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产品随想 | 读《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第二章:财税与政府行为

第二章 财税与政府行为

  • 我很喜欢两部国产电视剧,一部是《大明王朝1566》,一部是《走向共和》。这两部剧有个共同点:开场第一集中,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们,出场都没有半点慷慨激昂或阴险狡诈的样子,反倒都在做世上最乏味的事——算账。大明朝的阁老们在算国库的亏空和来年的预算,李鸿章、慈禧和光绪则在为建海军和修颐和园的费用伤脑筋。然而算着算着,观众就看到了刀光剑影,原来所有的政见冲突和人事谋略,都隐在这一两一两银子的账目之中。
    ──牢记,政府是民众付款支持的公共服务,是很烧钱的

  • 要真正理解政府行为,必然要了解财税。道理很朴素:办事要花钱,如果没钱,话说得再好听也难以落实。要想把握政府的真实意图和动向,不能光读文件,还要看政府资金的流向和数量,所以财政从来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

  • 从花钱的角度看,“事权与财力匹配”或者说“事权与支出责任匹配”这个原则,争议不大。但从预算收入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是否也应该有与事权相适应的收钱的权力,让“事权与财权匹配”,这个问题争议就大了。暂先不管这些争议,实际情况是地方政府的支出和收入高度不匹配。从图2-1可以看出,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就一直高于预算收入。近些年地方预算支出占全国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5%,但收入的占比只有50%—55%,入不敷出的部分要通过中央转移支付来填补。
    ──这是经济角度的理解,如果站到政治角度,中央也并不希望有一个过于富庶的地方

  • 1994年分税制改革对政府行为和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 本章结构:

    • 第一节介绍这次改革的背景和过程,加深我们对央地关系的理解。
    • 第二节分析改革对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介绍地方政府为了应对财政压力而发展出的“土地财政”,这是理解城市化和债务问题的基础。
    • 第三节讨论分税制造成的基层财政压力与地区间不平衡,并介绍相关改革。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

  • 1985—1993年,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是比较匹配的(图2-1),这种“事权和财权匹配”的体制对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也造成很多不良后果,催生了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的特点,非“承包”莫属:农村搞土地承包,城市搞企业承包,政府搞财政承包。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一时还无法立刻接受“私有”的观念,毕竟之前搞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和公有制。我国的基本国策决定了不能对所有权做出根本性变革,只能对使用权和经营权实行承包制,以提高工作积极性。财政承包始于1980年,中央与省级财政之间对收入和支出进行包干,地方可以留下一部分增收。1980—1984年是财政包干体制的实验阶段,1985年以后全面推行,建立了“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
    ──财政承包,挺陌生的名词

  • 广东的包干形式更简单,1988年上解中央14亿元,以后每年在此基础上递增9%,剩余的都归自己。1988年,广东预算收入108亿元,上解的14亿元不过只占13%。而且广东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远高于9%(1989年比上年增加了27%),上解负担实际上越来越轻,正因如此,广东对后来的分税制改革一开始是反对的。相比之下,上海的负担就重多了。上海实行“定额上解”,每年雷打不动上缴中央105亿元。1988年,上海的预算收入是162亿元,上解105亿元,占比65%,财政压力很大。
    ──现在广东和上海,应该是唯二转移支付为正的省市,广东是历史上降低了负担(为改革开放),上海倒是一直为全国人民做贡献 (广东这里我们能看到的启发是,地方上加大开放,中央降低抽血,地方财政并不会很艰难)

  • 财政承包制下,交完了中央的,剩下的都是地方自己的,因此地方有动力扩大税收来源,大力发展经济。(2)一种做法就是大力兴办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可以为地方政府贡献两类收入。第一是交给县政府的增值税(增值税改革前也叫产品税)。企业只要开工生产,不管盈利与否都得交增值税,规模越大缴税越多,所以县政府有很强的动力做大、做多乡镇企业。
    ──不管盈利与否,就收税,明显不合理......

  • 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的起步时期,在很多根本性制度尚未建立、观念尚未转变之前,各类承包制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推动社会整体走出僵化的计划经济,让人们切实感受到收入增长,逐渐转变观念。但也正是因为改革转型的特殊性,很多承包制包括财政包干制注定不能持久。财政包干造成了“两个比重”不断降低:中央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全国财政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低(图2-2)。不仅中央变得越来越穷,财政整体也越来越穷。
    ──需要有个度,财政过于贫穷,不利于国防等;过于富裕,老百姓生活艰难

  • 一方面,这跟承包制本身的不稳定有关。央地分成比例每隔几年就要重新谈判一次,若地方税收收入增长很快,下次谈判时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落得一个更高的上缴基数和更吃亏的分成比例。为避免“鞭打快牛”,地方政府有意不让预算收入增长太快。另一方面,这也跟当时盛行的预算外收入有关。虽然地方预算内的税收收入要和中央分成,但预算外收入则可以独享。如果给企业减免税,“藏富于企业”,再通过其他诸如行政收费、集资、摊派、赞助等手段收一些回来,就可以避免和中央分成,变成可以完全自由支配的预算外收入。地方政府因此经常给本地企业违规减税,企业偷税漏税也非常普遍,税收收入自然上不去,但预算外收入却迅猛增长。1982—1992年,地方预算外收入年均增长30%,远超过预算内收入年均19%的增速。1992年,地方预算外收入达到了预算内收入的86%,相当于“第二财政”了。
    ──地方政府的财技,永远不能小瞧

  • “两个比重”的下降严重削弱了国家财政能力,不利于推进改革。经济改革让很多人的利益受损,中央必须有足够的财力去补偿,才能保障改革的推行,比如国企改革后的职工安置、裁军后的退伍军人转业等。而且像我国这样的大国,改革后的地区间发展差异很大(东中西部差异、城乡差异等),要创造平稳的环境,就需要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异,也需要中央财政的大量投入,否则连推行和保障义务教育都有困难。如果中央没钱,甚至要向地方借钱,那也就谈不上宏观调控的能力。
    ──所以现在主动权在中央,都是地方求着中央给钱

  • 时任财政部部长的刘仲藜所言:

    • 毛主席说,“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来”。
    • 财政体制改革决定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法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
  •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把税收分为三类:中央税(如关税)、地方税(如营业税)、共享税(如增值税)。同时分设国税、地税两套机构,与地方财政部门脱钩,省以下税务机关以垂直管理为主,由上级税务机构负责管理人员和工资。这种设置可以减少地方政府对税收的干扰,保障中央税收收入,但缺点也很明显:两套机构导致税务系统人员激增,提高了税收征管成本,而且企业需要应付两套人马和审查,纳税成本也高。2018年,分立了24年的国税与地税再次开始合并。
    ──合回去的背景,是防止偷漏税吧?

  • 分税制改革中最重要的税种是增值税,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4。改革之前,增值税(即产品税)是最大的地方税,改革后变成共享税,中央拿走75%,留给地方25%。

  • (项怀诚)分税制的实施远比制订方案要复杂,因为它涉及地方的利益。当时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到30%,我们改革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55%,多大的差别!所以说,分税制的改革,必须要有领导的支持。为了这项改革的展开,朱镕基总理(6)亲自带队,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走了十几个省,面对面地算账,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力气,一个省一个省去跑呢,为什么要由一个中央常委、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带队,一个省一个省去谈呢?因为只有朱总理去才能够和第一把手省委书记、省长面对面地交谈,交换意见。有的时候,书记、省长都拿不了主意的,后面还有很多老同志、老省长、老省委书记啊。如果是我们去,可能连面都见不上。
    ──从作者的描述里,我并没有读出分税制改革的必要性,作者只是在阐述,中央拿钱比例太低了,要增加 (逻辑明显不对,应该是中央的钱不够花,才要做这个动作,但中央支出的数字、困难度并没有展开描述)

  • (刘仲藜)与地方谈的时候气氛很紧张,单靠财政部是不行的,得中央出面谈。在广东谈时,谢飞同志不说话,其他的同志说一条,朱总理立即给驳回去。当时有个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叫符睿(音)就说:“朱总理啊,你这样说我们就没法谈了,您是总理,我们没法说什么。”朱总理就说:“没错,我就得这样,不然,你们谢飞同志是政治局委员,他一说话,那刘仲藜他们说什么啊,他们有话说吗?!就得我来讲。”一下就给驳回去了。这个场面紧张生动,最后应该说谢飞同志不错,广东还是服从了大局,只提出了两个要求:以1993年为基数、减免税过渡。

  • 一方面,经过分税制改革后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央政府确实要比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更加强势;另一方面,公众所接触的信息和看到的现象,大都已经是博弈后的结果,而缺少社会阅历的学生容易把博弈结果错当成博弈过程。

  • 广东当年提的要求中有一条,“以1993年为基数”。这条看似不起眼,实则大有文章。地方能从“税收返还”中收到多少钱,取决于它在“基年”的增值税收入,所以这个“基年”究竟应该是哪一年,差别很大。中央与广东的谈判是在1993年9月,所以财政部很自然地想把“基年”定为1992年。时光不能倒流,地方做不了假。可一旦把“基年”定在1993年,那到年底还有三个多月,地方可能突击收税,甚至把明年的税都挪到今年来收,大大抬高税收基数,以增加未来的税收返还。所以财政部不同意广东的要求。但为了改革顺利推行,中央最终做了妥协,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用1993年做基年。
    ──政治局委员,果然不一样,直击要害

  • 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的第二大税种,2018年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3%。2002年改革之前,企业所得税按行政隶属关系上缴:中央企业交中央,地方企业交地方。地方企业比中央企业多,所以六成以上的所得税交给了地方。地方政府自然就有动力创办价高利大的企业,比如烟厂和酒厂,这些都是创税大户。20世纪90年代,各地烟厂、酒厂越办越多,很多地方只抽本地牌子的烟、喝本地牌子的啤酒,这种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也不利于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所以现在的统一大市场,又是来打破地方财政利益的?

  • 分税制是20世纪90年代推行的根本性改革之一,也是最为成功的改革之一。改革扭转了“两个比重”不断下滑的趋势(图2-2):中央占全国预算收入的比重从改革前的22%一跃变成55%,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国家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也从改革前的11%逐渐增加到了20%以上。改革大大增强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之后应付一系列重大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等)奠定了基础,也保障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如国企改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分税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模式。
    ──逐一点评作者的描述:1)对谁来说成功?人民的税负并没有下降,反而要应付2个班子,成功的是中央;2)汶川地震,貌似不好算典型案例;3)国企改革和军队改革我认为OK;4)地方发展经济模式的改变,变好?变坏?至少土地财政这点上,对人民生活品质并不好 (但对地方纳税、收钱的行政成本,是大大利好)

第二节 土地财政

  • 分税制并没有改变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却减少了其手头可支配的财政资源。虽然中央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可以填补预算内收支缺口,但发展经济所需的诸多额外支出,比如招商引资和土地开发等,就需要另筹资金了。一方面,地方可以努力增加税收规模。虽然需要和中央分成,但蛋糕做大后,自己分得的收入总量也会增加。另一方面,地方可以增加预算外收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围绕土地出让和开发所产生的“土地财政”。
    ──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我理解也是一种双轨制,并不好

  • 改革前,企业的大多数税收按隶属关系上缴,改革后则变成了在所在地上缴,这自然会刺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地方政府尤其青睐重资产的制造业,一是因为投资规模大,对GDP的拉动作用明显;二是因为增值税在生产环节征收,跟生产规模直接挂钩;三是因为制造业不仅可以吸纳从农业部门转移出的低技能劳动力,也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相关税收。

  • 因为绝大多数税收征收自企业,且多在生产环节征收,所以地方政府重视企业而相对轻视民生,重视生产而相对轻视消费。以增值税为例,虽然企业可以层层抵扣,最终支付税金的一般是消费者(增值税发票上会分开记录货款和税额,消费者支付的是二者之和),但因为增值税在生产环节征收,所以地方政府更加关心企业所在地而不是消费者所在地。这种倚重生产的税制,刺激了各地竞相投资制造业、上马大项目,推动了制造业迅猛发展,加之充足高效的劳动力资源和全球产业链重整等内外因素,我国在短短二三十年内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当然,这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比如说,地方为争夺税收和大工业项目,不惜放松环保监督,损害了生态环境,推高了过剩产能。2007—2014年,地方政府的工业税收收入中,一半来自过剩产能行业。而在那些财政压力较大的地区,工业污染水平也普遍较高。
    ──假如说,收税放在消费地收,会如何? (貌似不行,这样的话北上广深富裕的地方消费多,税多,导致落后些的省份收入更差了)

  • 不仅九成的税收征收自企业,税收之外的其他政府收入基本也都征收自企业,比如土地转让费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社保费中个人缴纳的比例也低于企业缴纳的比例。所以在分税制改革后的头些年,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上向招商引资倾斜(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补贴等),而民生支出(教育、医疗、环保等)相对不足。

  • 2002年,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更加重视民生支出。由于第一章中讨论过的规模经济、信息复杂性等原因,民生支出基本都由地方政府承担,所以地方支出占比从2002年开始快速增长,从70%一直增长到了85%

  • 总的来看,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手中能用来发展经济的资源受到了几方面的挤压。首先,预算内财政支出从重点支持生产建设转向了重点支持公共服务和民生。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费”占40%,“社会文教费”(科教文卫及社会保障)只占26%。到了2018年,“社会文教费”支出占到了40%,“经济建设费”则下降了。(17)其次,分税制改革前,企业不仅缴税,还要向地方政府缴纳很多费(行政收费、集资、摊派、赞助等),这部分预算外收入在改革后大大减少。9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也纷纷改制,利润不再上缴,基层政府的预算外收入进一步减少。最后,2001年的税改中,中央政府又拿走了所得税收入的60%,加剧了地方财政压力。地方不得不另谋出路,寻找资金来源,轰轰烈烈的“土地财政”就此登场。

  •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地要转为建设用地,必须先经过征地变成国有土地,然后才可以用于发展工商业或建造住宅(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通过,对此进行了改革,详见第三章),所以国有土地的价值远远高于农地。为什么会有这种城乡割裂的土地制度?追根溯源,其实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和顶层设计,不过是从1982年宪法开始一步步演变成今天这样罢了。
    ──All Cash is Equal. 土地也应如此(啊 我逻辑不对,钱在哪里花都一样,但土地的位置不同,差距还是超大的)

  • 202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首先提到的就是“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而第一条改革意见就是打破城乡割裂的现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可见政策制定者非常清楚当前制度的积弊。
    ──这个样子,是否意味着,农村土地也要招拍挂?(想想貌似不优雅,但如果是拿农村土地,来招拍挂卖楼房,独栋别墅啥的,还是挺香的,会有不少有钱人买账)但另个可能是,全国所有的土地收入都收归中央(至少是大头)包含城市的国有土地,农村的集体土地

  • 1994年分税制改革时,国有土地转让的决定权和收益都留给了地方。当时这部分收益很少。一来虽然乡镇企业当时还很兴盛,但它们占用的都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是城市土地。二来虽然城市土地使用权当时就可以有偿转让,不必再像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无偿划拨,但各地为了招商引资(尤其是吸引外资),土地转让价格大都非常优惠,“卖地收入”并不多。
    ──因为当时还是单纯给企业,收入并不多(其实现状亦如此,对企业友好),后来农民进程,建住宅,赚发了

  • 1998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城市土地的真正价值才开始显现。第一是单位停止福利分房,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房和房地产时代的大幕拉开。1997—2002年,城镇住宅新开工面积年均增速为26%,五年增长了近4倍。第二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开始实施,基本上锁死了农村集体土地的非农建设通道,规定了农地要想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经过征地后变成国有土地,这也就确立了城市政府对土地建设的垄断权力。
    ──“确立了城市政府对土地建设的垄断权力”,作者描述到位

  • 1999年和2000年这两年的国有土地转让收入并不高(图2-4),因为尚未普遍实行土地“招拍挂”(招标、拍卖、挂牌)制度。当时的土地转让过程相当不透明,基本靠开发商各显神通。比如有些开发商趁着国有企业改革,拿到了企业出让的土地,再从城市规划部门取得开发许可,只需支付国家规定的少量土地出让金,就可以搞房地产开发。这是个转手就能发家致富的买卖,其中的腐败可想而知。

  • 2001年,为治理土地开发中的腐败和混乱,国务院提出“大力推行招标拍卖”。2002年,国土部明确四类经营用地(商业、旅游、娱乐、房地产)采用“招拍挂”制度。于是各地政府开始大量征收农民土地然后有偿转让,土地财政开始膨胀。土地出让收入从2001年开始激增,2003年就已经达到了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55%(图2-4)。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财政和信贷政策的共同刺激之下,土地转让收入再上一个台阶,2010年达到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68%。最近两年这一比重虽有所下降,但土地转让收入的绝对数额还在上涨,2018年达到62 910亿元,比2010年高2.3倍。
    ──四类经营用地招拍挂,都是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本质是对人民增加了隐形的土地税;企业的生产用地并不招拍挂,政府能以非常低廉价格,给到企业

  • 所谓“土地财政”,不仅包括巨额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还包括与土地使用和开发有关的各种税收收入。其中大部分税收的税基是土地的价值而非面积,所以税收随着土地升值而猛增。这些税收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和土地相关的税收,主要是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其收入百分之百归属地方政府。2018年,这四类税收共计15 081亿元,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15%,相当可观。另一类税收则和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企业有关,主要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2018年,这两种税收中归属地方的部分(增值税五成,所得税四成)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若把这些税收与土地转让收入加起来算作“土地财政”的总收入,2018年“土地财政”收入相当于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89%,是名副其实的“第二财政”。

  • 土地转让虽然能带来收入,但地方政府也要负担相关支出,包括征地拆迁补偿和“七通一平”等基础性土地开发支出。从近几年的数字看,跟土地转让有关的支出总体与收入相当,有时甚至比收入还高。2018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为62 910亿元,支出则为68 167亿元。光看这一项,地方政府还入不敷出。当然地方政府本来也不是靠卖地赚钱,它真正要的是土地开发之后吸引来的工商业经济活动。
    ──土地转让收入,相对透明,能看到很多地王案例;但土地转让的支出,不大透明,我个人会觉得支出项需要check

  • 从时间点上看,大规模的土地财政收入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所得税改革后,中央财政进一步集权,拿走了企业所得税的六成。从那以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方式就从之前的“工业化”变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两手抓:一方面继续低价供应大量工业用地,招商引资;另一方面限制商住用地供给,从不断攀升的地价中赚取土地垄断收益。这些年出让的城市土地中,工业用地面积约占一半,但出让价格极低:2000年每平方米是444元,2018年是820元,只涨了85%。而商业用地价格增长了4.6倍,住宅用地价格更是勐增了7.4倍
    ──我心中的疑惑,通顺了!

  • 所以商住用地虽然面积上只占出让土地的一半,但贡献了几乎所有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因此“土地财政”的实质是“房地产财政”。一方面,各地都补贴工业用地,大力招商引资,推动了制造业迅勐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新增人口涌入经济发达地区,而这些地方的住宅用地供给却不足,房价自然飞涨,带动地价飞涨,土地拍卖的天价“地王”频出。
    ──其实学者,社会上很多人,都知道问题所在
    ──抛砖引玉,我认为的解决之道是,加快一二线城市的服务业占比提升,各种第三产业等,降低低端工业占比,以缩小土地资源在生产侧的投入,将更多土地用在商住上,即:提高土地供给,别营造供不应求的样子

  • 让我们后退一步,看清楚地方政府究竟在干什么。所谓经济发展,无非就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尽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在经济起步阶段,能利用的资源主要就是人力和土地。过去几十年的很多重大改革,大都和盘活这两项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有关。与人力相比,土地更容易被资本化,将未来收益一股脑变成今天高升的地价,为地方政府所用。所以“土地财政”虽有种种弊端,但确实是过去数年城市化和工业化得以快速推进的重要资金来源。
    ──人力,其实也被资本化了,因为工资水平较全球比,真是非常便宜;另个方面想,以往政府大刀快上,出了政绩,快速看奇迹,以后政府平稳些,不瞎折腾,可能也是好事

  • 前文说过,地方在招商引资和城市化过程中,会利用手中一切资源,所以需要通盘考量税收和土地,平衡税收收入和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以达到总体收入最大化。地方政府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因为工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带动作用强,能带来增值税和其他税收,还能创造就业。而且工业生产率提升空间大、学习效应强,既能帮助本地实现现代化,也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拉动商住用地价格上涨。工业生产上下游链条长,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效果显着,若能发展出特色产业集群(如佛山的陶瓷),也就有了长久的竞争优势和稳定的税收来源。此外,地方之间招商引资竞争非常激烈。虽说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都由地方政府垄断,但工业企业可以落地的地方很多,所以在招商引资竞争中地方政府很难抬高地价。商住用地则不同,主要服务本地居民,土地供应方的垄断力量更强,更容易抬高地价。
    ──逻辑合理,优秀企业有在全国各省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居民则不一样,中国安土重迁 (若放开国境,百姓安土重迁思路改变,必然情况会不一样,那时人民也不会愿意住着狭小的40平米的房子)

  • 经济学家张五常曾做过一个比喻:地方政府就像一家商场,招商引资就是引入商铺。商铺只要交一个低廉的入场费用(类似工业用地转让费),但营业收入要和商场分成(类似增值税,不管商铺是否盈利,只要有流水就要分成)。商场要追求总体收入最大化,所以既要考虑入门费和租金的平衡,也要考虑不同商铺间的平衡。一些商铺大名鼎鼎,能为商场带来更大客流,那商场不仅可以免除它们的入门费,还可以降低分成,甚至可以倒贴(类似地方给企业的各种补贴)。

  • 以行政区划为单位、以税收和土地为手段展开招商引资竞争,且在上下级政府间层层承包责任和分享收益,这一制度架构对分税制改革后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有很强的解释力。但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和负面效果也越来越明显,需要改革。首先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见第三章)。土地的资本化运作,本质是把未来的收益抵押到今天去借钱,如果借来的钱投资质量很高,转化成了有价值的资产和未来更高的收入,那债务就不是大问题。但地方官员任期有限,难免会催生短视行为,寅吃卯粮,过度借债去搞大项目,搞“面子工程”,功是留在当代了,利是不是有千秋,就是下任领导的事了。如此一来,投资质量下降,收益不高,债务负担就越来越重。
    ──这里有个赌博逻辑:赌的是未来土地价格的上涨 + 由上涨带来的剩余垄断土地的存量价值,要高于政府历来囤积的债务及其利息。 不然后果很危险,要么硬着陆,要么通货膨胀,发钱救急

  • 经济增速随之放缓,说明资源的使用效率仍然不高。就拿土地来说,虽然各地都有动力调配好手中的土地资源,平衡工业和商住用地供给,但在全国范围内,土地资源和建设用地分配却很难优化。地区间虽然搞竞争,但用地指标不能跨省流动到效率更高的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突飞勐进,人口大量涌入,却没有足够的建设用地指标,工业和人口容量都遭遇了人为的限制。寸土寸金的上海,却保留着289.6万亩农田(2020年的数字),可以说相当不经济。同时,中西部却有大量闲置甚至荒废的产业园区。虽然地广人稀的西北本就有不少荒地,所以真实的浪费情况可能没有媒体宣扬的那么夸张,但这些用地指标本可以分给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如果竞争不能让资源转移到效率更高的地方,那这种竞争就和市场竞争不同,无法长久地提高整体效率。
    ──我个人认同,上海不留农业用地,但再发生疫情封城,可真要饿出事故

  • 可是制度一直如此,为什么前些年问题似乎不大?因为经济发展阶段变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传统农业生产率低,只要把农地变成工商业用地,农业变成工商业,效率就会大大提升。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先进企业不仅需要土地,还需要产业集聚、研发投入、技术升级、物流和金融配套等,很多地方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徒有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又有何用?改革的方向是清楚的。202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放在最前面的就是“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要求不仅要在省、市、县内部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市场壁垒,建设一个统一的市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而且要“探索建立全国性的建设用地、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以提高土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配置效率。
    ──政策的初衷挺好,希望不走样 (这样的一个后果是,现在贫穷落后的地方,以后也仍然会维持农业等状态,缺失富裕机会了,可能也是必要的政治取舍)

第三节 纵向不平衡与横向不平衡

  • 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拿走了收入的大头,但事情还是要地方办,所以支出的大头仍留在地方,地方收支差距由中央转移支付来填补。从全国总数来看,转移支付足够补上地方收支缺口。(22)但总数能补上,不等于每级政府都能补上,也不等于每个地区都能补上。省里有钱,乡里不见得有钱;广州有钱,兰州不见得有钱。这种纵向和横向的不平衡,造成了不少矛盾和冲突,也催生了很多改革。

  • 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和省分成,省也要和市县分成。可因为上级权威高于下级,所以越往基层分到的钱往往越少,但分到的任务却越来越多,出现了“财权层层上收,事权层层下压”的局面。改革后没几年,基层财政就出现了严重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末有句顺口熘流行很广:“中央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摇摇晃晃,县级财政哭爹叫娘,乡级财政精精光光。”
    ──描述真实,也催生了上层的腐败,以及下层对农村民众的剥削

  • 2000年初,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写信,信中的一句话轰动全国:“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这个“三农问题”,就成了21世纪初政策和改革的焦点之一。
    ──原来三农改革, 也有这位乡书记的功劳,我等楷模;下级财政有困难得暴露,如果只知道一味执行,后果并不好

  • 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改革及其他根本性改革(如国企改革和住房改革),激化了一些社会矛盾,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

  • 2006年1月1日,农业税彻底废止。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终结了农民缴纳了千年的“皇粮国税”。这些税费改革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也降低了农村的贫富差距。(26)之所以能推行这些改革,得益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飞速发展的工商业,使得国家财政不再依赖于农业税费。2000年至2007年,农业部门产值占GDP的比重从15%下降到了10%,而全国税收总收入却增加了3.6倍(未扣除物价因素)。
    ──农民其实承担着很重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他们减税,值得称颂

  • 农村税费改革降低了农民负担,但也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基层财政维持起来更加艰难,所以之后的改革就加大了上级的统筹和转移支付力度。

    • 其一,是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开支纳入国家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新农合”)(“新农保”)
    • 其二,是在转移支付制度中加入激励机制,鼓励基层政府达成特定目标,并给予奖励。
    • 其三,是把基层财政资源向上一级政府统筹,比如2003年开始试点的“乡财县管”改革。
  • “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改革,实质上把我国五级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央—省—市—区县—乡镇)在财政管理体制上“拉平”了,变成了三级体制(中央—省—市县)。
    ──五级体制是为了控制,当农民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其实已经可以缩减了

  • “省直管县”这种做法源于浙江,20世纪90年代就在全省施行,效果很好。但浙江情况特殊,县域经济非常强劲,很多县乃至乡镇都有特色产业集群。2019年,浙江省53个县(含县级市)里,18个是全国百强县。
    ──县强,直管才会有帮助,弱的话,肯定管不过来

  • 总体来看,分税制改革后,基层财政出现了不少困难,引发了一系列后续改革,最终涉及了财税体制的层级问题。到底要不要搞扁平化,学发达国家搞三级财政?是不是每个省都应该搞?对于相关改革效果和未来方向,目前仍有争议。
    ──很好,学者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

  • 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扩大。由于出口飞速增长,制造业自然向沿海省份集聚,以降低出口货运成本。

  • 1995年至2018年,转移支付总额从665亿元增加到了61 649亿元,增加了93倍,远高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占GDP的比重也从1%升至7%。(32)80%以上的转移支付都到了中西部地区,这保障了地区间人均财政支出的均等化。
    ──ROI如何? 因为支出不透明,完全无法感知这些支付,用在了哪里

  •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般性转移支付(2009年之后改称“均衡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35)简单来说,前者附加条件少,地方可自行决定用途,而后者必须专款专用。为什么要指定资金用途、不让地方自主决策呢?因为无条件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是为了拉平地区差距,所以越穷的地方拿到的钱越多,地方也就越缺乏增收动力。而且均衡性转移支付要保证政府运作和公务员工资,可能会刺激财政供养人员增加,恶化冗员问题。

  • 从1994年到2005年,地方政府的财政供养人员(在职加退休)猛增了60%,从2 981万人增加到4 778万人。2005年实行“三奖一补”之后,2006年财政供养人口下降了318万。之后又开始缓慢上升,2008年达到4 631万。2009年后,财政供养人员的数据不再公布。
    ──估计后面快是天文数字

  • 专项转移支付约占转移支付总额的四成,一般以“做项目”的形式来分配资金,专款专用,可以约束下级把钱花在上级指定的地方,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转移支付加大了地区间的不平等。(36)经济情况越好、财力越雄厚的地区,反而可能拿到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原因有三。第一,上级分配项目时一般不会“撒胡椒面儿”,而是倾向于集中财力投资大项目,并且交给有能力和条件的地区来做,所谓“突出重点,择优支持”。第二,2015年之前,许多项目都要求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只有有能力配套的地方才有能力承接大项目,拿到更多转移支付。(37)第三,项目审批过程中人情关系在所难免。很多专项资金是由财政部先拨款给各部委后再层层下拨,所以就有了“跑部钱进”的现象,而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与中央部委的关系也更好。(38)

  • 分税制之后兴起的“土地财政”,为地方政府贡献了每年五六万亿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着实可观,但仍不足以撬动飞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想想每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想想高铁从起步到普及不过区区十年,钱从哪里来?每个城市都在大搞建设,高楼、公园、道路、园区……日新月异,钱从哪里来?所以土地真正的力量还不在“土地财政”,而在以土地为抵押而撬动的银行信贷与其他各路资金。“土地财政”一旦嫁接了资本市场,加上了杠杆,就成了“土地金融”,能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推动经济飞速扩张,也造就了地方政府越滚越多的债务,引发了一系列宏观经济问题。“土地金融”究竟是怎么回事?政府究竟是如何融资和投资的?中外媒体和分析家们都很关心的地方政府债务,究竟是什么情况?这些是下一章的内容。

扩展阅读

  • 北京大学周飞舟的着作《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2012)与本章视角类似,但更加系统和全面,详细介绍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21世纪初主要财政改革的前因后果,有不少一手调研资料,逻辑性和结构都很好,是一本优秀的入门读物。
  • 北京大学周其仁的着作《城乡中国》(2017年修订版)阐释了城乡土地制度,既追溯了过往,也剖析了当下,语言轻松,说理清楚。
  • 中国人民大学刘守英的着作《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2018)则更为全面和详细,适合进阶参考。
  • 华中科技大学吴毅的着作《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2018年新版)是一份非常详细和生动的记录。这本社会学着作以50万字的篇幅记录了21世纪初中部某小镇上发生的很多事,大都围绕经济问题展开。
  • 《他乡之税:一个乡镇的三十年,一个国家的“隐秘”财政史》(2008)中,田毅和赵旭记录了一个北方小镇的故事。与吴毅之作不同,本书的叙事从1978年开始,记录了30年间财政变革给基层带来的种种变化。读者尤其可以了解分税制后基层财政的悬浮和空转状态,了解农业税费改革之前基层盛行的“买税”或“协税”现象。
  • 中国财税改革三十年,刘克崮 / 贾康,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原副行长
  • 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一直到2008年,每年中央转移支付总额都高于地方预算收支缺口,一般要高10%—20%。2009年“4万亿”财政金融刺激之后,地方可以通过发债来融资,收支缺口才开始大于中央转移支付(2015年新版预算法之后,省级政府才可以发债。但在2009年至2014年间,财政部可以代理省级政府发债)。
  •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 《新中国财税发展70年》作者:楼继伟 刘尚希
  • 数据来自财政部预算司原司长李萍主编的读物(2010)。如果按照2006—2008年的年均增速1.8%推算,2018年地方财政供养人员应该在5 500万人左右。根据楼继伟(2013)的数据,全国的公务员中,地方占94%(2011年)。如果这个比例也适用于全部财政供养人员,那2018年全国财政供养人员总数(在职加退休)大概是5 850万。
  •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关于201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当年85%的转移支付用在了中西部地区。而根据云南财经大学缪小林和高跃光以及云南大学王婷等人的计算(2017),从1995年到2014年,80%以上的转移支付都分配到了中西部地区。
    ──如此高的转移支付,我们得到的收益是?

Popular posts from 产品随想的博客

《星际牛仔》-中日双字幕

Link: 1) https://www.zhengmianshang.me/cowboybebop/ 2) https://share.dmhy.org/topics/view/499861_MGRT_Cowboy_Bebop_BDrip_1080p_CB_20.html 3) https://futaacg.com/detail-554a3c442d0b65167485c344c9b47b3319d0be34.html

产品随想 | 周刊 第49期:直面真实的世界

Products The Best Bluetooth Speakers   https://www.wired.com/gallery/best-bluetooth-speakers 无法拒绝的优秀蓝牙音箱 自选基金助手   https://github.com/x2rr/funds 快速获取关注基金的实时数据,查看自选基金的实时估值情况 是个好工具,但我想说,其实基金不用实时盯着的,偶尔看看就好 Copy Book   https://github.com/praveenjuge/copybook/ 常用的英语产品文案,适合当小抄,非常有意思 Podcasts   https://podcasts.bluepill.life/ Chrome插件,最有价值的是,将播客,语音转文字 LetsMarkdown.com   https://github.com/Cveinnt/LetsMarkdown.com 在线,一起写Markdown 强词有理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iCc6nO4fybqE7MR7FpyZw/videos 他真的很认真地,在YouTube上讲建筑!果断关注 PlayCover   https://github.com/PlayCover/PlayCover Run iOS apps & games on M1 Mac with mouse, keyboard and controller support. 有预感,以后苹果自家系统级,也会有这样的支持出来 TypeLit.io   https://www.typelit.io/ Improve your typing online by practicing on your favorite literature. 非常有趣, 用公共领域版权的经典作品,来做打字训练 iHateRegex   https://github.com/geongeorge/i-hate-regex The code for iHateregex.io 😈 - The Regex Cheat Sheet “ don't just use; understand. ” ——作者这句话非常好,正则表达式,是我一直没能掌握的点 RealityScan   ht

产品随想 | 读《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至第六章

第四章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所以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土地、金融、国企等),不可避免会介入实业投资。 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不是讲道理的唯一形式,也不一定是最优形式,具体的案例故事常常比抽象的道理更有力量,启发更大。(1)在行业或产业研究中,案例常常包含被模型忽视的大量重要信息,尤其是头部企业的案例。依赖企业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通常强调行业平均值。但平均值信息有限,因为大多数行业“二八分化”严重,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可比性。财务数据也无法捕捉大企业的关键特征:大企业不仅是技术的汇聚点和创新平台,也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产业链核心,与政府关系历来深厚复杂,在资本主义世界也是如此。 ──需要判断,而不仅仅是数据,具体工作中,亦如是 本章结构: 前两节是两个行业案例:液晶显示和光伏。 第三节介绍近些年兴起的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这种基金不仅是一种新的招商引资方式和产业政策工具,也是一种以市场化方式使用财政资金的探索。 第一节 京东方与政府投资 显示屏和电视,硬件成本近八成来自液晶显示面板。 2008年,面板行业由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主导,大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忽略不计。2012年,我国进口显示面板总值高达50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石。 ──原来液晶面板,也曾被如此卡脖子 在显示面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以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公司京东方为例,其液晶显示面板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领域的销量近些年来一直居于全球首位。(2)根据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报告,前六大股东均是北京、合肥、重庆三地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合计占股比例为23.8%。其中既有综合类国资集团(如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也有聚焦具体行业的国有控股集团(如北京电子控股),还有上一章讨论的地方城投公司(如合肥建投和重庆渝富)。投资方式既有直接股权投资,也有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见本章第三节)进行的投资。 ──非常典型的案例,学习之 大陆花了近20年才让彩电工业价值链的95%实现了本土化,但由于没跟上液晶显示的技术变迁,一夜之间价值链的80%又需要依赖进口。 ──创新跟不上的代价,又是新的15年 2001年至2006年,三星、LG、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等六家主要企业,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召开了共计53次“晶体会议”,协商作价和联合

《Becoming Steve Jobs》Chapter 9 Maybe They Had to Be Crazy

At a trade conference on October 6, 1997, exactly three weeks after Steve announced that he was taking on the title of iCEO, Michael Dell, the billionaire founder of his eponymous build-to-order PC clone business, was asked what he would do if he were put in charge of Apple Computer. “What would I do?” brayed the CEO, who was a decade younger than Steve. “I’d shut it down and give the money back to shareholders.” Steve shot back an email: “CEOs are supposed to have class,” he wrote. But just a year and a half earlier he had told me pretty much the same thing: “Apple ain’t worth anything like the price of its stock,” he’d said. CEO应该有教养,哈哈哈 我骂可以,Dell骂不行 Yet here in the fall of 1997, facing a corporate mess that would have challenged the world’s greatest managers, Steve slowly started to show what he had learned in the eleven years since he was last at Apple. He had developed some discipline as he salvaged NeXT and negotiated a deal and an IPO for Pixar. He had learned the value of patie

产品爱好者周刊 第12期:每月读10本书

Products https://github.com/rumsystem/quorum 霍矩发起的开源区块链项目,期望能成 Vvebo:第三方iPhone微博客户端 Ideas 中国房子既想去库存, 又不想降房价, 是否有点矛盾?: https://project-gutenberg.github.io/Pincong/post/9ad409752769a7fb74914f46bb50b4d9/ 关于中国楼市去库存的一些讨论,非常有意思,其中关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金融银行机构、购房者关系的描述、大城市房价缓慢上涨给中小城市去库存争取时间 https://project-gutenberg.github.io/Pincong/post/257ce84c1d1084f9c417b8ece2d953ea/ “政法”:“法律是为政治服务的” 非常可怕的论点 Outside interests 有什么适合大声朗读、文笔优美的英文散文?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250665 回答里面,有些是满满的回忆 有些城市的灯光偏白偏冷,如上海、东京;而有些城市的灯光偏黄偏暖,如纽约、伦敦。为什么? - 法棍卡玩设计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1971760/answer/1708096368 《玻璃心》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7UPbhErE 结合Wiki食用,更佳 唐朝:每个月读5-6本书(真心羡慕) 他变化的书单里,可以看到基本是随着当下的时事热点选书的。比如恒大近期事件,看了《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碧桂园财务总监的书)、《置身事内》(将中央与地方关系,土地财政) 唐朝:仅会考虑2017年以前建成的房产,新房或二手均可 原因是:2017年开始,新房限价,市场开始火爆到抢房的境界。经济学常识告诉我2017年以后建设的房子,质量低劣的概率更大 Business & Market data 北京环球影城,首旅集团占股70%,所以很多时候吐槽的高昂票价,被自己人拿走很多。 蔡崇信:台北长大!13 岁美国念书,爸爸也是耶鲁毕业,他本人是加拿大台湾双重国籍 中央在税收里很大部分,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其它部分都在地方

产品随想 | 陪读《Make Something Wonderful:Steve Jobs in his own words》1976-1996

  There’s lots of ways to be, as a person. And some people express their deep appreciation in different ways. But one of the ways that I believe people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to the rest of humanity is to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and put it out there. And you never meet the people. You never shake their hands. You never hear their story or tell yours. But somehow, in the act of making something with a great deal of care and love, something’s transmitted there. And it’s a way of expressing to the rest of our species our deep appreciation. So we need to be true to who we are and remember what’s really important to us. ──Steve, 2007 Introduction by Laurene Powell Jobs Much of what’s in these pages reflects guiding themes of Steve’s life: his sense of the worlds that would emerge from marrying the arts and technology; his unbelievable rigor, which he imposed first and most strenuously on himself; his tenacity in pursuit of assembling and leading great teams; and perhaps, above all, his

《一本书看透股权架构》

  2022.3.5 涉及的案例整理 海康威视(有限合伙妙用) 复星(金字塔) 《罗辑思维》(初始股权分配不合理) 一号店(同床异梦) 平安集团(进军互联网的操盘) 蚂蚁金服(有限合伙架构,钱权分离,GP出资少但四两拨千斤,高人!) 红星美凯龙(艰辛坎坷,初始股权不合理) 公牛(混合股权架构,很经典的民营企业家架构,如果加上信托更完美) 巨轮股份(“走出去”架构,收购全世界!) 龙湖地产(境外搭建的5层架构成为红筹架构之典范,关注顶层架构的信托) UC浏览器收购(VIE,税收追缴) 顺丰借壳(多元化很难做好) 麻辣诱惑(夫妻店的股权设计,高人!) 安井(与上下游合作的股权结构) 万科、碧桂园的跟投制度 周黑鸭(境外架构与龙湖地产很类似) 正荣地产 美图公司(VIE架构) 富贵鸟 自序 所有的股权架构中都藏着一个“隐形股东”——税务局! “税负考量”、“法律考量”是“哼哈二将” 打通法律、税务、财务、管理四门学科的边界 精选了小米、蚂蚁金服、碧桂园、顺丰控股、万科地产、海底捞、公牛集团等30家名企案例和126张股权架构图 第一部分顶层架构分为3章。24个核心持股比、分股不分权的7种方法、分股的“道”和“术” 第二部分主体架构分为6章。6种主体架构模型:有限合伙架构、自然人直接架构、控股公司架构、混合股权架构、海外股权架构、契约型架构 第三部分底层架构分为3章。3种模型:创新型子公司、复制型子公司和拆分型子公司 第四部分架构重组分为3章。拟上市型、家族传承型、被并购型3类企业 “我们以为在驾驭股权,其实是股权在驾驭我们。” 第一部分 顶层架构 第1章 解码24个核心持股比 将公司分成4类:有限公司、非公众股份公司、新三板公司[1]和上市公司。 [1] 属于非上市公众公司。 有限公司:股东是基于股东间的信任而集合在一起,股东间的关系较为紧密;股东人数有上限,不超过50人; 非公众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的股份转让没有限制。 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第2章 分股不分权的7种方法 分“钱”而不分“权”,7种控制权设计工具。在实务中,应用频次排序依次为有限合伙企业>金字塔架构>一致行动人>委托投票权>公司章程控制>优先股>AB股模式。 有限合伙企业中,股东不是直接持股拟设立的核心公司 [1] ,而是先由股东搭建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再由持股平台间接持有核心公司。 通过

八百元八核的服务器?二手服务器搭建指南

原文地址是 八百元八核的服务器?二手服务器搭建指南 ,对作者表示感谢 当你在花近万元剁手i7 5960x时,有没有想过,在华强北的某个角落,有一群人靠几百块收来的二手服务器配件,搭建了一台性能同等,甚至更强的服务器!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笔者之前发的贴子《 看我如何用一千块钱搭个八核十六线程、32G内存的工作站 》。笔者随意发(pian)了(dian)一(gao)帖(fei),没想到得到了近百条回复!毕竟是弄这一行的,想必各位对硬件兴♂趣肯定也不弱 。 上一贴中,笔者全程自嗨,展示了自己搭建二手服务器的全过程,不少同学看的云里雾里的,所以笔者便有了发这一贴的打算。 这一贴中,笔者将尽力系统地讲述捡垃圾的方法和值得剁手的配件,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带大家搭建自己心仪的服务器。 首先,在看此帖之前,请确认你有攒机的经验和一颗经得起折腾的心(或者你很有钱)。 攒洋垃圾服务器的过程和普通电脑差不多(一般情况下),你只要有自己装机的经验即可。 长文、多图预警,不过建议认真读完全篇,这里面句句都是笔者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  目录: 1、捡垃圾概述 2、服务器CPU通览 3、配件(内存、硬盘)介绍 4、主板(含准系统)通览 5、LGA1366详述 6、LGA2011(含V1、V3)详述 7、笔者常用配置单介绍 8、800元8核搭建实战 由于全文太长,分成上、下两部分,前3章为上,重概念和基础知识;后5章为下,重实践。 注: 1、此文章的信息多是笔者的经验和各处收集所来,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2、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 3、所有的价格信息来着2017年3月24日的 淘宝和华强北 报价。 概述 简介 “捡垃圾”,是对折腾各类二手服务器配件的戏称,而折腾这些的人也被称作为“垃圾佬”,由于大部分二手服务器配件来自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亦被称为“洋垃圾”。 洋垃圾来源 这些所谓的洋垃圾主要是从国外的服务器上拆机或从OEM的渠道流放出来的,商家直接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购买,运回国内就进行销售(以货柜作为单位),然后进行分类卖给散户。 服务器市场配件往往是民用市场不可触及的高端,而且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这就造成了大量二手配件

产品随想 | 读秦晖《走出帝制》:第一至第五章

  第一章 ”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 孙中山先生临终的遗嘱也说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可见革命后的现实的确是令人失望。如果把革命当作富国强兵的手段,革命后的民国年间显然没能实现这个目的。如果把革命当作制度的更替,那么帝制虽然废除,民主却未能建立,无论是军阀割据,还是一党专政,显然都大有违于辛亥时贤的初衷。当初的民主派固不待言,就是立宪派,乃至保皇派,也都既不希望看到军阀割据,也不希望看到一党专政的。 ──秦晖老师,开篇正文第2页,就已扔下如此之言,读来酣畅淋漓! 汉景帝:“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哈哈,你们文人别说了,谈谈风花雪月!谈谈现世安好! 于是当时的人们就认真讨论了我们要引进的作为好东西的现代”政党“与传统时代的坏东西”会党“、 ”朋党“有何区别。诸如政党是公民以政见认同为纽带的自由结社,会党是要宣誓效忠、贼船能上不能下的依附性组织;”朋党是专制政治的产物,政党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政党只要求彼此政见相合,而会党则要求党员忠于党魁个人;政党是议院中”明目张胆主张国是者“,而朋党是”鼠伏狐媚以售其奸“的秘密组织;政党是多元的,”足以并立,而不能相灭“,朋党、会党则是倾轧无度、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如此等等 ──没想到100年前的先辈,已辨析如此之深,我等羞愧 清末朝廷想搞的是”日本式立宪“,当然,这里指的不是战后日本那种保留了天皇的民主制,而是明治维新建立的”皇道“政体,就是明治时期那样把权力从诸侯(诸藩)那里收归中央,以强化天皇的权力,即所谓”大政奉还“”废藩置县“,在中国人看起来就像是”西化“形式下的一次”周秦之变“,即从”封建“变成真正的帝制,使天皇从类似中国古代周天子式的”虚君“变成秦始皇式拥有实权的”实君“。 ──一针见血,清朝追求的其实只是个”立宪“壳子,假的 正是立宪派与革命派加上中国传统的反对势力(会党、民变乃至朝廷内部尾大不掉的军阀政客之类)汇成大潮一齐“动蛮”,造成了清朝的垮台 第二章 ”改朝换代“与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性问题 ──”封建“与帝制的比较 后来立宪英国更是接连出了两个”外族王朝“,即源于德国的汉诺威王朝和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当时”德国人“乔治一世国王因不会讲英语而不愿出席枢密院会议,形成惯例后使枢密院脱离国王干预而演变成后来的内阁。 我们看看世界上成功通过君主立宪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