方,希望讓這裡的員工知道他依然會是總裁,依然非常投入。但皮克斯的人卻很樂意見到他重返蘋果兼職,少一點賈伯斯的關注,應該是好事。每當有重大談判,他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但他時間太多的話,恐怕就不妙了。
    ──皮克斯员工:你别来,让我们好好做动画,你提供钱和谈判就好,哈哈哈哈

  • 那天他抵達皮克斯,走進拉塞特的辦公室解釋,即便在蘋果只是顧問,也會占據很多的時間,他希望得到拉塞特的祝福。賈伯斯說:「我一直想著,這樣會機牲多少陪伴家人的時間,皮克斯那邊也會受到影響,但我要做這件事唯一的理由就是:有了蘋果,這個世界會更美好。」
    拉塞特微笑說:「我祝福你。

23 復辟 今日的輸家,明日將大獲全勝

  • 賈伯斯可說就是這種「少之又少」的人物。1985年質伯斯三十歲,被趕出蘋果電腦,載沉載浮。不過,在1995 年邁入四十大關之後,賈伯斯又開始大展雄風。那一年「玩具總動員」上映, 隔年蘋果併購 NeXT,讓他有機會重返自己創辦的公司。

  • 返回蘋果後,賈伯斯向世人展示,既使是年過四十,依然能成為最佳創新者,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已促成個人電腦業的轉型,現在他要用同樣的創新手法,推動音樂播放器、唱片界商業模式、手機、應用程式、平板電腦、書籍,以及新聞媒體的轉型.
    ──他都做到了

  • 賈伯斯當初告訴艾利森,他重返蘋果的策略是把 NeXT 賣給蘋果、進入董事會,然後在一旁等待艾米里歐出紕漏。當他表示背後動機並非為財,艾利森或許不能理解,但其中確有幾分真實。他沒有艾利森那樣強烈的消費欲望,也不似蓋兹有獻身公益的衝劲,更無意競爭《富比士》雜誌的富豪排名。相反的,自我的追尋與十足的幹勁,才是賈伯斯追求成就的動力,他要創造令世人驚嘆的遺產,而且是雙重道產,一是製造出既創新又能改變世界的偉大產品,二是建立永續經營的企業。他要躋身名人堂, 和拍立得發明家蘭德及惠普公司創始人惠立、普克等人平起平坐,甚至更勝一籌。而達成目標的最佳途徑,就是重返蘋果,奪回他的王國

  • 賈伯斯的信心喊話,原本可以在艾米里歐的恐怖表現之後, 扳回場面,可惜艾米里歐二度上台,繼續喋喋不休了整整一小時。節目共進行三小時後,艾米里歐在尾聲邀請賈伯斯再度出場,意外的是,他也請了沃兹尼克同時上台,場面再度騷動。但賈伯斯顯然相當不悅,他不想加入三巨頭一同舉手的勝利場景, 慢慢一步步退下舞台。艾米里歐後來抱怨道:「他就那樣無情的破壞了我盤算好的謝幕場景。他比較在意自己的感覺,而不是蘋果的形象。」
    ──你咖位不够,不想和你一起举手

  • 賈伯斯並沒有天天來辦公室,但經常和艾米里歐通電話。待他成功安插邰凡尼恩、盧賓斯坦等親信擔任高階主管後,便開始將焦點轉向一團混亂的產品線。讓他惱火的產品之一,就是號稱具有手寫辦識功能的「牛頓」掌上型 PDA,這個產品雖然還不至於像四格漫畫或坊間笑話所嘲諷的那樣糟糕,卻令賈伯斯痛恨至極。賈伯斯不喜歡用手寫筆在螢幕上寫字,他揮動著手指說:「上帝賜給我們十枝手寫筆,我們就別再發明另一枝了。」 此外,賈伯斯認為「牛頓」是史考利的一大創新和得意傑作,在他眼中,光是這一點就注定「牛頓」在功難逃。

  • 曾任杜邦執行長的蘋果董事長伍拉德(Ed Woolard,此時馬庫拉已降為副童事長)大為反感,他太太當時在他耳邊說:「實在修不忍睹。」伍拉德也道麼認為。他回想道:「艾米里歐穿得很體面,但是他看起來、聽起來都像個傻蛋。他不回答問題,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完全無法激勵大家的信心。」

  • 於是伍拉德拿起電話,打給從未謀面的賈伯斯。他的藉口是邀請賈伯斯到德拉瓦市跟杜邦高層會面,賈伯斯婉拒了,但就如伍拉德後來說的:「我只是找機會跟他討論艾米里歐。」伍拉德立即把話題引[到這個方向,直截了當問賈伯斯對艾米里歐的印象。他記得賈伯斯有些謹慎,只說艾米里歐被放錯位子了。賈伯斯自己腦海中的版本,則比較直率:
    我心裡想著,要不就直接說艾米里歐是個蠢蛋,否則我等於是撒謊。伍拉德是蘋果的董事長,我有責任說出真正的想法,但我若直言,他就會告訴艾米里欧,那麼艾米里歐就再也不會聽我的話,而且會惡整那些我帶進蘋果的人。就在那半分鐘裡,這些思緒在我腦裡打轉,最後我認為必須說實話。我真的非常在乎蘋果。於是我和盤托出,說這傢伙是我見過最糟的執行長,如果有執行長執照這種東西,他一定考不取。後來掛電話的時候我選想著,剛才可能做了一件很蠢的事。
    ──非常建议以后要有个CEO执照考试,哈哈哈

  • 自此,艾利森和質伯斯就笑說這是「船說」。賈伯斯說:「艾利森描述給我聽的時候,我們正坐在壽司店裡,我真的笑到跌下椅子。他真是個丑角,還自以為了不起,堅持要大家稱他為艾米里歐博士。在蘋果搞這種尊稱,就是一個警訊。」

  • 艾利森再次公開釋出訊息,意圖進行惡意併購,好讓他「最要好的朋友」賈伯斯當上執行長。他告訴記者:「史帝夫是唯一能夠拯救蘋果的人,我已經準備好了,只等他開口。」但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艾利森這次的併購主張不再受到關注,所以當月稍後,他又對《聖荷西信使報》的吉爾摩(Dan Gillmor)表示,他正在召集投資人,準備募集10億美元,取得蘋果大股東的地位(蘋果當時市值約23 億美元)。
    ──神助攻,但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 艾米里歐的幻滅,就發生在共進晚餐之後沒隔幾天。兩人先前協商時,他堅持質伯斯必須持股至少六個月,最好是久一點。 沒想到這約定在6月就結束了,當150 萬股蘋果股票大批被抛售時,他打電話給賈伯斯說:「我跟別人說那些賣出的股票不是你的,請記得,你跟我協議過,除非先跟我們商量,否則你不會出售股票。」
    賈伯斯答道:「沒錯。」艾米里歐把道話解讀成賈伯斯並未出售股票,還發表了一份聲明。等到證券與交易委員會的註冊資料公布,艾米里歐卻看到賈伯斯果然寶掉手上的股票。「可惡, 史帝夫,我明明直接問過你,你也否認那些股票是你的。」賈伯斯說,他是因為想到蘋果未來的走向,心情「突然一陣沮喪」才賣掉股票,他沒承認,是因為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數年後我問到此事,他只說:「我不認為有必要告訴艾米里歐。」

  • 伍拉德請高盛投資銀行研究出售蘋果的可能性,但銀行表示,因為蘋果公司市占率菱縮太多,很難找到合適的策略買家。 6月的營運童事會議上,艾米里歐不在場,伍拉德向現任董事說明他做的風險評估,他說:「如果我們留下艾米里歐當執行長,公司將有 90%的機率破產。如果開除他,然後說服史帝夫接手,就有 60% 的機率可以生存。如果開除艾米里歐,但不找史帝夫回來,而是另尋他人擔任執行長,那麼存活率大約40%。」童事會授權他詢問賈伯斯回鍋的意願,不論賈伯斯允諾與否,都訂在7月4 日獨立紀念日當天,透過電話召開緊急董事會議。

  • 質伯斯為何不接下權杖?為何不願抓住機會,拿回他似乎渴望了二十年的位子?我這麼問他,他回答:
    我們才剛讓皮克斯上市,我在皮克斯做執行長十分關心。我從沒聽說過,誰有辦法同時擔任兩家上市公司的執行長,即便是暫時性職務也沒聽過,我甚至不確定這樣是否合法。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知道自己想怎麼做。我有了許多時間陪家人,正感到很快樂,因此陷入雨難。我知道蘋果陷入混亂,所以心想:我要放棄這種快樂的生活嗎?皮克斯的股東將作何感想?我打算向前單請益,於是在星期六一大早(八點左右)就打電話給葛洛夫,向他說明正反兩面的意見,他聽到一半時插嘴說:『史帝夫, 我他媽的根本不在乎蘋果。』我呆住了,那時候才意識到,我他媽的確實在乎蘋果。我成立了這家公司,這世上有蘋果存在,確實是好事,這一刻,我決定以暫時性的方式回到蘋果,幫助他們尋找執行長。
    ──我他妈的确实在乎苹果,哈哈哈

  • 伍拉德回答:「董事會已經做出最後決定,不會再進一步討論此事。」艾米里歐詢問,還有誰知道這個決定,伍拉德照實說了:全體董事會,以及賈伯斯。他說:「我們也跟賈伯斯討論過這件事。他認為,你真的是個很好的人,但你對電腦業的了解不夠透澈。」

  • 艾米里歐給迷湯灌得暈頭轉向,胡亂囁嚅了幾句謝辭,然後轉頭對太太描述了賈伯斯說的話,他跟太太說:「就某些方面而言,我還是喜歡這個人,但我不相信他說的話。」
    她說:「我完全被質伯斯收服了,覺得自己很白痴。」
    艾米里歐回答:「誰不是呢。
    ──魔力

  • 經過伍拉德好說歹說,賈伯斯答應擔任「積極」的顧問,並由公司發布聲明,表示他「同意在未來三個月內更深入參與公司營運,直到公司聘任下一任執行長為止」。伍拉德在聲明稿當中的巧妙說法是,賈伯斯將回公司擔任「領導公司團隊的顧問」
    ──老美也搞这些说法,哈哈哈

  • 賈伯斯並未慶祝勝利或感謝董事會,必須跟董事會打交道讓他極端不耐,因為他對目前的董事會毫無敬意。質伯斯告訴伍拉德:「踩刹車吧!行不通的。公司搖搖欲墜,我沒時間當董事會的奶媽,我要你們全部辭職,否則我就要辭職,下星期一就不會出現了。」他說,唯一能留下下的只有伍拉德。
    眾董事聞言驚駭不已。賈伯斯依然沒答應接受正式職位或擔任顧問以外的工作,卻自認有能力逼他們走路,但殘酷的事實就是:他的確辦得到。他們無法承擔賈伯斯拂袖而去的後果, 此外,在這種時候繼續擔任童事,也不見得是樂事。伍拉德回想:「經歷過那些風波之後,多數人都很樂於離開。
    ──这些董事太不靠谱

  • 後來他們開始討論蘋果未來的重心。賈伯斯的企圖心是建立永續經營的企業,他問馬庫拉,這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做到。馬庫拉說,可長可久的企業懂得如何脫胎換骨,惠普就曾經多次蛻變成功,起初是生產儀器,而後變成生產計算機,最後是生產電腦。他說:「蘋果在個人電腦業被微軟邊緣化了,你必須讓公司脫胎換骨,做些其他的消費產品或設備等等,你得像蝶蛹一樣蛻變。」賈伯斯沒有多說,但都認同。
    ──多次褪变

  • 賈伯斯也找來康具爾,他曾在1980 年代初期主管蘋果行銷部門,身陷史考利和賈伯斯的鬥爭時,選擇史考利一方,最後卻與史考利交惡,因此獲得賈伯斯原諒。他現在是 Intuit 公司執行長, 在帕羅奥圖的住處,距離賈伯斯家只有五條街,是質伯斯的散步夥伴。康貝爾回憶道:「我們坐在他家後門外面,他說他要回蘋果,要我進入董事會。我說,天老爺!我當然願意。」康貝爾曾是哥倫比亞大學美式足球教練,賈伯斯認為他的一大天賦就是 「讓B咖選手拿出 A咖成續」。賣伯斯對他說,在蘋果,他完全是跟A咖選手合作。

  • 賈伯斯重回蘋果後幾年,一度邀請前證管會主席李維特 (Arthur Levit)擔任董事。李維特在1984年買了生平第一台麥金塔電腦,從此很自豪成了蘋果迷,受邀之際欣喜若狂,典高采烈的來到庫珀蒂諾,與賈伯斯討論他的角色。但是賈伯斯後來讀到他以企業治理為題的一篇演講稿,其中主張董事會應該扮演強勢獨立的角色。賈伯斯便打電話給他,撤回邀請。李維特說, 賈伯斯告訴他:「亞瑟,我想你在我們的董事會可能不會開心, 也許不找你來才是最好的做法。老實說,我認為你的主張雖然適用於一些公司,卻實在不適用於蘋果的文化。」李維特後來曾寫道:「我啞口無言⋯蘋果董事會在設計上,顯然無法獨立於執行長之外運作。」
    ──董事会被执行长掌控,可怕的

  • 然而,當他在台上來回踱步、用手上按鈕控制投影片播放之際,他很顯然已經是蘋果的主事者了,未來也會戀續下去。他的演講經過細心雕琢,沒有講稿。他說明蘋果股價為何在過去兩年跌了 30%,他說:「蘋果有很多優秀人才,但做的事情不對,因為整體規畫錯誤。我發現他們都迫不及待要支持正確策略,但我們就是少了正確的策略。」群眾又是一陣尖叫、口哨、歡呼。

  • 演講進入尾聲,他談到蘋果的未來,依然強調「我們」二字。「我們也必須有不同的想法,為這些從一開始就購買我們產品的人,提供良好的服務。很多人認為他們都癌了,但從這些癌狂當中,我們看到了天才。」觀眾起立鼓掌,久久不息,大家在讚嘆中交換眼神,有人拭去眼角的淚水。賈伯斯已經清楚展示, 他和蘋果的「我們」就是一體。
    ──打入心扉的广告

  • 我打給比爾,說我要扭轉目前的局努。比爾對蘋果總是有心軟的一面,是我們讓他把應用軟體事業做了起來,微軟首次做的應用程式就是麥金塔的 Excel 與 Word。我在電話上跟他說:「我需要幫忙。」
    微軟正在侵犯蘋果的專利,我說,如果繼續打官司,幾年之後我們就會赢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專利訴訟帳單,這一點,你知我知;但蘋果無法在持續交戰的情況下,生存那麼久,這一點我知道。所以我們來想想如何立刻解決這件事吧!我唯一需要的, 就是微軟必須承諾繼續為麥金塔開發軟體,而且微軟必須投資蘋果,才能真正在乎蘋果的成功與否。」
    ──承诺和投资

  • 但和緩氣氛一度又蕩然無存,因為接下來是賈伯斯舞台生涯中極少數的失算時刻。他說:「我剛好透過衛星連線,邀請了一位特別來寶。」蓋茲的臉瞬間出現在巨幅銀幕上,俯瞰著賈伯斯與大廳。蓋兹臉上一抹微笑,虚實之間似是竊笑。觀眾嚇得倒抽一口氣,接著有人發出噓聲與喝倒采,道一幕殘酷的模擬了之前 1984」廣告裡的老大哥,幾乎令人以為(或說預期?)有位身手矯捷的女人,就要沿著走道衝過來,丢出一根鐵鎚,讓銀幕畫面瞬間消失。

  • 賈伯斯發現,讓蓋茲的影像凌駕在他和觀眾之上,確實是個錯誤,他後來說:「我原本是要他親自到波士頓來。那次是我糟、最蠡的一次上台經驗,情況那麼糟,是因為我和蘋果相對之下顯得渺小,好像一切都在比爾的掌握之中。」蓋茲看到活動影帶時,也一樣感到尷尬,他說:「我並不知道我的臉,會給放大到活似帶頭老大的程度。」
    賈伯斯開始即與佈道,試圖安撫眾人,他說:「如果我們要向前走,並看到蘋果恢復健康,就必須做一點機牲。我們要放棄一個想法:如果微軟赢,蘋果就必須輸 ⋯•⋯我想,麥金塔若要使用微軟的 ◎ffice軟體,我們對待這家公司最好表現出一點感激之情。」

24 不同凡想 代執行長賈伯斯

  • 克洛表示他不參與比稿,他說:「你知道我們的規矩。」但賈伯斯央求他。當時若要拒絕其他知名廣告商,如 BBDO、全球(Arnold Worldwide),然後直接委託「老相好」(賈伯斯的用詞),其實並不容易。克洛同意帶一些展示創意發想的作品,搭機前往庫珀蒂諾。回想到當年這一幕,賈伯斯開始啜泣:
    我真的哽咽到說不出話來。克洛對蘋果顯然有很深的感情, 他是廣告界翅楚,已經十年不需參加比稿,但他卻來了,而且掏心掏肺全力參加比稿競賽,因為他對蘋果的愛,不會比我們少。
    他的團隊想出很棒的創意:「Think Different 」(不同凡想), 比其他人的東西好上十倍,我又哽咽了,現在回想起來都會流淚,不只因為克洛這麼有情有義,也因為他的「Think Different 」 實在太出色。
    只要我感受到純淨的事物,純淨的精神與愛,我總忍不住落淚,純淨總是深深打進我心裡,深深吸引我。當時我就是遇到這種狀態,那種純淨令我永遠無法忘懷。他在辦公室裡對我說明創意概念的時候,我就流淚了,之後每次想起來還是會掉淚。」

  • 賈伯斯與克洛都認為,蘋果是世上最偉大的品牌之一,就情感訴求而言,可能排名前五大。但蘋果必須提醒世人了解蘋果的獨特,因此他們想要品牌形象宣傳,而非以產品為主的廣告,訴求方向並非說明電腦能做什麼,而是強調創意人士可以用電腦做什麼。賈伯斯說:「重點不是處理器的速度或記憶體,而是創造力。」廣告的目標對象不只是潛在顧客,還包含蘋果員工。「我們已經忘記自己是誰,要提醒你想起自己是誰,方法之一就是先想起你的英雄。這就是這一波廣告創意發想的源起。」

  • 他們也討論過文法問題。如果 different是用來修飾動詞 think,就應該寫成副詞,如 think differently。但賈伯斯堅持將 different 讀成名詞,例如 think victory(勝利思維)或 think beauty (美的思維)。此外,它也能反映一般俗語的用法,例如 think big (遠大思維)。
    賈伯斯後來解釋:「在發表之前,我們就討論過正確性的問題。就我們想表達的理念而言,文法上是正確的。不是 think the same(相同思維),而是 think different,你若能說 think a little different (有些不同的思維)、think a lot different (非常不同的思維),就能夠說 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如果寫成 think differently,對我來說就少了那個味道。」

  • 賈伯斯還致電小野洋子,希望取得約翰藍儂的相片。小野洋子寄了一張,但質伯斯並不十分滿意。「廣告發布之前,我人在紐約,去了一間我喜歡的日本料理小店,然後讓她知道我會在那兒,」賈伯斯回憶。他抵達後,小野洋子走到他桌前說:「這張比較好。」然後交給他一個信封。「我想我應該會碰到你,所以帶了這張照片。」那是她與藍儂坐在床上,手上各拿一朵花的經典相片,蘋果最後就採用這張。賈伯斯後來說:「我能理解藍儂為何愛上她。」

  • 賈伯斯無法決定該用自己的聲音,或維持德瑞佛斯的版本。最後,在廣告必須寄出的前夕(巧妙配合隔天「玩具總動員」的電視首映播放廣告)。一如往常,賈伯斯不喜歡被迫做選擇,他最後請克洛把兩個版本都寄出去,讓他再思考一個晚上。翌晨, 他決定採用德瑞佛斯的版本,他告訴克洛:「如果用我的聲音,等大家發現,會認為廣告代表的是我,這樣不對,廣告代表的是蘋果。」

  • 鮮少(或許完全沒有)其他企業領導人,膽敢將自己的品牌與甘地、愛因斯坦、金恩、畢卡索、達賴喇嘛連結在一起,並且還能全身而退。賈伯斯有能力鼓舞他人做自我定位:反大企業集團、有創意、具革新能力的叛逆份子,而其中的决定因素,只是他們使用的電腦品牌。艾利森說:「史帝夫創造了科技業唯一一個生活風格品牌,你會因為開某些車子而驕傲,例如保時捷、法拉利、豐田油電車,因為你的愛車會透露某些個人訊息,而蘋果的產品也給人同樣的感覺。」

  • 賈伯斯從「Think Different」的廣告活動開始,每星期三下午都跟主經銷商、行銷、公關人員開三小時不拘形式的會議。克洛說:「這世上沒有一個執行長像賈伯斯這樣處理行銷業務,他每星期三批核新的廣告片、平面廣告,以及看板廣告。」

  • 會議結束後,賈伯斯經常帶克洛和兩位廣告人(米爾納與文森),到管制嚴密的設計工作室看開發中的產品。文森說:「他展示開發中的產品時,情緒會變得非常澎湃激昂。」產品仍處於開發階段,賈伯斯就跟合作的行銷高手分享他對產品的熱情,藉此要求他們製作的廣告,無論在哪方面,都能淋漓盡致的呈現他的感受。
    ──我觉得Cook不会,他对Apple Vision Pro都没啥激情

  • 這星期,賈伯斯召集高層主管與幕僚到蘋果公司大廳聚會, 接著在園區舉行野餐,招待大家喝啤酒、吃素食,慶祝他的新角色以及公司的新廣告。他穿短褲、打赤腳,臉上有鬍渣。他說:「我已經回來十個星期了,非常努力工作。」他看起來有疲態,但意志堅定。「我們努力的方向不是膨脹自己,而是回歸基本,做好產品、做好行銷、做好配銷,蘋果已經與基本偏離太遠。」
    ──我们回顾中国的产品,会发现中国的产品在营销上也做的很多,但在产品本身上却显得潦草

  • 時至12月,情勢趨於明朗,賈伯斯的iCEO狀態已經從過渡期演變成無限期。他繼續經營公司,董事會也悄悄停止尋人作業。賈伯斯後來說:「我回到蘋果,設法聘請一位執行長,還請獵人頭公司幫忙,歷時將近四個月,但他們無法提出適當人選, 因比我最後終於留下來。蘋果當時的狀況無法吸引到好人才。」

  • 很難捱,真的很難捱,是我此生最艱困的時期。我才剛成家,又有皮克斯,當時常常早上七點上班,晚上九點才回到家, 孩子都睡了。我沒辦法說話,是真的說不出話來,實在筋疲力竭。我沒辦法跟太太聊天,只能看半小時電視,像植物人一樣。我簡直快要沒命了,我開著黑色敞篷保時捷,在皮克斯和蘋果之間奔波,開始出現腎結石的問題,常得趕到醫院,在屁股上挨一針嗎啡類麻醉止痛藥,最後結石終於排掉。

  • 儘管工作時間很折磨人,賈伯斯介入得愈深,就愈了解到他不可能抽身。1997年10月的一場電腦貿易展上,有人問戴爾(Michael Dell),如果他是賈伯斯,接管蘋果之後會怎麼做, 他說:「關門大吉.把錢還給股東。」賈伯斯氣得發電郵給他說:「執行長應該要有格調,我想那應該不是你的意見。」
    ──Dell也太没有风度了吧

  • 在背後推動他的熱情之一,就是建立永續經營的企業。他十二歲那年在惠普做暑期工作時,就體會到,公司若是經營得當,可以促成更多創新成果,力量遠勝於任何個人的創意。他回想:「我發現,最棒的革新作為有時就是公司本身,也就是公司的組織方式。你究竟該怎麼建立一家公司?這其中蘊含了很多引人入勝的想法。我有機會回到蘋果之後,才意識到,沒有了蘋果, 我毫無用武之地,因此我決定留下來改造公司。」

  • 蓋茲因為授權微軟作業系統而累積一大筆財富,他曾在1985 年勸說蘋果跟進,當時賈伯斯已逐漸淡出核心。蓋茲認為,即便蘋果搶走微軟作業系統的客戶,微軟仍可透過應用軟體獲利,例如開發 Word 與 Excel,供麥金塔與麥金塔相容機使用。蓋茲說:「我當時用盡辦法,希望讓他們變成一大軟體授權公司。」 他發出正式備忘錄給史考利,上面說明:「以產業目前的發展狀況而言,蘋果電腦若缺少其他個人電腦製造商的支持與信任,將無法以自身的創新科技設立標準。蘋果電腦應該授權三到五家大型製造商使用麥金塔技術,發展麥金塔相容產品。
    ──40年来,Office还是微软的重要现金流来源

  • 蘋果一直抗拒麥金塔作業系統的授權,直到 1994年,當時的執行長史賓德勒,終於允許動力計算(Power Computing)與瑞迪爾斯(Radius)這兩家小公司製造麥金塔相容機。1996年,艾米里歐接手後,授權製造商名單中又增加了摩托羅拉(Motorola)。結果證實,這是勝負難測的商業策略,因為每賣出一台相容機, 蘋果可以獲得 80美元授權費,但它不僅沒有因而拓展市場,反而侵蝕了蘋果自己的高階電腦的銷量。(每銷售一台蘋果自己的高階電腦,獲利高達 500美元。)
    ──确实如此,而且你自己组装台式机,会更加便宜

  • 不久之後,賈伯斯也終止了其他相容機授權。他後來說:「允許那些製造劣級硬體的公司使用我們的作業系統,並且侵蝕我們的銷量,實在是全世界最蠢的事。」
    ──那些电脑厂商,突然就被苹果抛弃,还是很残忍的

  • 賈伯斯也徵召了他的朋友席勒(Phil Schiller),席勒當時任職於做圖像軟體的巨集媒體(Macromedia),過去曾在蘋果服務過。席勒回想道:「賈伯斯常在可容納二十人的會議室,召集各個產品團隊,他們便帶來三十個人,做一大堆賈伯斯不想看的 PowerPoint。」所以賈伯斯在這些產品檢討會議上做的第一個決定,就是禁止使用 PowerPoint,他後來說:「我不喜歡他們做簡報時,光是放投影片,而不去思考。他們遇到問題就只會做一堆投影片,我要他們深入參與,反覆研究問題,而不只是放一堆投影片。言之有物的人,不需要 PowerPoint。
    ──深入思考,言之有物的人,不需要PowerPoint

  • 許多工程師對質伯斯的「砍殺焚毀」策略感到憤怒不已,這種策略最後會造成大幅裁員。但質伯斯後來聲稱,優秀的人(包含手上案子被終止的人)都心存感激,他在1997年9月的一次幕憭會議上說:「工程團隊都極度興奮,我剛和他們開完會,其中有些人雖然自己的產品才剛被砍掉,卻雀躍不已,因為他們終於知道我們的方向在哪裡。」

  • 經過幾星期之後,賈伯斯終於受夠了。「別再鬧了!」他在一次大型產品策略會議上大喊:「這簡直瘋了!」他抓起一支奇異筆,以白板為框,中間畫一條縱軸與一條横軸,分成四格矩陣, 接著說:「我們要的是這個。」他在矩陣的兩個縱列上方,各寫了「一般消費者」與「專業人士」,横排的左側則各寫上「桌上型電腦」與「可攜式電腦」。他說,蘋果的任務就是為這四個領域各製造一種偉大的產品。席勒回想:「整間會議室陷入錯愕的沉默。」
    9月份的董事會議上,賈伯斯提出這項計畫,同樣得到錯愕的沉默。伍拉德後來說:「艾米里歐每次開會,都想說服我們批准更多產品,他不斷說我們需要更多產品。然後賈伯斯來了,告訴我們應該減少產品。他畫一個四格方塊,然後說,這就是我們應該著重的地方。」

  • 這種聚焦能力拯救了蘋果。賈伯斯重返蘋果第一年,就資遣三千多名員工,挽救了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他在1997年9月成為代執行長,那年會計年度結束時,蘋果已經虧損10.4 億美元。質伯斯說:「我們只剩不到九十天,就要破產了。」

  • 而這天的「還有一件事」,就是「Think Profit 」(獲利思維),他說出這幾個字的時候,觀眾報以熱烈掌聲。歷經兩年嚴重虧損之後,蘋果終於好好過了利潤豐厚的一季,進帳 4,500 萬美元。1998 會計年度,蘋果創造了 3.09 億美元的利潤。

25 設計理念 質伯斯與艾夫的設計工作室

  • 事實上,這位大家口中的「強尼」正打算離開蘋果,因為他受夠了當時蘋果只重獲利最大化卻忽視了產品設計。賈伯斯的談話卻讓他重新考慮離職一事。「我記得非常清楚,史帝夫向大家宣告,我們的目標不只是賺錢,而且還要做出最棒的產品,」艾夫回憶:「以這個理念為基礎所產生的決策,與蘋果過去的模式天差地遠。」艾夫與賈伯斯很快就建立起堅固的情誼,而這份情誼也創造出,當代最偉大的工業設計二人組。

  • 艾夫生長於倫敦東北郊的清福鎮。他的父親是在當地學院教書的銀器藝術家。「他是神奇的工匠,」艾夫回憶道:「他給我的耶誕節禮物,就是讓我在他的學校工作室裡待上一整天。耶誕節期間,工作室裡完全沒有人,他會帶著我做一件由我自己設計的銀器。」唯一的條件就是,強尼必須親手繪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我一向欣賞手工藝品之美。我慢慢了解到,真正重要的是你在製作過程中投入的心力。我最鄙視的就是看到某件成品裡面的漫不經心。」
    ──真正重要的是你在制作过程中投入的心力

  • 和許多設計師不同的是,艾夫不只會置出美麗的設計圖,還極端重視產品的工程原理及內部零件的功能。大學裡某次使用麥金塔做設計的經驗,對他來說有如神啟。「我發現了麥金塔,而且深深覺得自己和做出這個產品的人之間,有某種特殊連結,」 他回憶說。「我忽然了解,一家公司該是什麼樣子,或說,企業應該具備什麼樣子。」

  • 一開始時,艾夫的上司是盧賓斯坦,賈伯斯請來的硬體部門主管。但艾夫很快就開始直達天聽,並與賈伯斯建立起了穩固且少有人及的關係。他們經常共進午餐,而質伯斯也會在一天工作結束之前,繞到艾夫的工作室來聊一聊。「強尼的地位非常特殊,」蘿琳說:「他三不五時就會統到我們家來坐一坐,我們兩家人變得非常親密。史帝夫從來不會故意傷強尼的感情。史帝夫生命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取代的,但強尼卻不一樣。」

  • 賈伯斯後來也這麼向我形容,他對艾夫的尊重:
    強尼的影響力非常深遠,不僅對蘋果,也是對整個世界。他在任何方面都聰穎過人。他深深了解企業經營概念以及市場行銷概念。他學東西有如彈指般輕易。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蘋果的核心理念。如果我在蘋果有一個心靈伴,那一定就是強尼了。大多数的產品都是強尼和我一起想出來的,然後才是把其他人找來問道,「你們覺得這個東西怎麼樣?」
    強尼不但掌握得住大方向,而且還看得到每一項產品最微小的細節。他非常了解蘋果是一家產品導向的公司。強尼絕對不只是一位設計師。這就是他可以直接對我負責的原因。他在蘋果擁有的執行權力僅次於我。沒有人可以叫他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這是我的安排。

  • 賈伯斯在艾夫身上找到了追求純粹簡約、而非僅表象簡化的心靈伴侶。有次艾夫坐在他的設計部門裡,說明自己的設計理念:
    為何我們認為簡單就是美?因為就產品實體而言,我們必須得到掌控感。只要在複雜中建立起秩序,你就找到了讓產品聽命於你的方式。簡約不只是一種視覺風格,也不只是一種形式上的極簡或不散亂、不嘈雜,你必須深入發掘及掌握複雜的內酒。
    要創造出真正的簡約,必須走到非常深。比方說,如果你想要讓某件產品看不到一顆螺絲,結果可能卻做出一件極其迂迴而複雜的產品。比較好的方法是深入簡約的核心,徹底了解這件東西及它的製造方式。你必須真正深入了解一項產品的本質,才能去蕪存箐。

  • 產品設計、產品精神,以及產品製造之間的關連性,具體呈現在賈伯斯和艾夫的一次法國之旅中。那次他們走進一家厨房用品店,艾夫拿起一把令他十分欣賞的刀具,但卻立刻失望的把它放下。賈伯斯的情況也一模一樣。
    「我們都注意到那刀柄和刀刃之間,殘留了一些黏膠。」艾夫回憶。他們都覺得,那把刀的精巧設計,完全被製造流程給毀了。「我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刀子是靠黏膠接合的感覺。史帝夫和我都非常在意這種細節,它足以摧毀產品的純淨度,減損了餐具這類產品的精髓與本質。產品應該看起來極度純淨、天衣無縫,我們對此的想法完全一致。」

  • 在大展示間裡,你可以一眼看到蘋果正在開發中的所有產品。史帝夫進來之後,他會找張桌子坐下。比方說,假如我們正在研發新的 iPhone,他可能會自己拉過一張椅子,開始把玩不同的模型,在手上掂一掂感覺一下,然後告訴我們,他最喜歡的是哪幾項。
    然後,他會再晃到其他幾張桌子前面—就只有我們兩個人,看看所有那些產品的進展。這樣,他就可以了解整個公司所有正在開發的產品,包括 iPhone、iPad、iMac,還有筆電,以及所有我們正在醞釀的東西。這能夠幫助他了解公司都把精神和時間放在哪些事情上,而這些事情如何互相串連。
    他可能會提問,「做這件事情有道理嗎?因為我們在那個區塊的成長力道強得多⋯」或其他類似的問題。他可以看到每件事情的關連性。對一個大型企業而言,這種本事相當難得。從桌上這些模型,他可以看到公司未來三年的發展。
    我們的設計過程多半來自對話,就在我們統著每張桌子、把玩模型、反覆討論的過程中慢慢成形。他不喜歡讀複雜的設言圖。他喜歡看到、親手摸到產品模型。他自有道理。有時我們做出模型後,才訝然發現那根本是廢物。但原本在電腦設計圖上看來,可是棒透了。
    他非常喜歡來我們這裡,因為這裡非常寧靜平和。如果你是個視覺型的人,這裡簡直是天堂。我們這裡沒有所謂正式的設計審核會議,所以也不會有什麼偉大的決策要做。事實上,我們的決策多半是水到渠成。由於我們每天不斷檢視這些設計,而且不會召開愚蠢的提案會議,所以也不會出現任何重大的歧見。

  • 自從質伯斯為蘋果二號特別打造了一個電源供應器之後,伳就開始非常注重這類的零件—不僅是工程上的創新,還包括外觀的設計。蘋果筆電 MacBook 使用的白色變壓器、以及磁性連接器的發明專利上,就有賈伯斯的大名。事實上,截至2011年初, 他總共列名212 項美國專利的共同發明人。

  • 他常常會瀏覽一遍我的創意與設計,然後說,這個不太好,這個也普普;我比較喜歡那個,」艾夫說:「然後,過一陣子,我就會坐在觀眾席裡,看著他在講台上口沫横飛,彷彿一切都來自他的創意。我非常講究分辦自己的創意從何而來,我甚至有一本筆記本,裡面記滿了我的想法與點子。因此,當他把我的創意講成是他的,我會覺得很不舒服。」

  • 當外人把質伯斯形容為蘋果的創意王時,艾夫也會變得渾身是刺,隨時準備跳起來反駁。「這種情形對一家公司很不好,」 艾夫說得誠懇,語氣溫和。但他停了一下,立刻又轉而肯定賈伯斯的角色。「在許多企業裡,好的創意及精采的設計,經常不幸被埋沒,」他說:「如果不是史帝夫一直在背後推動我們、和我們共事、幫我們擋住來自四面八方的抗拒與壓力、讓創意終能變成產品,我和我的團隊所有的創意,可能早就不知所終、煙消雲散了。」

26 iMac 哈囉(又見面了)

  • 他們的原始計畫是要打造出一台「網路電腦」,這是甲骨文執行長艾利森大力提倡的概念。艾利森的想法是製造一台便宜的終端機,不搭載硬碟,主要功能是連結到網際網路及其他網絡。但是蘋果的財務長安德森,卻力主在這部電腦上加裝磁碟機,好讓它成為一部功能齊備的家用桌上電腦。賈伯斯後來也同意這個做法。
    ──艾利森概念里,夹杂着他自己服务器业务的考量,并不纯粹

  • 賈伯斯一向認為,電路板上那一排排的晶片實在太美了,但使用者卻欣賞不到。現在,大家終於可以看到這些晶片了。這個透明機殼可以展示出,電腦零組件的製造與組合是多麼精細與用心。這個設計巧思不僅充分傳達了簡潔的感覺,而且還顯現了真正簡約需要的深度。
    ──突然能理解那些DIY主机的透明壳子

  • 除此之外,iMac 的機殼上還設計了一個把手。這個把手的趣味與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功能。這是一台桌上型電腦,沒有人會真的成天提著它走。但艾夫後來解釋道:
    那個年代,一般人碰到科技產品還是覺得相當陌生。如果你很怕一樣柬西,恐怕也不會想去碰它。我就看到我媽相當抗拒:些。於是我想,如果它上面有個把手,應該可以與使用者建立某些連結,看起來比較平易近人。
    這把手直覺上就是讓人去抓握的,它讓你覺得這部電腦聽令於你。可是,製作一個嵌入式的把手非常花錢。如果在過去的蘋果公司,我一定打不赢這一仗。但史帝夫最棒的一點就是,他一看到的反應就是:「這夠酷!」我還沒解釋這背後的邏輯,他馬上抓到了。史帝夫完全知道,這正是 iMac 想要創造的人性化及趣味性。

  • 賈伯斯請 TBWA /賽特/戴廣告集團的克洛及席格,率人飛來蘋果,看看他們正在開發的這項新產品。他把他們帶進門禁森嚴的設計部門,以戲劇化的手法,揭開艾夫設計的透明水滴型機殼—那就像是1980 年代搞笑動畫影集,描寫末來的「摩登家庭」裡面的產物。克洛與席格一度相當咋舌,「我們簡直嚇到了,但又不能直說。」席格回憶:「我們心裡想的其實是,『老天爺,你們知不知道自己在搞什麼啊?』這實在太前衛了吧。」

  • 多年後,美國著名八卦網站「窺探者」中的賈伯斯論壇裡, 一位當年在賈伯斯住家附近生鮮超市工作的人,提供了以下這段故事:「某天下午,我正在超市的停車場裡整理購物車,這時,我看到一部銀色的賓士,大刺刺的停在殘障車位上。賈伯斯坐在車裡,對著電話狂吼,那是 iMac 正式上市前不久的事,我很確定自己當時聽到以下幾個字:不對!我他媽的!藍色!夠了!!」

  • 《富比士》雜誌稱它是「一個足以改變整個產業的巨大成功」。連蘋果前執行長史考利後來也不甘寂寞的稱道:「賈伯斯沿用了十五年前使蘋果一戰成功的簡單策咯:創造一個火紅產品, 然後以絕佳的市場策略全力行銷。」
    ──产品与营销

  • 僅有的批評,來自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人。正當 iMac 享受眾人讚嘆之際,蓋兹對一群到訪的財務分析師保證,iMac 將只是一陣熱潮,維持不了多久。「蘋果唯一做到的,就是在色彩運用上領先群倫。」說時,蓋兹指向一台他故意請人漆成大紅色的 Windows 系統電腦。「要趕上這個趨勢,應該不用花太多時間。」 這可讓賈伯斯勃然大怒。他曾公開揶揄蓋兹這人毫無品味可言。 他跟一位記者說,蓋兹根本搞不清楚為什麼 iMac 會那麼吸引人。 我們的競爭者完全搞不懂的是,他們以為 iMac 只是比較時尚而已、只是膚淺的外觀設計而已,」賈伯斯譏諷:「他們會說,只要在一台爛電腦上塗點顏色,我們就也有一台 iMac了

  • iMac 於1998年8月上市,每台售價1,299美元。推出後六個星期之內,就賣出 27.8 萬台。當年年底,它總共賣出了 80 萬台, 也是蘋果史上銷售得最快的電腦。更重要的是,購買 iac 的人當中,有32%是電腦首購族,有12% 是從 Windows 系統轉投 iMac 的懷抱
    ──让人觉得酷,很重要

  • 除了邦迪藍之外,艾夫很快又推出了四種鮮豔的顏色。一次推出五種顏色,當然會對生產、庫存及通路系統帶來極大的挑戰。大多數的公司,包括之前的蘋果,必定會先進行一大堆的研究、開一大堆的會議,來確認這件事的成本效益。但當賈伯斯看到這些新顏色時,簡直完全著迷了,並立刻將所有主管都召集到設計部門來。「我們要推出這全部的顏色!」他典奮的說。所有人離去之後,艾夫與團隊成員面面相覷。「在絕大多數的地方, 這種決策一定都得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做得成,」艾夫回憶道:「史帝夫卻只花了半個小時。」

  • 盧賓斯坦想阻止賈伯斯,他研判,有音樂燒錄功能的新光碟機很快就會出現,而且是先以托盤式型態問世。「如果你現在就改為吸入式的,你會永遠比科技發明晚一步,」盧賓斯坦堅稱。
    「我不管,我就是要吸入式的!」賈伯斯嗆回去。他們當時正在舊金山一家壽司店吃中飯,賈伯斯堅持他們飯後必須散個步, 繼續完成討論。「請你務必使用吸入式光碟機,就算是賣我一個人情吧,」賈伯斯要求說。盧賓斯坦當然答應了,但事後證明他還是對的。松下電器後來推出了一款新型光碟機,可聽、可寫入、可燒製,但卻先以傳統的 CD 托盤形式供電腦使用。
    這件事情產生極為長遠的影響:對於使用者自行收錄或燒製音樂這項需求,蘋果的腳步一直慢半拍。然而,這件事後來也迫使蘋果再度發揮創意,大膽超越競爭者,因為賈伯斯終於明白:他必須打進音樂這個市場。

27 CEO 多年以後依然瘋狂

  • 賈伯斯的成功當然也付出了不少代價,因為圓融的外交手腕始終不是他的強項。賈伯斯覺得,為蘋果運送零組件的安邦快遞 (Airborne Express)動作太慢,於是要求負貴主管立即解除安邦的合約。這位蘋果主管告訴他,此舉可能引起法律訴訟,質伯斯回答:「你告訴他們,如果再他媽的胡搞我們,就别想從本公司拿到他媽的半毛錢。永遠休想!」這位主管憤而辭職,官司風波也難免,而且花了一年時間才解決。「如果我當時沒有離開,我手上擁有的蘋果股票,如今的市值將高達一千萬美元,」這位主管說:「但我知道我一定撐不下去。反正他早晚會把我開除。

  • 庫克是造船工人之子,生長於阿拉巴馬州的羅伯兹戴爾,那是一個離墨西哥灣只有半小時車程的小鎮。庫克在奥本大學主修工業工程,後來又在杜克大學拿到商學學位。接下來的十二年, 他都在北卡羅萊納州「三角科學園區」的IBM 工作。賈伯斯與他面談時,他才剛轉到康柏電腦。他一直是個邏輯型的工程師,康柏顯然是一個比較合理的事業選擇。但他完全傾服於賈伯斯的才氣。「和史帝夫相談不到五分鐘,我就決定把謹慎、理性全抛在一旁,立刻進蘋果工作,」庫克後來說:「直覺告訴我,加入蘋果是一生難逢的機會,可以為一位真正的創意天才工作。
    ──上了一艘火箭

  • 在蘋果,他的角色則是執行賈伯斯的直覺,而他也總是努力但不著痕跡的完成使命。庫克一直末婚,全心投入工作,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後,立刻開始發電郵,然後進健身房一個小時。六點之後就能看到他坐在辦公桌前。他固定在星期日晚上召開視訊會議,預備接下來一個星期的工作.

  • 庫克將蘋果的主要供應商,從100 家減少到只剩24家,逼他們以更優惠的條件,來保住蘋果這個大客戶。並說服許多供應商把工廠遷到蘋果附近。蘋果原有19處倉庫,庫克關了 10處,藉由減少倉庫數量,成功降低蘋果的庫存。

  • 一向講究造型的索尼,找來全球知名的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為他們量身打造員工制服。它是一件以抗撕裂防水尼龍做成的夾克,袖子還可以拆下來,讓夾克變成一件背心。「所以我也立刻打了通電話給三宅一生,請他也為蘋果設計一件背心,」賈伯斯說:「我帶了一些他所設計的樣品回來,告訴大家,如果每個人都能穿這些背心來上班,那豈不太棒了。沒想到,我差一點被轟下台。大家都討厭這個點子。」

  • 然而,賈伯斯卻因此與三宅一生成了好友,並經常造訪他。而賈伯斯也慢慢喜歡上,讓自己擁有一套制服的想法,這不僅方便(這是他宣稱的理由),同時也能傳遞一種個人風格。「我很喜歡三宅一生設計的黑色高領上衣,於是我請他幫我做個幾件, 結果他送來了將近一百件左右。」賈伯斯注意到我一臉訝異,於是決定讓我親眼見識一下,衣櫥裡那成疊的高領上衣。「我就穿這些,」他說:「大概夠我穿一輩子了。」

  • 雖然賈伯斯自己的個性獨裁專斷,從不相信共識這回事,但他卻非常努力為蘋果,打造一種強調團隊合作的企業文化。許多企業以公司不常開會為傲,賈伯斯卻有不少會議:每星期一的主管會議、每星期三整個下午的行銷策略會議,以及無止盡的產品番查會議。由於賈伯斯對制式的 PowerPoint 以及正經八百的簡報依然過敏,因此堅持由會議桌上的每個人,各自從不同的角度、 根據各部門的需求,提出各式各樣的議題及觀點,再進行徹底討論,決定解決方案。

  • 賈伯斯相信,蘋果的最大優勢在於整合產品設計、硬體、 軟體和內容,以製造「從頭到尾軟體與硬體一體成型的產品」, 因此他要求公司所有部門必須同步作業、密切合作。賈伯斯最愛用的名詞是「深度合作」(deep collaboration)以及「同步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他完全捨棄序列式的產品開發流程,不再讓產品從工程部門到設計、生產、行銷、配銷,一步步照流程走,反而要求所有部門必須同時作業、彼此合作。賈伯斯說:「我們的策略是發展出整合型的產品,這表示我們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必須完全整合、互相合作。.

  • 就生命中絕大部分的事情而言,頂尖與平庸之間的差距大約是30%。最好的飛機航班、最好的餐飲,大概都比一般的航班或餐飲好個 30%左右。在我看來,沃兹尼克就比一般工程師高明至少50倍。他可以在自己的腦袋裡開會。麥金塔團隊就是希望打造出每一個成員都是 A 咖的團隊。
    有人說,頂失好手很難彼此共事,他們討厭和別人合作。但我發現,頂尖好手其實很喜歡與其他頂尖好手合作,他們只是討厭和C咖共事而已。皮克斯就是一家每個人都是 A咖的公司。
    回到蘋果,我想做的也是這件事。你必須創造出協同式的人員聘雇流程。當我們聘用一個人時,雖然他們未來可能會去行銷部門工作,但我還是要求他們必須跟設計部門、工程部門的人設一談。我最佩服的人是歐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原子弹之父)。我曾經讀到他如何為美國原子彈計畫找人。我跟他當然差遠了,但我也希望達到他那樣的目標。
    ──乔布斯非常好学,居然还研读过奥本海默怎么找人才

  • 這種人員聘雇的流程可能很繁瑣,但賈伯斯確有識人之明。 有一次當他們正要找一些人,為蘋果新的作業系統設計圖形介面時,賈伯斯收到一位年輕人的郵件,於是請他前來。面談進行得並不順利,因為那人太緊張了。當天稍晚,賈伯斯剛好又碰到他,一副沮喪模樣坐在蘋果大廳裡。那年輕人問賈伯斯,是否可以很快的看一下他設計的東西,賈伯斯於是站在他背後看了一眼他的說明影片:他用 Adobe Director設計了一種方法,讓電腦螢幕下方的快捷列塞進更多圖示。當他把游標移到那些擁擠的圖示時,游標竟然成了放大鏡,可以讓快捷列中的圖示一一放大。 我說,天哪,當場就叫他來上班,」賈伯斯回憶。
    這項功能後來成了麥金塔 OS X作業系統中,極受歡迎的一部分,而那位年輕設計師後來還設計出了多點觸控螢幕上的拖曳功能—就是在你的手指掃過之後,螢幕會繼續滑動的那個有趣的功能。
    ──互相成就,好巧合

  • 然而,對細節異常敏銳的賈伯斯,卻也常能一眼揪出其他人都遺漏的細微問題。「有一次,他發現我們的影片中多出了兩格影像,這種事一般人幾乎無法用肉眼分辨出來,」克洛說:「而他說,他希望確保畫面出來的時間,能與音樂節拍完全吻合。結果我們發現他果然是對的。

  • 蘋果產品工程師依凡傑李斯特(Mike Evangelist ),負責製作賈伯斯發表會上使用的VD軟體,並且打理產品秀相關的大小事。大戲上演之前幾個星期,依凡傑李斯特和他的團隊會花好幾百個小時,努力搜尋賈伯斯可能想在舞台上秀出的圖片、照片及音樂。「我們會請我們認識的每一位蘋果同仁,奉獻出自己最精采的家庭錄影帶及照片,」依凡傑李斯特回憶:「賈伯斯的完美主義絕非浪得虚名,他看得上眼的絕對沒幾張。」依凡傑李斯特過去常認為,賈伯斯簡直不可理喻。但他後來也承認,一再挑三揀四,的確讓最後的結果好得太多。

  • 席勒把依凡傑李斯特拉到一旁,教他如何可以看來比較輕鬆一點。他撐過了彩排,以及後來的正式發表會。依凡傑李斯特說他仍萬分珍惜那次經驗,不只是因為賈伯斯會後的稱讚,也包括他在彩排時的嚴厲批評。「他逼得我必須更加努力。後來,我的表現當然比原先好得多了,」他說:「我相信這是賈伯斯對蘋果最重要的影響之一。他對不完美簡直毫無耐心,不論是對自己或對其他人,都要求絕對出類拔萃。」

  • 自1997年7月賈伯斯重返蘋果以來,蘋果的股價已經從不到 14美元,一路飆升到2000年初網路泡沫高峰時的每股102 美元。早在1997年,伍拉德就曾求他至少接受一些分紅配股,賈伯斯當時就予以婉拒。他的說法是:「我不希望蘋果的人認為我,回來是為了想發財。」如果他當年收下那些股份,此時市值應該已高達 4億美元了。但那兩年半裡,他總共只向蘋果領了 2.5 美元。

  • 伍拉德簡直樂翻了。他告訴賈伯斯,董事會打算提供給他一大筆分紅配股。「我有話直說,」賈伯斯回答:「如果你們真要給,我寧可你們給我一架飛機。我家老三剛出生。我不喜歡搭一般的商用飛機。我想帶家人去夏威夷。去東岸時,我也希望有個自己熟悉的駕駛。」他從來就不是會在飛機上或登機門前,展現風度或耐心的人。
    甲骨文執行長艾利森也是蘋果的童事之一,他覺得給賈伯斯一架飛機,對蘋果而言簡直太划算了。(賈伯斯之前就曾租用艾利森的私人飛機。1999年,蘋果曾為質伯斯支付了 10.2 萬美元的飛機租用費。)「光從他的成續來看,我們送他五架飛機都不為過!」艾利森主張。他後來提到,「那應該是給史帝夫最好的一份謝禮,他挽救了蘋果,而且分文末取。.

  • 我過去一直沒想要拿選擇權,」賈伯斯回應說:「但你們說我最多可以拿到公司 5%的股票選擇權,這就是我現在要的。」 賈伯斯正式回鍋,原本是一件值得大大慶祝的事,現在卻出現了這麼一個尷尬的爭議。最後,大家終於達成了一項頗為複雜的協議(由於蘋果在2000年6月進行了一次兩股配一股的股票分割, 使得這個協議變得更為複雜)。2000年1月,蘋果給了賈伯斯 1,000 萬股以時價計算的選擇權,但也同意將贈與時間追湖到 1997 年,外加一筆預計在 2001 年執行的配股。更麻煩的是,由於網路泡沫破裂、全球股價大跌,賈伯斯因此並未行使自己的選擇權。 直到2001年底,他才又要求變更為另一筆履約價格更低的選擇權。股票選擇權的爭議,日後也一再讓蘋果頭痛不已。
    ──知道如何为自己争取,非常重要

  • 就算沒有從股票選擇權中獲利,那架飛機也夠讓賈伯斯高與的了。但賈伯斯卻開始為飛機的內裝設計大傷腦筋,這點毫不令人意外。這件事最後整整花了他一年工夫才搞定。他以艾利森的飛機為藍圖,並直接聘請艾利森的設計師來操刀。但他很快就幾乎把她弄瘋。比方說,艾利森的灣流五型機艙裡有一道隔間門, 這道門開、關各有一顆按鈕。賈伯斯卻堅持他只要一顆按銋同時負責開和關。他也不喜歡按鈕原來的亮面不銹鋼材質,所以他要求將它改成霧面金屬。最後,他終於有了一架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飛機,而且非常喜歡它。「我看了一下我們兩人的飛機,我發現他改的每一樣東西,真的都比較好,」艾利森說,
    ──没想到这两个人居然能合拍.....

  • 參加麥金塔世界大會的蘋果迷,對此當然大表歡迎,而賈伯斯展示游標滑過快捷列的圖示,會把它們一個個瞬間放大的效果,此時更讓所有的人大聲叫好。不過過程中的最高潮,來自賈伯斯保留的精采結尾:「對了,還有一件事⋯•」,他談到自己在皮克斯及蘋果的工作,並表示自己終於覺得身兼二職應該是可行的。「因此,我今天很高興向大家宣布,我將正式放棄『代』執行長,」他給觀眾一個大大的微笑。全場觀眾瘋狂尖叫,彷彿披頭四宣布再度合體一般。

Popular posts from 产品随想的博客

《星际牛仔》-中日双字幕

Link: 1) https://www.zhengmianshang.me/cowboybebop/ 2) https://share.dmhy.org/topics/view/499861_MGRT_Cowboy_Bebop_BDrip_1080p_CB_20.html 3) https://futaacg.com/detail-554a3c442d0b65167485c344c9b47b3319d0be34.html

产品随想 | 周刊 第49期:直面真实的世界

Products The Best Bluetooth Speakers   https://www.wired.com/gallery/best-bluetooth-speakers 无法拒绝的优秀蓝牙音箱 自选基金助手   https://github.com/x2rr/funds 快速获取关注基金的实时数据,查看自选基金的实时估值情况 是个好工具,但我想说,其实基金不用实时盯着的,偶尔看看就好 Copy Book   https://github.com/praveenjuge/copybook/ 常用的英语产品文案,适合当小抄,非常有意思 Podcasts   https://podcasts.bluepill.life/ Chrome插件,最有价值的是,将播客,语音转文字 LetsMarkdown.com   https://github.com/Cveinnt/LetsMarkdown.com 在线,一起写Markdown 强词有理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iCc6nO4fybqE7MR7FpyZw/videos 他真的很认真地,在YouTube上讲建筑!果断关注 PlayCover   https://github.com/PlayCover/PlayCover Run iOS apps & games on M1 Mac with mouse, keyboard and controller support. 有预感,以后苹果自家系统级,也会有这样的支持出来 TypeLit.io   https://www.typelit.io/ Improve your typing online by practicing on your favorite literature. 非常有趣, 用公共领域版权的经典作品,来做打字训练 iHateRegex   https://github.com/geongeorge/i-hate-regex The code for iHateregex.io 😈 - The Regex Cheat Sheet “ don't just use; understand. ” ——作者这句话非常好,正则表达式,是我一直没能掌握的点 RealityScan   ht

八百元八核的服务器?二手服务器搭建指南

原文地址是 八百元八核的服务器?二手服务器搭建指南 ,对作者表示感谢 当你在花近万元剁手i7 5960x时,有没有想过,在华强北的某个角落,有一群人靠几百块收来的二手服务器配件,搭建了一台性能同等,甚至更强的服务器!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笔者之前发的贴子《 看我如何用一千块钱搭个八核十六线程、32G内存的工作站 》。笔者随意发(pian)了(dian)一(gao)帖(fei),没想到得到了近百条回复!毕竟是弄这一行的,想必各位对硬件兴♂趣肯定也不弱 。 上一贴中,笔者全程自嗨,展示了自己搭建二手服务器的全过程,不少同学看的云里雾里的,所以笔者便有了发这一贴的打算。 这一贴中,笔者将尽力系统地讲述捡垃圾的方法和值得剁手的配件,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带大家搭建自己心仪的服务器。 首先,在看此帖之前,请确认你有攒机的经验和一颗经得起折腾的心(或者你很有钱)。 攒洋垃圾服务器的过程和普通电脑差不多(一般情况下),你只要有自己装机的经验即可。 长文、多图预警,不过建议认真读完全篇,这里面句句都是笔者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  目录: 1、捡垃圾概述 2、服务器CPU通览 3、配件(内存、硬盘)介绍 4、主板(含准系统)通览 5、LGA1366详述 6、LGA2011(含V1、V3)详述 7、笔者常用配置单介绍 8、800元8核搭建实战 由于全文太长,分成上、下两部分,前3章为上,重概念和基础知识;后5章为下,重实践。 注: 1、此文章的信息多是笔者的经验和各处收集所来,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2、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 3、所有的价格信息来着2017年3月24日的 淘宝和华强北 报价。 概述 简介 “捡垃圾”,是对折腾各类二手服务器配件的戏称,而折腾这些的人也被称作为“垃圾佬”,由于大部分二手服务器配件来自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亦被称为“洋垃圾”。 洋垃圾来源 这些所谓的洋垃圾主要是从国外的服务器上拆机或从OEM的渠道流放出来的,商家直接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购买,运回国内就进行销售(以货柜作为单位),然后进行分类卖给散户。 服务器市场配件往往是民用市场不可触及的高端,而且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这就造成了大量二手配件

产品随想 | 陪读《Make Something Wonderful:Steve Jobs in his own words》1976-1996

  There’s lots of ways to be, as a person. And some people express their deep appreciation in different ways. But one of the ways that I believe people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to the rest of humanity is to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and put it out there. And you never meet the people. You never shake their hands. You never hear their story or tell yours. But somehow, in the act of making something with a great deal of care and love, something’s transmitted there. And it’s a way of expressing to the rest of our species our deep appreciation. So we need to be true to who we are and remember what’s really important to us. ──Steve, 2007 Introduction by Laurene Powell Jobs Much of what’s in these pages reflects guiding themes of Steve’s life: his sense of the worlds that would emerge from marrying the arts and technology; his unbelievable rigor, which he imposed first and most strenuously on himself; his tenacity in pursuit of assembling and leading great teams; and perhaps, above all, his

《一本书看透股权架构》

  2022.3.5 涉及的案例整理 海康威视(有限合伙妙用) 复星(金字塔) 《罗辑思维》(初始股权分配不合理) 一号店(同床异梦) 平安集团(进军互联网的操盘) 蚂蚁金服(有限合伙架构,钱权分离,GP出资少但四两拨千斤,高人!) 红星美凯龙(艰辛坎坷,初始股权不合理) 公牛(混合股权架构,很经典的民营企业家架构,如果加上信托更完美) 巨轮股份(“走出去”架构,收购全世界!) 龙湖地产(境外搭建的5层架构成为红筹架构之典范,关注顶层架构的信托) UC浏览器收购(VIE,税收追缴) 顺丰借壳(多元化很难做好) 麻辣诱惑(夫妻店的股权设计,高人!) 安井(与上下游合作的股权结构) 万科、碧桂园的跟投制度 周黑鸭(境外架构与龙湖地产很类似) 正荣地产 美图公司(VIE架构) 富贵鸟 自序 所有的股权架构中都藏着一个“隐形股东”——税务局! “税负考量”、“法律考量”是“哼哈二将” 打通法律、税务、财务、管理四门学科的边界 精选了小米、蚂蚁金服、碧桂园、顺丰控股、万科地产、海底捞、公牛集团等30家名企案例和126张股权架构图 第一部分顶层架构分为3章。24个核心持股比、分股不分权的7种方法、分股的“道”和“术” 第二部分主体架构分为6章。6种主体架构模型:有限合伙架构、自然人直接架构、控股公司架构、混合股权架构、海外股权架构、契约型架构 第三部分底层架构分为3章。3种模型:创新型子公司、复制型子公司和拆分型子公司 第四部分架构重组分为3章。拟上市型、家族传承型、被并购型3类企业 “我们以为在驾驭股权,其实是股权在驾驭我们。” 第一部分 顶层架构 第1章 解码24个核心持股比 将公司分成4类:有限公司、非公众股份公司、新三板公司[1]和上市公司。 [1] 属于非上市公众公司。 有限公司:股东是基于股东间的信任而集合在一起,股东间的关系较为紧密;股东人数有上限,不超过50人; 非公众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的股份转让没有限制。 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第2章 分股不分权的7种方法 分“钱”而不分“权”,7种控制权设计工具。在实务中,应用频次排序依次为有限合伙企业>金字塔架构>一致行动人>委托投票权>公司章程控制>优先股>AB股模式。 有限合伙企业中,股东不是直接持股拟设立的核心公司 [1] ,而是先由股东搭建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再由持股平台间接持有核心公司。 通过

产品随想 | 读《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至第六章

第四章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所以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土地、金融、国企等),不可避免会介入实业投资。 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不是讲道理的唯一形式,也不一定是最优形式,具体的案例故事常常比抽象的道理更有力量,启发更大。(1)在行业或产业研究中,案例常常包含被模型忽视的大量重要信息,尤其是头部企业的案例。依赖企业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通常强调行业平均值。但平均值信息有限,因为大多数行业“二八分化”严重,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可比性。财务数据也无法捕捉大企业的关键特征:大企业不仅是技术的汇聚点和创新平台,也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产业链核心,与政府关系历来深厚复杂,在资本主义世界也是如此。 ──需要判断,而不仅仅是数据,具体工作中,亦如是 本章结构: 前两节是两个行业案例:液晶显示和光伏。 第三节介绍近些年兴起的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这种基金不仅是一种新的招商引资方式和产业政策工具,也是一种以市场化方式使用财政资金的探索。 第一节 京东方与政府投资 显示屏和电视,硬件成本近八成来自液晶显示面板。 2008年,面板行业由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主导,大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忽略不计。2012年,我国进口显示面板总值高达50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石。 ──原来液晶面板,也曾被如此卡脖子 在显示面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以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公司京东方为例,其液晶显示面板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领域的销量近些年来一直居于全球首位。(2)根据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报告,前六大股东均是北京、合肥、重庆三地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合计占股比例为23.8%。其中既有综合类国资集团(如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也有聚焦具体行业的国有控股集团(如北京电子控股),还有上一章讨论的地方城投公司(如合肥建投和重庆渝富)。投资方式既有直接股权投资,也有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见本章第三节)进行的投资。 ──非常典型的案例,学习之 大陆花了近20年才让彩电工业价值链的95%实现了本土化,但由于没跟上液晶显示的技术变迁,一夜之间价值链的80%又需要依赖进口。 ──创新跟不上的代价,又是新的15年 2001年至2006年,三星、LG、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等六家主要企业,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召开了共计53次“晶体会议”,协商作价和联合

滑雪小知识──关于雪具、雪场的选择

护具里面:护臀是穿给缆车的,护膝是穿给自己的,护甲是穿给鱼雷的。雪镜是必须的,镜片要尽量选择增透,国内雪场背阴的情况要多于正阳直晒的情况,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雪的蒸发。所以偏振的增透的会比金属镀膜高光的更实用,当然选择一款变色的或者是多镜片的也可以 带雪镜尽量不要带近视眼镜在里面,非常的危险。带隐形眼镜是好选择。那种专门卡雪镜里面的蝴蝶镜架也不是个很好的选择,在受到撞击以后,近视镜,蝴蝶镜都会第一时间冲击你的鼻梁,我已经见过好几个摔跤鼻梁划破的,都是带眼镜造成的 如果你一定要带,那么选择专门能够带近视镜的雪镜,那样的雪镜的特点是视野在眼镜两侧有增加,不会因为眼镜框影响视野,UVEX就有这样的款式 作者:奥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41286/answer/579355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 崇礼: 行:开车就不说了,注意张承高速入口不远的张家口服务区过了以后的那个摄像头,限速80。冬奥会修条绕开八高的高速,北京人的和路过北京的人的福音。北京的话有长途车直达崇礼,雪季还有山脉捷运中巴可以选择。而且北京俱乐部活动几乎每周都有。外地的目前是可以先到张家口,然后打车或者坐长途中巴,大巴。从火车站到长途车站很折腾。冬奥会有城际快速铁路绕过张家口直达太子城奥运村,但是离崇礼县城还有20公里。奥运村有到崇礼县城的直通车,不过也挺折腾。 住:崇礼现成满眼都是宾馆,普遍价格目前还不离谱。还有很多家庭旅馆,(小广告)我的好朋友小娇家庭旅馆是我很推荐的,干净,方便(你拎着雪具爬一楼方便,还是没电梯的6楼方便?),吃的好,小娇人很仗义,来的都是老客户,关系处的非常好。另外崇礼县城的一些连锁快捷酒店也都有,汉庭,格林豪泰。你也可以住雪场,长城岭宾馆很干净,出门就是长城岭雪场,吃的都是运动员餐特香。你还可以住云顶,如果不差钱,那个是5星国际标准大酒店,除了服务不是。吃的也很好,出门也是雪道。你还可以住万龙酒店,性价比挺高,晚餐有著名的万龙自助餐,感觉像在北京吃金钱豹,不过寿司生鱼片去得晚了下手慢了就没了。多乐美地公寓也挺好,那个是青年旅社形式的,上下铺很热闹。 吃:羊肉好吃,涮的烤的,人多就来一只烤全羊吧。莜面也不错,少吃,不好消化。蘑菇特鲜美,都是当地采摘

产品随想 | 读秦晖《走出帝制》:第一至第五章

  第一章 ”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 孙中山先生临终的遗嘱也说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可见革命后的现实的确是令人失望。如果把革命当作富国强兵的手段,革命后的民国年间显然没能实现这个目的。如果把革命当作制度的更替,那么帝制虽然废除,民主却未能建立,无论是军阀割据,还是一党专政,显然都大有违于辛亥时贤的初衷。当初的民主派固不待言,就是立宪派,乃至保皇派,也都既不希望看到军阀割据,也不希望看到一党专政的。 ──秦晖老师,开篇正文第2页,就已扔下如此之言,读来酣畅淋漓! 汉景帝:“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哈哈,你们文人别说了,谈谈风花雪月!谈谈现世安好! 于是当时的人们就认真讨论了我们要引进的作为好东西的现代”政党“与传统时代的坏东西”会党“、 ”朋党“有何区别。诸如政党是公民以政见认同为纽带的自由结社,会党是要宣誓效忠、贼船能上不能下的依附性组织;”朋党是专制政治的产物,政党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政党只要求彼此政见相合,而会党则要求党员忠于党魁个人;政党是议院中”明目张胆主张国是者“,而朋党是”鼠伏狐媚以售其奸“的秘密组织;政党是多元的,”足以并立,而不能相灭“,朋党、会党则是倾轧无度、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如此等等 ──没想到100年前的先辈,已辨析如此之深,我等羞愧 清末朝廷想搞的是”日本式立宪“,当然,这里指的不是战后日本那种保留了天皇的民主制,而是明治维新建立的”皇道“政体,就是明治时期那样把权力从诸侯(诸藩)那里收归中央,以强化天皇的权力,即所谓”大政奉还“”废藩置县“,在中国人看起来就像是”西化“形式下的一次”周秦之变“,即从”封建“变成真正的帝制,使天皇从类似中国古代周天子式的”虚君“变成秦始皇式拥有实权的”实君“。 ──一针见血,清朝追求的其实只是个”立宪“壳子,假的 正是立宪派与革命派加上中国传统的反对势力(会党、民变乃至朝廷内部尾大不掉的军阀政客之类)汇成大潮一齐“动蛮”,造成了清朝的垮台 第二章 ”改朝换代“与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性问题 ──”封建“与帝制的比较 后来立宪英国更是接连出了两个”外族王朝“,即源于德国的汉诺威王朝和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当时”德国人“乔治一世国王因不会讲英语而不愿出席枢密院会议,形成惯例后使枢密院脱离国王干预而演变成后来的内阁。 我们看看世界上成功通过君主立宪建立

产品爱好者周刊 第12期:每月读10本书

Products https://github.com/rumsystem/quorum 霍矩发起的开源区块链项目,期望能成 Vvebo:第三方iPhone微博客户端 Ideas 中国房子既想去库存, 又不想降房价, 是否有点矛盾?: https://project-gutenberg.github.io/Pincong/post/9ad409752769a7fb74914f46bb50b4d9/ 关于中国楼市去库存的一些讨论,非常有意思,其中关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金融银行机构、购房者关系的描述、大城市房价缓慢上涨给中小城市去库存争取时间 https://project-gutenberg.github.io/Pincong/post/257ce84c1d1084f9c417b8ece2d953ea/ “政法”:“法律是为政治服务的” 非常可怕的论点 Outside interests 有什么适合大声朗读、文笔优美的英文散文?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250665 回答里面,有些是满满的回忆 有些城市的灯光偏白偏冷,如上海、东京;而有些城市的灯光偏黄偏暖,如纽约、伦敦。为什么? - 法棍卡玩设计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1971760/answer/1708096368 《玻璃心》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7UPbhErE 结合Wiki食用,更佳 唐朝:每个月读5-6本书(真心羡慕) 他变化的书单里,可以看到基本是随着当下的时事热点选书的。比如恒大近期事件,看了《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碧桂园财务总监的书)、《置身事内》(将中央与地方关系,土地财政) 唐朝:仅会考虑2017年以前建成的房产,新房或二手均可 原因是:2017年开始,新房限价,市场开始火爆到抢房的境界。经济学常识告诉我2017年以后建设的房子,质量低劣的概率更大 Business & Market data 北京环球影城,首旅集团占股70%,所以很多时候吐槽的高昂票价,被自己人拿走很多。 蔡崇信:台北长大!13 岁美国念书,爸爸也是耶鲁毕业,他本人是加拿大台湾双重国籍 中央在税收里很大部分,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其它部分都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