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产品随想 | 陪读 | kkndme:2010年的房地产调控,我们收获了什么?写在房价暴涨前

原始链接

陪读笔记

  • 居者有其屋并不等于人人享有商品房的产权。居住的房屋也不等于商品房。
    ——任志强描述有理,商品房本质还是商品,建立在交易/稀缺性之上,你在山里搭茅草屋也可以满足你居住的需求,但它不是商品房

  • 大明律明令禁止超标准建房,如果违禁,不仅仅是收税的问题,而是打板子下大狱,没收充公的,比房产税可要狠多了。但是终究没能执行下去,原因在于官员太腐败,不符合官员地主阶层的利益,最后名存实亡了。
    ——有趣,和房产税对照着看

  • 房价不是由统计局的平均收入决定的。而是精英的平均收入决定的
    ——不同意此说法,并不是“精英的平均收入决定的”,而是去除掉温饱线以下民众后,剩余人群的平均收入决定的

  • 公租房的推出是房租垄断进程的里程碑。
    ——非常新的观点,坐看贴主如何展开分析。

  • 能够容纳大量资金的只有两个领域:农产品领域(满足老百姓的肚子)和商品房领域(居住权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产权要满足精英阶层的需求)。
    ——“两个领域”过于绝对,不对,股市也是很大很重要的1个领域

  • 政府的职责应该向无房者提供保障房,而非要把商品房赋予稳定社会的职能。
    ——有理,商品房是改善居住品质用的,它的质量理应更高

  • 税收从来都是向下游转嫁的,政府多收出来的钱一定是通过最下游的房租来体现。
    ——同样是看供求关系,供给的出租房源若高,那房东会多承担一部分房租提升成本(但租客,同样是会承担的,并不是0)

  • 自古而今,即使最辉煌的朝代,最被广大群众津津乐道的太平盛世,普通群众也仅仅只是解决了温饱而已,包括贞观、文景、康干。
    ——对许多民众来说,温饱已经是一个心满意足的目标

  • 房产税征收一旦实际操作起来,会不得人心,征收难度非常之大,实际效果难以预知。而如果房产税征收效果不佳,地方政府卖地收入再受到巨大影响,对政府来说非常得不偿失。
    ——逻辑是:房产税征收的对象,是庞大的一个个个体(但现在的出租租赁网签,其实就在为以后的房产税,提供制度/执行便利),税收执行成本比较高(不像卖地,只要盯着几个开发商拿钱就好了)

  • 以后的路,民营开发商的日子将变得越发艰难。土地是地方政府的,商品房开发是央企和国企的。
    ——天涯网友,真是厉害,10年前就已经预见

  • 处于金字塔下层的40%家庭,如果还没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那么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就越发的变得不可能。
    ——希望不要成真

  • 中国自古以来,商人都是没有地位的,商人的财产可以随时被官员没收,自古如此,至今如此,即使是今天也并没有出现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宣言。即使出现了,也没有任何可以操作的可能。
    ——可悲,作者描述的直白,却又真实

  • 房产税

    • 1、如果采用不公平法则:公务员,垄断企业,事业单位的福利房不上税,权贵与利益集团购买囤积的大量商品房不上税,只有普通百姓上税,会加剧社会矛盾,而房产税会大幅提升租金,在公租房没有大量建起来之前,对稳定不利,维稳才是第一要务。
    • 2、如果实行公平法则:小产权房,福利房,权贵囤积房都要上税,执行难度太大,可操作性不强,阻力几乎难以逾越。
    • 作者判断:如果真的收房产税,采用不公平法则的可能性最大,普通的无房百姓生活将变得非常艰难。
      ——从2022年试点推广看,起初是想按2执行的,但被严重反对
  • 调控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央在房地产的游戏中没有得到好处。调控是为了让中央的国家队参与进来,成为主体。
    ——我并不认同作者这个观点

  • 商品房和公租房的区别实际就是土地性质的不同,一个是出让,一个是划拨
    出让那必须是招拍挂,那必须是天价。
    划拨就基本算是白给,收钱就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
    ——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无知...... 原来“划拨”是这个意思......
    ——看看来自政府的解释:划拨土地与出让土地区别 https://www.jhs.gov.cn/132.news.detail.dhtml?news_id=102904
    ——从时间上来讲,出让的都是有年限的,例如工业用地50年,居住70年; 而划拨是无期限的; 从性质上来讲,划拨土地都是市政公共设施和机关办公、公益事业、重点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都是属于无盈利性质的。(就可以解答我一直以来的困惑:为啥中国的地铁口、地铁站,那么大,那么奢侈)

  • 往远里说,王安石变法是怎么失败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王安石的初衷难道不是好的吗,可结果怎么样呢?只有一个——民不聊生。书生误国啊。
    ——书生误国,真实可悲的事情,最关键的是那些书生明明看透,却持续误国
    ——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https://zh.wikipedia.org/zh-hk/熙宁变法 ——历史总是如此相似

  • 我们知道,北京的房子是全国有钱人买的,省会的房子是全省的有钱人买的。但是当省会城市距离一线大城市在6个小时高速以内,省里的有钱人的资金就会流向一线大城市,而不是省会。河北的富人一定会选择在北京投资房产,湖南的富人一定会选择广州深圳投资房产。

  • 房价会不会涨还要看地方政府的规划。 比如广州拥有大量的城中村,其周边有较多的大城市,广州的房价就比北京和上海低。如果广州的城中村一旦大规模拆迁,房价将会大幅上涨。
    ——城中村成为一个待发的水库

  • 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与西方接轨,甚至堂而皇之的超过西方,体制外的工资则与非洲接轨,也算是国际化了。
    ——笑死我,作者的这个吐槽

  • 凡房屋也都是只有土地的使用权,土地属于国家,说收回的话不管你有无房证更不会和住房者商量,如(拆迁),这个性质决不变,想下,对有房者如此,会为了没有房子的而制定均衡均分的土地政策下降房价吗?
    ——深刻的发问

  • 城中村一定会消失的,不消灭城中村,哪来的GDP
    ——雷人,但真实

  • 商品房土地和房屋无法剥离,产权和居住权却是剥离的,这就使既保障人民的基本居住权,又通过产权的升值牟取巨大的利益成为可能。政府实在是再明白不过了。

  • 我们的商品卖到了国外,换回的是外汇。国内的商品少了,就变贵了。换回的外汇,国家就会按照外汇的总金额依据汇率全都印成人民币,投放到社会。社会上不但商品变少了,每年还会多印出一大堆钞票,这就是通货膨胀。货币的购买力在持续贬值,国家通过货币持续贬值来收割普通劳动者的羊毛。
    ——通透! 而且按标准来说,贩卖到国外的,还是那些质量更好的产品,留在国内的反而质量更差

  • 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却都没关注的一个常识,当我们满怀热情无偿献血的时候,有哪个贫穷的患者在需要输血时,能够因为广大群众的无偿献血而得到医院的优惠吗?

  • 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去:
    80年代,那时的人们靠省吃俭用积攒出节余,被消耗在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上。通过不断的劳动,才能吃饱饭,才能攒点钱买三大件取媳妇。
    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的工资提高了,手里的结余增加了,彩电、冰箱的大规模普及又消灭了老百姓手中的流动性。
    紧接着电话、空调又接过了彩电、冰箱的大旗。那时安装个电话可要5000大元啊。
    随着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高速增长,货币发行量也迅速增加,彩电、冰箱等工业化大规模产品已经不具备稀缺资源的特性,也无法吸收百姓手中庞大的结余资金。
    汽车和商品房的发展成为消灭老百姓手中的流动性的最好工具。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一旦对资源的支配权可以换取利益,贫富两极分化是发展的必然。随着贫富分化开始加剧,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集中了大量财富的少部分人已经不满足于购买普通的消费品(汽车是工业化的产物,不具备稀缺性),对投资品的追捧造就了2005年房地产的崛起。
    房地产具备了投资品和生活必须品的双重属性,即可以让金字塔中上层的精英群体依靠房地产保值增值,又可吸收掉中下层群众的未来若干年的结余资金。
    大量印刷的货币还是有一定数量留到勤劳肯干的白领手中的,而这些货币又因为通货膨胀因素消耗在不断上涨的生活必需品上,必需品中商品房占了大头。
    于是拥有大量房产的金字塔中上层精英可以坐享其成,享受房产升值带来的收益,而中下层群众不得不为房子打工。
    发行大量货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通货膨胀来消灭广大群众手中的流动性,是zf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法宝,适度的通货膨胀当然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良药
    ——太通透了

  • 人民币对外是升值,对内贬值
    ——不是很理解作者这句话

  • 我没有搞错,体制内员工分配的福利房就是经济适用房。
    我举个例子,昆明武警干部的福利房叫恒安新邻居,它的官方名称叫什么?
    我告诉你,叫做“武警经济适用房小区”
    你看到的内部分房,占用的都是经济适用房的指标,也就是占用的是:我们所说的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保障房的指标。
    ——用秦晖的话表述,这种行为,对普通老百姓,就是:负福利

  • 我说的是房产双轨制,是一种制度,不是说个人的以权谋私。
    房屋问题实际上是土地问题,当一少部分人群能够以很低的代价占有更多的土地,市场上的土地就会变得稀缺,价格就会上升。
    ——城市里,那些超大的地铁口、政府建筑、大宽马路,都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老百姓居住房子极小

  • 当然体制内员工,工资制度本身就可以抵御通胀。这些多发出来的钱是需要体制外广大群众创造出来的,因为体制内员工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

  • 自住最好买政府公务员小区,无论是商业配套,教育配套以及休闲娱乐配套都是商品房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商品房经过十几二十年,房子旧了,电梯很容易出故障,如果物业有问题或者小区里有人不交物业费,那么这个小区就很难住了。公务员小区则完全不用考虑房子老旧的问题,那都是zf包干到底的。
    ——我哑口无言,在中国生存,真是艰难

  • 四川、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容置疑的,但存在最大的隐忧就是三峡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根本无法预测。
    ——视野很高,看到了不稳定的三峡

  • 在西部地区,重庆、西安、成都、昆明投资房产都不会有问题。西部的其他城市就要谨慎,不是因为房价不会涨,而是因为变现比较困难。

  • 想再请教一下,zy要挤出小开发商的话,到2012年,这些小开发商修的房子会不会烂尾?因为被挤出了,也不好好修了,或者干脆跑了.....因为我买的房子不是华润、中海这些有实力的开发商的楼....
    kkndme:如果不是经济危机,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排除个别不诚信的开发商
    ——2022深感作者远见

  •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勤劳的人民,政府在不断的修建地铁画大饼,就是为了土地能卖个好价钱,只有不断的卖地搞铁公鸡,才会有GDP,才会有政绩。

  • 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在选择南下和北上发生了分歧,真的为了北上抗日吗?1935年抗日战争还没有打响,日本人在东北而不是西北。北上抗日的说法实在有些牵强。 我想真正的原因还是群众基础。 近几年多次在西南地区的乡村进行田野调查,发现一个问题:解放前,即使如贵州山区的偏僻乡村,农民自给自足吃饱肚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更别说富庶的四川平原。 那时参加红军要有不要脑袋的玩命精神,对于多数能够填饱肚子的农民来说,主动参加革命显然是不现实的。红军在西南地区完全没有群众基础,战斗中的减员得不到有效的补充,所以人才会越打越少。 而西北地区完全不同,自然条件恶劣,农村耕地很少,存在大量食不果腹,无地可种的农民。李自成起义也是从陕西发起的,可以说具备了随时发动武装暴动的群众基础。所以毛选择了北上的正确路线。而张同志南下凄惨的下场印证了毛的正确判断。 北上延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获得苏联的支持,没有强大的后援是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正经历史研究之外的一个有趣说法(指:去西北寻找那些吃不饱饭,可能干革命的农民),第一次听到

  • 一旦农民失去了土地,而又没有去处,那是相当可怕的,所以农民工就业问题是中央最为关注的。甚至提出如何让农民工在城镇买房子置业,处理好农民问题,是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
    ——逻辑通顺,按现在趋势,也确实是农民工技术就业,比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要更高
    ——很恐怖的一点是:现在55岁即不让农民工继续工作,是不是也有着将岗位让出给更年轻农民工的考量?(因为城镇工作岗位快不够了?)

  • 将来,有地可耕的农民将会成为都市中的底层群众羡慕的对象,农民有地有住宅有粮食。进可以在城市打工,有聪明的甚至通过经商迈进富人阶层,退可以回乡种田,虽然现钱不多,但是吃穿住行都是没有问题的。
    而真正一无所有的将是大量在都市中沦为贫困的人群。在打拼挣扎的打工仔,如果没有能力购置房产,也没有得到向上爬的机会,在都市立足将变得困难,而又毫无退路。
    ——前半句暂时还未实现(但富庶省份的农民,确实住上了类似别墅的房子);后半句,让人不寒而栗(引申出来的问题是:这群无工作的贫困人群,继续在城市,会是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从逻辑说,作者预判可信

  • 治国需要用贪官、反贪官,借由宇文泰请教苏绰如何治国展开
    ——借古讽今

  • 房产税只是一项苛捐杂税,目的是补充财政收入,并没有降低房价和租金的功能,并且只能导致租金的上涨。怕房产税的应该是租客,而不是房东。

  • 上层人士的享受是靠底层群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换来的
    ——文章里,一遍遍在重复,看到过半,才深感真实

  • 将来多数房都会拆迁,这是中国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在城市拆迁改造升级过程中,大量的老房拆毁,大量的新房拔地而起。而随着拆迁改造的成本的上升,房子也越来越贵。 现在拆迁改造集中建设70-90的小户型,将来会沦为新的城中村,通过二手置换,这类房子会变成新的贫民窟,而将来的拆迁改造建设的一定是追求环境品质的大户型。 因为zf官员任期的限制,决定了官员的短视,决定了城市规划的短视。 但是市中心的房子,即使在将来人口下降的过程中,仍然是稀缺的,房价高不可攀的。如果手有余钱首选的是市中心的大户型。 关于市中心老旧二手房的购买,还是有一定学问的,一定要选择位置好,低密度的矮层住宅楼,因为密度低,便于拆迁。而密度高的塔楼拆迁非常困难,拆迁成本太高,开发商很难有利可图。现在住在市中心高层旧式塔楼的富裕人口,将来一定会二次置业,这些旧式塔楼逐渐会沦为新一代年轻中产阶层的过渡性住房。
    ——这是在2022年看到,仍有实操、借鉴价值的意见
    ——其实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城中的老破小小区

  • 大盘高端盘对房价的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其实,比如上海或者省会出了豪宅,大单价的楼房,其实周边的小区,也都喜闻乐见(政府那就更开心了)

  • 史料上有这样两个办理房地产抵押贷款的例子,一个是南北朝时候的梁朝郡王萧宏,让人家拿着房契去贷款,一张房契最多只贷给几千钱;还有一个是明朝嘉庆年间山阴县的一个富户,名叫求仲,最多的一次才贷给15000文。这点儿钱别说搞开发,吃一顿大餐都不够。 直到民国时期,外国银行纷纷到中国开展业务,开发商们才能贷到大笔的贷款。所以中国的职业开发商直到民国才出现。
    ——有趣的历史,资本的作用

  • 宋朝文人叶梦得说:“人未有无产而致富者也。有好便田产,可买则买之……勿计厚值。”这话一再被地主老财们重复。有点闲钱,买房子置地,不惜一切代价。
    ——置业思想,中国历来有之

  • 公租房具有平准作用,zf要敛财,不能定价太低,但也不会高的离谱。有了这个参照物,个人普通房出租应该保持在比公租房稍高水平,当然位置好的高端房精装房也可能租出天价。
    ——是市场中,打入一个价格锚

  • 除了房价高,贷款也没那么容易。而且除了房子,各方面的花销都会涨得离谱,这是太平盛世后期的普遍规律。
    “关键还在于体制外的中产,都是逆水行舟,一旦不能前进,就可能沦为赤贫。”
    ——后一句,太真实了,2022年失业潮,即如是

  • 苏联的文化背景与中国完全不同。我国是自秦以来进入帝国时代,是一个上千年大一统的国家。 而苏联是在近代革命后才出现的。俄罗斯的主要人种是斯拉夫人,在日耳曼民族眼中是奴隶的意思,人种低劣。中世纪叫做罗斯地区,由基辅公国、莫斯科公国、立陶宛公国等多个公国割据,在元代一直附属于拔都建立的金帐汗国。罗斯诸国在西方中世纪非常弱小,直到波兰立陶宛联军大破德意志的条顿骑士团后,才逐渐强大。俄罗斯于1721年彼得大帝时期才开始崛起,19世纪末才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根本就没有大一统的土壤存在,这也就是苏联能够和平演变,而中国不行的原因。

  • 很多人都丑化拉美,但是拉美的生活水平要高过我国。不说远超中国的巴西,即使是法属及荷属圭亚那(苏里南)这样的小国,人民的生活也很富足。
    ——超出我认知,搜了一下,居然是真的!!!

  • 这些国家的人民不如中国人勤奋,从不攒钱,只图眼前享受,我想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币值不稳定,通货膨胀比较严重,所以没有人愿意攒钱。在拉美国家是无法炒房地产的,比如苏里南平均25平方公里有一口人,真的是地广人稀。所以才保留了世界上最高的森林覆盖率。
    拉美人的懒惰会让中国人瞠目结舌,当地的蔬菜价格昂贵,尽管有大片肥沃的土地,当地却没有人愿意耕种,很多去苏里南种植蔬菜的中国人为此发了大财。
    而相反中国人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勤劳的民族,但是大量勤劳的中国人却过着低水准的生活。这与中国的国富民穷,藏富于国,与民争利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拉美国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确实是法制国家与民主国家,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与中国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认识中国,也认识世界

  • 国有企业效率低下恐怕是全世界的通病,况且拉美根本没有可能赚钱的行业全部由国企垄断。

  • 拉美国家的经济基本被美国所控制,所以才会对外资依赖严重和金融危机频繁。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我们看到的是国家财政贫困,但是作为拉美地区的中下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是要高于国内的中下层群众的。
    ——好奇,美国是如何控制拉美经济的

  • 我本人对意大利的住房模式还是比较赞同的。 有去过米兰的朋友可能很清楚,米兰城区的房屋居住的大多数是富豪显贵,一旦出了城区,则是大片大片鳞次栉比的公租房供普通工薪族居住。 以后的中国有可能学习这个模式,原市中心的居民被拆迁安置到郊区,城区居住的都是达官贵人。郊区将形成拆迁安置房、中产阶级商品房、公租房、廉租房混居的模式。

  • 5万一平的房子对于中国的精英阶层真算不上什么。500、600万一套的房子一次性付清的人群在北京大把的存在着。这是很多工薪阶层一辈子都觉得不可能挣到的财富,但对于另外一些人却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出来。平均工资的概念在中国是完全没有用处的。

  • 不过今后的北京可能存在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一部分高端富裕人群居住在市中心老旧的小区,而令广大住在远郊的中产阶层羡慕不已。
    ——内心暗暗希望,作者说的,是错误的

  • 5万一平的房子对于中国的精英阶层真算不上什么。500、600万一套的房子一次性付清的人群在北京大把的存在着。这是很多工薪阶层一辈子都觉得不可能挣到的财富,但对于另外一些人却可以轻而易举的拿出来。平均工资的概念在中国是完全没有用处的。
    ——也加上深圳、上海

  • 将来年薪20万的中产阶层一定连北京6环内的房子都买不起。这一天,不会很远。
    ——已经成真了! 2022年看6环房价已3W+

  • 北京北四环,东三环,西三环,南二环内区域的房子,价格一定会超过香港。
    ——成真

  • 在二套房首付50%,三套房首付更是严格控制的前提下,成交量大幅提升,中国的货币到底泛滥到何种程度,中国的精英阶层的绝对数量多么庞大,手里多么有钱。中国的贫富差距很可能已经达到了一般人不敢想象的程度。
    这是一个坏的预兆。

  • 如果将来推出房产税就更好笑了。精英阶层谈笑风声,小白领神情紧张,最终结果是全部转嫁租房客。

  • 估计给政府出这主意的幕僚熟读过宋史,宋代官府就是靠出租房给群众敛财的。
    ——体制内太多高人,每年那么多清北进去

  • 现在国家对外汇外流已经非常重视,携带价值50美元以上的商品入境都要交税,实际上国家给出了一个不希望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外流的一个强烈信号。
    ——12年后的2022,已经更多限制了

  • 移民不见得能够适应,毕竟文化差异太大,但是如果拥有一个外国国籍,在中国生活,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至少,你的财产是受到保护的。
    ——真相了,在中国享受超国民待遇,但享受者国籍所在国的财产保护

  • 土地和房屋,是生产,居住,商业贸易的必需品,可以保存,具备稀缺性,富人拥有房屋土地的所有权可以租给普通人和穷人进行生产和居住。土地和房屋超过租金部分的溢价就变成了富人中吸收资金,炫耀财富的特殊品。
    所以请注意,真正吸收大量发行的被富人拥有的货币的,是土地和房屋超过租金部分的溢价,所以房屋的租售比很低是货币大量发行造成的。

  • 因此说,高房价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货币发行泛滥和收入分配不公。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房价不可能下降。
    高房价,低租金是货币泛滥发行和分配不公的必然结果,而不是推动通货膨胀的,阻碍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因。

  • 房产毕竟是一笔相当大的投资,对于一个不了解的城市,就轻易购买,显得过于轻率。青奥会是噱头但不是利好,对于房产的长期升值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充其量也不过有些资金参与短线炒作。 经济的发展才是一个城市房价上升的驱动力。 建议在你购买之前,认真去南京进行考察。不但要考察周边楼盘,还要考察你所购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交通状况、商业和学校的分布。最好能够了解当地政府的规划。

  • 中国与西方最大的不同,是历次革命都要推倒重来,革命总是伴随着血琳琳的屠杀和破坏,无论是财富还是文化。每次建朝人民都要从一穷二白做起,所以才说中国人民苦难深重,几千年的历史,居然没有什么积累,有的只是统治者根深蒂固的帝王思想世代传承。 从项羽焚烧阿房宫到近代的破四旧,革命的都非常彻底,人民洗脑也非常彻底。所以帝国时代才能够一直延续。西方人贪婪对财富是占有和继承,东方人重义轻利所以破坏焚烧和屠杀。

西方的大革命产生了资产阶级新贵阶层,然而当时却不为普通群众接受,尽管他们有钱有势,但是却得不到群众的尊敬,直到资产阶级新贵们捐钱捐物,为群众做了大量的善事之后,才得到人民的认可。 而我们这个时代产生的新贵却太多的为富不仁。

而中国古代的乡村,通常族长就是村子里的大地主,族长是非常重视名胜的,一个族长必须有足够的威望,象修桥补路,借无米下锅的族人粮食,都是族长份内的事。去徽州旅游的人都知道,道路、桥梁等公益设施无不是富商修建。古人不但讲个人声望,还讲积阴功。假设你去贵州的深山中旅游,发现山径上常常有个亭子,不但有坐的地方,还有水井或者用水管从山上引来的泉水供路人休息。这都是周围的村里人为积阴功修建的,绝非政府投资。 时值社会主义的今天,反而一切行善积德的事都不讲了,全民金钱至上。没有文化建设的民族是悲哀的。
——中国的朝代更替

  • 我们国家的印钞制度,主要跟外汇挂钩,在帖子里已经做过了描述,你可以在帖子里找一找。正是由于国内商品的内需不足,完全依靠低附加值商品出口创汇,才造成了人民币的外升内贬。
    ——看了3/4,我终于看懂作者“外升内贬”的逻辑所在,尝试阐述一下:

    • 我国老百姓,消费内需不够,生产的很多物资,都要出口,贩卖到欧美,这时,会赚回外汇
    • 中国国内的货币,是跟着外汇走的,外汇变多,人民币就会印更多,在国内分发 (合理说:在世界范围内分发,才不会仅仅影响到国内人民生活)
    • 国内人民币变多后,导致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
    • 且同时需要有“容器”,承载住这么多的超量资金
    • 当前的容器,还是房地产
    • 作者提到的“外升内贬”的逻辑,逻辑链,即成立
  • 读史读的不是故事,还是找历史规律,以古鉴今,毛就是这方面的天才。 读史难在古人常常作假,事件往往扑朔迷离,必须象破案一样,从重重的迷雾中寻找真相,这也是读史的乐趣所在啊。
    ——几十年后,后人读近现代史,是否也会是如此的感觉,哈哈哈

  • 毛太阳比任何人都要腐败,死的时候存款有1亿多(不是工资积攒的,都是稿费,垄断市场的稿费),70几年的时候,1亿多,确实恐怖,但是后来被邓平给没收了,讽刺呀,以这是全党的财富为由

  • 关于通货膨胀问题,体制内的职工工资一定会与时俱进的。体制外人员的薪水不取决于通货膨胀,而是取决于行业的利润率,企业的利润和个人的能力运气。对于多数竞争激烈,产能过剩行业内的民营企业一般员工,工资增长是很难抵御通胀的,而且由于通胀导致生产成本的价格上涨,减薪甚至裁员的可能反而更大。
    ——家人可能说不出理由,但让你考公务员,还是有一定历史教训在的

  • 对于广州一带房价相对偏低的原因是广州并非全省唯一的大型繁华城市,而是广东省内形成了大片的都市群,使得城市的经济得到了均衡的发展。这是最健康的城市发展模式,但也制约了房价的上升空间。随着地铁的贯通接轨,佛山的房价将呈稳步上涨态势。
    ——作者对广东的评价,好高

  • 主要还是防范金融风险,政府调控的目的从来也不可能是解决穷人的买房问题。恰恰相反,金融风险来自于让穷人买房,所以提高首套房首付比例,杜绝穷人买房,才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可以推升租金上涨,政府推出的公租房才有市场,有钱可赚。
    ——思想上杜绝被政府帮助的可能性,得靠自己

  • zf初重拳打击的结果往往取得相反的效果,因为政府如果希望继续执政是绝不可能让房地产崩盘的,房地产的崩盘将同时埋葬现有体制,社会“和谐”将不复存在。如何让房地产持续稳定与gdP同步上涨是政府最大的难题,完全取决于领导的智慧,但是以现在的水平来看,是很难做到的。

  • 公务员小区比房产证和土地证还保险。我国不是一个法制国家,任何颁发的纸质文件的可信度都不高,反而公务员小区因为是特权房,信用度要远高于产权证。
    ——可悲

  • 房屋朝向问题,随着城市房价的不断飙升,已经不那么讲究了。只要是不是纯北房或者纯西方,都可以接受。 建议首选还是城中心,特别是公园地产,未来将更稀缺。
    ——公园,深以为然

  • 政府搬迁到郊区不仅仅是个别城市问题,而是大多数二三线城市面临的问题。政府的用意在于扩大城市规模,扩充人口,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但对于新开发出一块荒郊野地,没有政府的带头搬迁,是很难炒作起来的。政府的迁入是一个信号,告诉老百姓,政府都搬过去了,以后配套肯定不会有问题。于是概念将透支未来,房地产价格就会飙涨。但是未来建成后政府是否真的搬迁就不一定了。 医院和学校全部搬迁会加深社会矛盾,所以通常是在新规划的区域建分校。如果自住还是主城,如果投资投机,可以考虑新城。

  • 珠海是个适合居住的城市,干净整洁,生活节奏不快,相当安逸。 将自己唯一一套自住房卖掉,跌了买回,这样做的投机性心理太强,风险很大,往往得不偿失。当然如果为了换更大更好的住房就令当别论了。

人的一生很短暂,在衣食住行中,住占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有一个温暖的家,生活才觉得安逸。如果有能力确实应该换一套自己满意的舒适的住房。至于出手时机,我觉得房产不是股市,不能总想着抄底逃顶,只要房价的长期上涨趋势未变,调控时期正是选房的最佳时机。
——心态

  • 政府阻止老百姓去接最后一棒?晕,如果真的到了崩盘的一天,接最后一棒的一定是老百姓,而且zf会千方百计的让老百姓接最后一棒。 分析问题不能用喜羊羊的头脑。

  • 我们连依法治国都办不到,何谈选票。 我们是实行双轨制国家,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内部并不与外部接轨。这个好比是互联网,我们重要部门的内网是绝不会跟外网联结的。 改变只有两个前提,一是外族入侵,二是出现全国性的大饥荒。否则期望房价崩盘重建一个新世界是没有可能的。

  • 连法制国家都不是还提什么法理。
    拆迁条例是违背宪法的,后来又违背了物权法,但是管用的既不是宪法也不是物权法,而是拆迁条例。一群人说要修改条例,牵扯到利益就没了下文。
    有时间你不妨研究一下,看看我们的政策有多少是违反宪法的。 在中国拿法理说事就比较搞笑了
    ——作者敢言!现在网络环境,绝对说不出这样的话

  •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从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反而成功了。
    而王领导从民生的利益出发,搞改革,失败的很惨。(王安石)
    不能不说,历史是很搞笑的

  • 张居正通常是以正面形象出现,但是在贪污受贿方面是很有一手的。另一个贪污受贿的正面人物是戚继光。

  • 真正公平的社会并不是均贫富、等贵贱的乌托邦,也不是贵族享有领地少女初夜权的强权社会,而是法制社会,大家在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下,享有人身和财产自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法典之下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无论是平民还是权贵。

  • 让北京建委去查国资委就比较搞笑。北京的房优先安置各大部委,剩余很少的部分才用于商品房开发,所以才说北京四环房价5万一平都不算贵。
    ——本质是:北京很大一群人的住房成本,是转嫁到商品房购买者身上的

  • 朱元璋就不同,是个军事天才和政治天才,懂得治国之道,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懂得当皇帝需要的知识,朱清楚的知道靠均贫富等贵贱是不能坐天下的。
    古代能够夺取天下的,基本都是贵族阶层,有野心有理想有知识。最典型的就是李世民。汉高祖刘邦同样不是单纯的流氓无产者,他幸运的娶了吕雉,一跃成为地主家族的一员。
    历史上只有朱元璋是个异数。这也是毛为什么要推崇朱的原因。
    ——还是感叹毛泽东的历史阅读量,多么惊人

  • 古代历史上,能够治理天下的穷苦人,只有一个:朱元璋。
    朱元璋就懂得无论是得到天下,还是治理天下,就必须有能力的人来辅佐。嫉贤妒能的人只能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 糊涂人即使把道理说的再浅显,他也听不明白,呵呵。 现在我国已经进入高通胀期,但是地方巨额债务与人民币的升值又封杀了加息的空间,经济形式有可能恶化,民营小企业的老板和打工者只能自求多福了。
    ——庙堂之人,忧心忡忡!

  • 今早去小摊买早点,原来一块五的加鸡蛋灌饼现在卖两块。如果涨工资,只会把通胀越推越高,如果不涨工资,P民就要忍受通胀的剥削。真是无语了
    ——现在鸡蛋饼,已经15块了

  • 钱太多了,流动性泛滥,老百姓恐慌了。这次调控暂时抑制了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势头,但是却直接导致了全国性房价的上涨,不光二三线城市,连四级以下城市都是如此。这就是领导水平。
    ——现在老百姓都在储蓄

  • 成为房奴还算不上不幸,相当房奴当不了才不幸
    ——可悲

  • 97年的金融风暴,还是中国以国家之力对抗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保住了香港,这种行为在西方国家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国家动用全国人民的外汇储备与美国的民间资本打一场战争,这是令全世界震惊的。索罗斯因为不了解中国的体制,悻悻而归。
    ——江湖传说,香港保卫战

  • 如果毛不是熟读历史,也不可能取得胜利。毛在进京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们不学李自成。
    ——Silas疑问:李自成为什么失败?

  • 富人从穷人身上赚了钱,换成美元在国外消费,这是zf不愿意看到的,zf不在意富人搜刮穷人,但肉一定要烂在锅里
    ——脊背发凉

  • 吕雉,一个柔弱的女子,在残酷的宫廷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异常凶狠,然而权力的斗争本身就是你死我活,在治国方面,吕雉却无愧于一个贤明的统治者,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吕雉与后来的老佛爷完全就不是一个等级,毫无可比性。 吕雉执掌朝政十五年,直到病死后,吕氏家族才土崩瓦解。 还原真实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对这位叱诧风云的女政治家,致以深深的敬意吗?
    ——确实值得尊重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决定了今天的土地国有 万般皆下品,也决定了以后知识分子的前途必须进入体制内。 不能考中进士的明清两代知识分子,即使经商发了大财,也一样让人看不起,不能光宗耀祖。今天的知识分子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体制外,凭个人的本事和运气,自生自灭。
    ——12年后的今天,同样如此

  • 收紧住房贷款起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会成为常态。由于货币泛滥,一次性付款的人群数量庞大,收紧贷款虽然不能降低房价,但可以抑制房价上涨的速度,防止商品房卖给穷人,以规避金融风险,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增长都是有利的。
    ——但看现在2022年的很多做法,已经是在刺激“穷人”买房了,和作者12年前的思维,有点打架

  • 关于蔡京的奸臣形象,到了现在,有人企图为他翻案。但终究声音比较弱小。 因为在中国的古代,肆意敛财、大兴土木、搞官商垄断,与民争利,以至于人民不堪重负的领导,都被称为奸臣。对于减轻人民赋税,不胡乱插手民间生产和贸易,让人民修养生息的,被称为贤臣。 中国的古代,奸臣远远多于贤臣。
    ——古代大兴土木,与现在的大搞基建,是不是很像? 只不过以前是很显性地拉壮丁贡献劳动力,而现在是悄无声息地投入财政? (其实古代,也投入大批建设银子)

  • 从一个小吏变成中高级干部,是需要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斗争史的。否则就变成了宋江,企图另立山头通过跳槽达到目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宋江是一个政治上的白痴。

  • 汉代的诸侯王可跟周朝不同,周朝的诸侯王是有实权的,有自己的军队。而汉代的诸侯王只能收收领地的税,军政事务全说了不算。 这个事,从贾谊嘴里说出来最好不过。

  • 我觉得读史最基本的就是古文观止,读了古文观止,有了功底,再读其他的就好读了。 开始读的时候,通史类是很难看得进去的,象“资治通鉴类”的也不好读,因为“资治通鉴”应当算评史算不上史书。 入门开读的话还是选择文学性强的比较好读,故事性趣味性都高,比如“史记”“三国志”“汉书”。 有了兴趣再读大部头的“宋史”“明史” 现代编写的中国史纲之类的就不要读了,纯粹洗脑,很多加工过的历史类读物就是瞎扯。
    特别是: 千万不要读“中国通史”那样的垃圾!!!!!!!!
    一定要读懂原文,跟中国通史讲得完全不是一回事。读不懂原文宁可不读,也不要让中国通史洗脑。

  • 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很多都出自中国通史,但是你真正熟读了史官的著作以后,发现那有多扯,歪曲的有点太不靠谱。中国通史我把它定义成政治类书籍,是政治需要产生的,专门用于洗脑,不能当史书读。

  • 25岁不是考虑失业的年龄,35岁体制外没有混出来的群众才应该考虑失业问题。 所以房子一定要趁年轻买,刚开始钱不够,就不要计较太多,先买个小的,以后有能力再换,如果没混出来,以后起码有个自己的窝住。不至于租房子被人赶出来。
    ——35岁问题,原来不是互联网时代开始的,2010年就已经有,哈哈哈

  • 80年代你想象不出以后一瓶茅台会卖1000块 现在你同样想象不出十年后你的房子能卖多少钱。 那时也许人民币都是1000块一张的
    ——赶紧让自己有更多资产!!! 抵抗通货膨胀

  • 重庆房价的上涨得益于zy的战略规划,打造中国的大后方,把重庆的经济发展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因为如果发生战争,重庆将变成第二首都,是中国最安全的大后方,蒋同志就很有眼光的选择过重庆。 重庆并不是以城中心为核心向外辐射的城市,繁华区域相对比较分散,所以房价很难快速上涨。这也就是过去重庆长期滞涨的原因。 重庆房价的崛起可以说完全是中央规划概念推动的,至于日后是否会吸引大量的精英和富人来重庆发展,我想一定可以。作为上升到国家政治高度的发展计划,就算是代价再大,也一定会搞得起来。
    ——牢记作者的告诫,三峡

  • 唐朝武则天时期,出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酷吏:来俊臣。 来俊臣法官不管法律专搞冤狱,专门养了一大群打手无赖,凡是武则天不喜欢的人,还有他自己不喜欢的人,一律刑讯逼供,屈打成招。发明的酷刑比张汤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代,法律是什么?是皇帝?是张释之?是张汤? 是来俊臣?其实,法律什么都不是。
    ——如此直白

  • 买一套自住房还是应该的,不是所有公务员都能够上位,也不是所有公务员能够分到房子,特别是二线以上城市,将来普通的底层公务员住公租房的可能性更大。
    ——12年后的今天,果真如作者预言,底层公务员已经排队住公租房,见室友

  • 二三线城市的敛财和追求政绩方式,全靠大规模拆迁,城市搞升级改造,这个拆迁规模是一线城市市民难以想象的。有的城市已经搞得如火如荼了,有的城市还没开始,但都会走这一步。

  • 当然,我说到这里时,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气,中国的房地产明明几年之内翻了很多倍,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收入水平,这不是泡沫这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确实虚高,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收入水平,这是事实,但这不是“房地产泡沫”,因为泡沫会破,而中国的这个被大家称为“泡沫”的东西却不会破,因为它的真实名字其实不叫泡沫,应该叫“变相的税收”或者“房地产垄断价格”。

  • 对80后而言,最恐怖的绝不是房价,而是养老。这也不是计生的问题,一个社会的生活资源是有限的,老龄化早晚会到来,为了改变老龄化呼吁多生育,那是饮鸩止渴。等多生出来这部分老了,再这么循环?而福利社会如英国是50多岁的人最幸福,有稳定养老金,二三十岁最痛苦,看不到未来依靠。家底不厚的像希腊,透支做社会福利,后果还不如不做。中国则是取不足以奉有余,竭全民之力供特权阶层挥霍,没有哪个年龄段享受过全民福利,还得共同面对养老难题。房子,真不算此生最纠结的事
    ——这居然是2010年网友的视野!!!震惊

  • 我们的垄断企业其实都是第二税务局的角色,比如石油、移动、电力、水务、地产、银行等等。zf一定要掏空百姓的钱包,所以说什么泡沫不泡沫,就是个笑话

  • 说起农村建自来水更搞笑,亲眼目睹要不然真不敢相信。 贵州有个村子,以前,自来水是村子集体出钱买的管子,然后全村出劳力从山上接下来(用的山泉水),要是水管坏了,大家再摊钱摊劳动力修。 结果zf不愿意了,说他们修的不规范,zf给重新修,还是从山泉引水下来,zf包给工程队换了一下管子,然后每户给按了水表,安好了以后,要按照2块钱一吨收费,全村都炸了窝了,集体抗议,现在还没有结果。
    ——一直在发生着

  • 我说的不是袁盎也不是晁错,说的是削藩,皇帝削藩怎么样?看看朱允文的下场,晁错几乎独揽了大权,削藩的下场是什么?腰斩。清查空置率,zf不参与一级开发,不是扯淡吗?
    ——有点没看懂作者逻辑

  • 买车是消费,不是投资,如果追求享受,可以买车,但不能保值增值。汽车属于工业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可以使边际成本下降,所以汽车会因为档次的不同有涨有跌。 黄金可以适当配置,但由于黄金的定价权不在国内,所以买黄金有一定的风险。 十几万买房子估计不够首付,除非特别小的城市。但小城市的房产变现起来比较麻烦。 至于古玩字画茅台酒之类的,真假难辨,不是专家很难参与投资,且一般人变现还是很困难的。 所以资金越小,资金实现保值增值越困难。我国实行的高通胀低利率政策,是对手中闲钱不多的普通群众赤裸裸的剥削。而手中闲钱较多的中产阶层,相对好一点,可以投资住宅商铺进行保值增值。
    ——关键词“高通胀低利率政策“

  • 进不了体制内的,无论是不是大学毕业,凡是有头脑的、懂做生意的,会一技之长的,只要不懒,活的肯定比无特长一般在公司打工的小白领强。 古代也是这样的,街面上卖爆肚的肯定比大户人家厨房里负责切葱的日子过的稳当。卖爆肚的小本生意很累很辛苦,但是有个手艺就不会饿肚子。大户人家切葱的上班期间日子过的比较轻松,甚至收入比卖爆肚的还强点,在大户人家也体面些。但一旦大户人家不要切葱的了,裁员了,这个切葱的出来还真没办法养活自己。 大学文凭顶多算个秀才资格,有这个资格才有机会举士,但是举不了士的,就必须学点技术,否则收入远远赶不上瓦工、电工。 过去的穷秀才,饭都吃不饱,但是社会地位却不差,一旦中了恩科,就是宰相根苗。现在有点不同,进不了体制内,又没点技术,那肯定沦为社会的最底层,不要说买房子了,能不能解决吃饭问题都不一定。
    ——对年轻人职业规划的建议

  • 贾似道得罪人的原因,在于推行了一个政策:公田法。
    公田法的意思跟傻空说的把多军的财产充公的意思差不多,就是限制地主的田地,凡是超过标准的,超过部分的三分之一充公给zf,zf给佃农耕种,产出的粮食用于军粮。有点相当于物业税的意思。
    他死后,被士大夫阶层列入了奸臣传,永世不得翻身。

  • 关于拆迁,我国只有一部91年颁布的拆迁管理条例,但是就是这个简单的东西,很多拆迁时并不遵守。
    常规来说,拆迁应持有拆迁许可证,开发商的开发项目应通过规划局的审核(这个可以在规划局查到),如果连开发商是谁,有没有资格开发都不知道就奇怪了。
    是否同意拆迁取决于拆迁户和拆迁方的博弈,但是拆迁补偿办法一定要具体详细,包括如何补偿,过渡期的约定,具体要有时间和操作办法,还要签订违约责任。关于协议不可能只留在拆迁方手中,这是不合法的。
    暴利拆迁,zf侵害拆迁户的利益的例子比比皆是,关键是自己如何争取主动。

  • 这个做法不新鲜,从周恩来时期,我们的外交政策就是拉拢第三世界国家的选票,远到非洲拉美,近到越南缅甸柬埔寨,支援铁路基建,捐钱捐物,自认第三世界国家的带头人。但是第三世界国家基本有奶就是娘。比如拉美的苏里南,我国刚捐了钱物,米国给了点好处,马上又投向米国。

  • 中国的房地产不可能软着陆,甚至也不可能出现日本的硬着陆。一旦积蓄的问题爆发,会直接崩,崩的绝不会只是房地产。那时候绝对没有人会关心房价,很多人将庆幸于当天能够勉强填饱肚子,但绝不奢望还能见到第二天的日出。
    ——希望作者预言,不要成真!!!

Popular posts from 产品随想的博客

《星际牛仔》-中日双字幕

Link: 1) https://www.zhengmianshang.me/cowboybebop/ 2) https://share.dmhy.org/topics/view/499861_MGRT_Cowboy_Bebop_BDrip_1080p_CB_20.html 3) https://futaacg.com/detail-554a3c442d0b65167485c344c9b47b3319d0be34.html

产品随想 | 周刊 第49期:直面真实的世界

Products The Best Bluetooth Speakers   https://www.wired.com/gallery/best-bluetooth-speakers 无法拒绝的优秀蓝牙音箱 自选基金助手   https://github.com/x2rr/funds 快速获取关注基金的实时数据,查看自选基金的实时估值情况 是个好工具,但我想说,其实基金不用实时盯着的,偶尔看看就好 Copy Book   https://github.com/praveenjuge/copybook/ 常用的英语产品文案,适合当小抄,非常有意思 Podcasts   https://podcasts.bluepill.life/ Chrome插件,最有价值的是,将播客,语音转文字 LetsMarkdown.com   https://github.com/Cveinnt/LetsMarkdown.com 在线,一起写Markdown 强词有理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iCc6nO4fybqE7MR7FpyZw/videos 他真的很认真地,在YouTube上讲建筑!果断关注 PlayCover   https://github.com/PlayCover/PlayCover Run iOS apps & games on M1 Mac with mouse, keyboard and controller support. 有预感,以后苹果自家系统级,也会有这样的支持出来 TypeLit.io   https://www.typelit.io/ Improve your typing online by practicing on your favorite literature. 非常有趣, 用公共领域版权的经典作品,来做打字训练 iHateRegex   https://github.com/geongeorge/i-hate-regex The code for iHateregex.io 😈 - The Regex Cheat Sheet “ don't just use; understand. ” ——作者这句话非常好,正则表达式,是我一直没能掌握的点 RealityScan   ht

产品随想 | 读《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第四章至第六章

第四章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 我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所以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土地、金融、国企等),不可避免会介入实业投资。 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不是讲道理的唯一形式,也不一定是最优形式,具体的案例故事常常比抽象的道理更有力量,启发更大。(1)在行业或产业研究中,案例常常包含被模型忽视的大量重要信息,尤其是头部企业的案例。依赖企业财务数据的统计分析,通常强调行业平均值。但平均值信息有限,因为大多数行业“二八分化”严重,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可比性。财务数据也无法捕捉大企业的关键特征:大企业不仅是技术的汇聚点和创新平台,也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产业链核心,与政府关系历来深厚复杂,在资本主义世界也是如此。 ──需要判断,而不仅仅是数据,具体工作中,亦如是 本章结构: 前两节是两个行业案例:液晶显示和光伏。 第三节介绍近些年兴起的政府产业投资基金,这种基金不仅是一种新的招商引资方式和产业政策工具,也是一种以市场化方式使用财政资金的探索。 第一节 京东方与政府投资 显示屏和电视,硬件成本近八成来自液晶显示面板。 2008年,面板行业由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主导,大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忽略不计。2012年,我国进口显示面板总值高达50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石。 ──原来液晶面板,也曾被如此卡脖子 在显示面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以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公司京东方为例,其液晶显示面板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等领域的销量近些年来一直居于全球首位。(2)根据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报告,前六大股东均是北京、合肥、重庆三地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合计占股比例为23.8%。其中既有综合类国资集团(如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也有聚焦具体行业的国有控股集团(如北京电子控股),还有上一章讨论的地方城投公司(如合肥建投和重庆渝富)。投资方式既有直接股权投资,也有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见本章第三节)进行的投资。 ──非常典型的案例,学习之 大陆花了近20年才让彩电工业价值链的95%实现了本土化,但由于没跟上液晶显示的技术变迁,一夜之间价值链的80%又需要依赖进口。 ──创新跟不上的代价,又是新的15年 2001年至2006年,三星、LG、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等六家主要企业,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召开了共计53次“晶体会议”,协商作价和联合

《Becoming Steve Jobs》Chapter 9 Maybe They Had to Be Crazy

At a trade conference on October 6, 1997, exactly three weeks after Steve announced that he was taking on the title of iCEO, Michael Dell, the billionaire founder of his eponymous build-to-order PC clone business, was asked what he would do if he were put in charge of Apple Computer. “What would I do?” brayed the CEO, who was a decade younger than Steve. “I’d shut it down and give the money back to shareholders.” Steve shot back an email: “CEOs are supposed to have class,” he wrote. But just a year and a half earlier he had told me pretty much the same thing: “Apple ain’t worth anything like the price of its stock,” he’d said. CEO应该有教养,哈哈哈 我骂可以,Dell骂不行 Yet here in the fall of 1997, facing a corporate mess that would have challenged the world’s greatest managers, Steve slowly started to show what he had learned in the eleven years since he was last at Apple. He had developed some discipline as he salvaged NeXT and negotiated a deal and an IPO for Pixar. He had learned the value of patie

产品爱好者周刊 第12期:每月读10本书

Products https://github.com/rumsystem/quorum 霍矩发起的开源区块链项目,期望能成 Vvebo:第三方iPhone微博客户端 Ideas 中国房子既想去库存, 又不想降房价, 是否有点矛盾?: https://project-gutenberg.github.io/Pincong/post/9ad409752769a7fb74914f46bb50b4d9/ 关于中国楼市去库存的一些讨论,非常有意思,其中关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金融银行机构、购房者关系的描述、大城市房价缓慢上涨给中小城市去库存争取时间 https://project-gutenberg.github.io/Pincong/post/257ce84c1d1084f9c417b8ece2d953ea/ “政法”:“法律是为政治服务的” 非常可怕的论点 Outside interests 有什么适合大声朗读、文笔优美的英文散文?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250665 回答里面,有些是满满的回忆 有些城市的灯光偏白偏冷,如上海、东京;而有些城市的灯光偏黄偏暖,如纽约、伦敦。为什么? - 法棍卡玩设计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1971760/answer/1708096368 《玻璃心》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p7UPbhErE 结合Wiki食用,更佳 唐朝:每个月读5-6本书(真心羡慕) 他变化的书单里,可以看到基本是随着当下的时事热点选书的。比如恒大近期事件,看了《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碧桂园财务总监的书)、《置身事内》(将中央与地方关系,土地财政) 唐朝:仅会考虑2017年以前建成的房产,新房或二手均可 原因是:2017年开始,新房限价,市场开始火爆到抢房的境界。经济学常识告诉我2017年以后建设的房子,质量低劣的概率更大 Business & Market data 北京环球影城,首旅集团占股70%,所以很多时候吐槽的高昂票价,被自己人拿走很多。 蔡崇信:台北长大!13 岁美国念书,爸爸也是耶鲁毕业,他本人是加拿大台湾双重国籍 中央在税收里很大部分,是增值税和所得税,其它部分都在地方

产品随想 | 陪读《Make Something Wonderful:Steve Jobs in his own words》1976-1996

  There’s lots of ways to be, as a person. And some people express their deep appreciation in different ways. But one of the ways that I believe people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to the rest of humanity is to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and put it out there. And you never meet the people. You never shake their hands. You never hear their story or tell yours. But somehow, in the act of making something with a great deal of care and love, something’s transmitted there. And it’s a way of expressing to the rest of our species our deep appreciation. So we need to be true to who we are and remember what’s really important to us. ──Steve, 2007 Introduction by Laurene Powell Jobs Much of what’s in these pages reflects guiding themes of Steve’s life: his sense of the worlds that would emerge from marrying the arts and technology; his unbelievable rigor, which he imposed first and most strenuously on himself; his tenacity in pursuit of assembling and leading great teams; and perhaps, above all, his

《一本书看透股权架构》

  2022.3.5 涉及的案例整理 海康威视(有限合伙妙用) 复星(金字塔) 《罗辑思维》(初始股权分配不合理) 一号店(同床异梦) 平安集团(进军互联网的操盘) 蚂蚁金服(有限合伙架构,钱权分离,GP出资少但四两拨千斤,高人!) 红星美凯龙(艰辛坎坷,初始股权不合理) 公牛(混合股权架构,很经典的民营企业家架构,如果加上信托更完美) 巨轮股份(“走出去”架构,收购全世界!) 龙湖地产(境外搭建的5层架构成为红筹架构之典范,关注顶层架构的信托) UC浏览器收购(VIE,税收追缴) 顺丰借壳(多元化很难做好) 麻辣诱惑(夫妻店的股权设计,高人!) 安井(与上下游合作的股权结构) 万科、碧桂园的跟投制度 周黑鸭(境外架构与龙湖地产很类似) 正荣地产 美图公司(VIE架构) 富贵鸟 自序 所有的股权架构中都藏着一个“隐形股东”——税务局! “税负考量”、“法律考量”是“哼哈二将” 打通法律、税务、财务、管理四门学科的边界 精选了小米、蚂蚁金服、碧桂园、顺丰控股、万科地产、海底捞、公牛集团等30家名企案例和126张股权架构图 第一部分顶层架构分为3章。24个核心持股比、分股不分权的7种方法、分股的“道”和“术” 第二部分主体架构分为6章。6种主体架构模型:有限合伙架构、自然人直接架构、控股公司架构、混合股权架构、海外股权架构、契约型架构 第三部分底层架构分为3章。3种模型:创新型子公司、复制型子公司和拆分型子公司 第四部分架构重组分为3章。拟上市型、家族传承型、被并购型3类企业 “我们以为在驾驭股权,其实是股权在驾驭我们。” 第一部分 顶层架构 第1章 解码24个核心持股比 将公司分成4类:有限公司、非公众股份公司、新三板公司[1]和上市公司。 [1] 属于非上市公众公司。 有限公司:股东是基于股东间的信任而集合在一起,股东间的关系较为紧密;股东人数有上限,不超过50人; 非公众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的股份转让没有限制。 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第2章 分股不分权的7种方法 分“钱”而不分“权”,7种控制权设计工具。在实务中,应用频次排序依次为有限合伙企业>金字塔架构>一致行动人>委托投票权>公司章程控制>优先股>AB股模式。 有限合伙企业中,股东不是直接持股拟设立的核心公司 [1] ,而是先由股东搭建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再由持股平台间接持有核心公司。 通过

八百元八核的服务器?二手服务器搭建指南

原文地址是 八百元八核的服务器?二手服务器搭建指南 ,对作者表示感谢 当你在花近万元剁手i7 5960x时,有没有想过,在华强北的某个角落,有一群人靠几百块收来的二手服务器配件,搭建了一台性能同等,甚至更强的服务器!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笔者之前发的贴子《 看我如何用一千块钱搭个八核十六线程、32G内存的工作站 》。笔者随意发(pian)了(dian)一(gao)帖(fei),没想到得到了近百条回复!毕竟是弄这一行的,想必各位对硬件兴♂趣肯定也不弱 。 上一贴中,笔者全程自嗨,展示了自己搭建二手服务器的全过程,不少同学看的云里雾里的,所以笔者便有了发这一贴的打算。 这一贴中,笔者将尽力系统地讲述捡垃圾的方法和值得剁手的配件,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带大家搭建自己心仪的服务器。 首先,在看此帖之前,请确认你有攒机的经验和一颗经得起折腾的心(或者你很有钱)。 攒洋垃圾服务器的过程和普通电脑差不多(一般情况下),你只要有自己装机的经验即可。 长文、多图预警,不过建议认真读完全篇,这里面句句都是笔者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  目录: 1、捡垃圾概述 2、服务器CPU通览 3、配件(内存、硬盘)介绍 4、主板(含准系统)通览 5、LGA1366详述 6、LGA2011(含V1、V3)详述 7、笔者常用配置单介绍 8、800元8核搭建实战 由于全文太长,分成上、下两部分,前3章为上,重概念和基础知识;后5章为下,重实践。 注: 1、此文章的信息多是笔者的经验和各处收集所来,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还请各位不吝赐教。 2、文章部分内容和图片摘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 3、所有的价格信息来着2017年3月24日的 淘宝和华强北 报价。 概述 简介 “捡垃圾”,是对折腾各类二手服务器配件的戏称,而折腾这些的人也被称作为“垃圾佬”,由于大部分二手服务器配件来自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亦被称为“洋垃圾”。 洋垃圾来源 这些所谓的洋垃圾主要是从国外的服务器上拆机或从OEM的渠道流放出来的,商家直接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购买,运回国内就进行销售(以货柜作为单位),然后进行分类卖给散户。 服务器市场配件往往是民用市场不可触及的高端,而且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这就造成了大量二手配件

产品随想 | 读秦晖《走出帝制》:第一至第五章

  第一章 ”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 孙中山先生临终的遗嘱也说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可见革命后的现实的确是令人失望。如果把革命当作富国强兵的手段,革命后的民国年间显然没能实现这个目的。如果把革命当作制度的更替,那么帝制虽然废除,民主却未能建立,无论是军阀割据,还是一党专政,显然都大有违于辛亥时贤的初衷。当初的民主派固不待言,就是立宪派,乃至保皇派,也都既不希望看到军阀割据,也不希望看到一党专政的。 ──秦晖老师,开篇正文第2页,就已扔下如此之言,读来酣畅淋漓! 汉景帝:“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哈哈,你们文人别说了,谈谈风花雪月!谈谈现世安好! 于是当时的人们就认真讨论了我们要引进的作为好东西的现代”政党“与传统时代的坏东西”会党“、 ”朋党“有何区别。诸如政党是公民以政见认同为纽带的自由结社,会党是要宣誓效忠、贼船能上不能下的依附性组织;”朋党是专制政治的产物,政党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政党只要求彼此政见相合,而会党则要求党员忠于党魁个人;政党是议院中”明目张胆主张国是者“,而朋党是”鼠伏狐媚以售其奸“的秘密组织;政党是多元的,”足以并立,而不能相灭“,朋党、会党则是倾轧无度、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如此等等 ──没想到100年前的先辈,已辨析如此之深,我等羞愧 清末朝廷想搞的是”日本式立宪“,当然,这里指的不是战后日本那种保留了天皇的民主制,而是明治维新建立的”皇道“政体,就是明治时期那样把权力从诸侯(诸藩)那里收归中央,以强化天皇的权力,即所谓”大政奉还“”废藩置县“,在中国人看起来就像是”西化“形式下的一次”周秦之变“,即从”封建“变成真正的帝制,使天皇从类似中国古代周天子式的”虚君“变成秦始皇式拥有实权的”实君“。 ──一针见血,清朝追求的其实只是个”立宪“壳子,假的 正是立宪派与革命派加上中国传统的反对势力(会党、民变乃至朝廷内部尾大不掉的军阀政客之类)汇成大潮一齐“动蛮”,造成了清朝的垮台 第二章 ”改朝换代“与君主和平立宪的可能性问题 ──”封建“与帝制的比较 后来立宪英国更是接连出了两个”外族王朝“,即源于德国的汉诺威王朝和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当时”德国人“乔治一世国王因不会讲英语而不愿出席枢密院会议,形成惯例后使枢密院脱离国王干预而演变成后来的内阁。 我们看看世界上成功通过君主立宪建立